欧洲的宗教战争:1524-1648
迪丽瓦拉
2025-09-28 04:32:20
0

罗克罗伊战役,1643 年,归因于奥古斯托·费雷尔-达尔莫 / 维基共享资源

1524 年至 1648 年期间,欧洲饱受宗教战争的困扰。

编辑:Matthew A. McIntosh / 07.29.2018

历史学家

Brewminate 主编

1524 年至 1648 年期间,欧洲饱受宗教战争的困扰。然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虽然宗教被列为战争的原因,但还有许多其他原因。其中包括土地、货币和经济、政治权力、自然资源等等。

这些战争包括神圣罗马帝国 1525 年的农民战争、1540 年代至 1555 年的施马尔卡尔德战争、神圣罗马帝国和土耳其人之间持续不断的战斗、西班牙人与穆斯林的收复失地运动、胡斯叛乱,以及传教士和征服者与美洲原住民。

战争

宗教斗争和战争随着新教传播。德国激进的新学说使其他酝酿的社会紧张局势沸腾起来;1525 年,农民起义爆发,导致奥地利、瑞士和德国南部发生混乱和流血事件。富有的地主是受压迫的叛乱分子的目标,他们要求社会平等和共同分享财富。忠于统治诸侯的军队镇压了叛乱,领导人被处决。宗教改革的主要发起人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转而反对叛乱分子,并为当局镇压叛乱分子的举动辩护。

奥格斯堡和约

1555 年的《奥格斯堡和约》宣布亲王的宗教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官方宗教(cuius regio、eius religio)。这导致天主教徒在德国接受了对路德教的宽容。当不同宗教的新统治者掌权时,大团体不得不皈依宗教。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现实的,这个过程直到 1648 年才结束。

在北欧(北德、荷兰和法国),中产阶级往往是新教徒,这与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哲学相对应。农民为了获得工作而轻易皈依宗教。

《卡托-康布雷西斯条约》

随着 1559 年《卡托-康布雷西斯条约》,西班牙和法国同意停止相互争斗,以团结起来对抗他们共同的新教威胁,特别是加尔文主义,加尔文主义被认为比路德教更具威胁。

法国宗教战争

法国亨利四世波旁威士忌,小弗兰斯·普尔布斯 (Frans Pourbus the Younger),约 1610 年 / 卢浮宫博物馆,维基共享资源

在法国,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发生了 1562 年至 1598 年的宗教内战。王室通常支持天主教徒,但偶尔会改变立场,而贵族则分为两个阵营。该国的三个主要家族争夺法国的控制权。这些家族是目前掌权且信奉天主教的瓦卢瓦家族、由胡格诺派(法国新教徒)组成的波旁家族以及同样信奉天主教的吉斯家族。最终,波旁王朝赢得了战争,但其领袖纳瓦拉的亨利未能加冕,因为天主教信仰的巴黎市关闭了自己。亨利将巴黎围困了一年,最终决定在 1593 年自己皈依天主教。1598 年南特敕令结束了法国的内战,该敕令重申天主教是法国的官方宗教,但也给予新教徒很大程度的宗教和政治自由。

亨利四世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政治家,或者说他更关心国家的和平与繁荣,而不是执行宗教宽容的人

西班牙与荷兰人的冲突

1566 年,在圣母升天日,荷兰的一群加尔文主义者冲进了天主教堂,摧毁了安特卫普郊外一个城镇的法规和文物。荷兰加尔文主义者对天主教及其与该宗教的冲突以及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对其他宗教的虔诚和封闭感到不满。高级贵族恳求他多宽容,但其中一些人因傲慢而被处死。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菲利普想在荷兰建立一个绝对的君主制,而宗教问题给了他向议会施加压力的途径。奥兰治的威廉从 1568 年起逃往德国,在那里他试图煽动叛乱,但一开始收效甚微。1570 年,沿海地区遭受了一场与天气有关的灾难,诸圣洪水使许多地区遭受重创,西班牙当局几乎没有表现出同情心。奥兰治的威廉随后鼓励海乞丐或海盗入侵海岸港口。1572 年,布里埃尔小镇被不法之徒占领,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该镇宣布自己为奥兰治王子,在相对难以到达的荷兰省和泽兰省的许多其他城镇也效仿了这一榜样。

奥兰治的威廉,或沉默的威廉,作者:Adriaen Thomasz Key,约 1579 年 / 维基共享资源

菲利普派出西班牙军队作为回应。他们占领了纳尔登和哈勒姆,给民众带来了可怕的痛苦。事实证明,其他城镇更难占领,这导致菲利普耗尽了钱。1576 年 11 月,在后来被称为西班牙之怒的战争中,菲利普的无偿雇佣军袭击了安特卫普市,在 11 天内杀死了 7,000 人。安特卫普是当时迄今为止最富有的城市,有影响力的商人让议会召开并筹集资金来偿还掠夺的雇佣兵。通过这样做,议会基本上从遥远的马德里的国王手中接管了控制权,这是国王最不想要的。他派出更多军队,向议会发出最后通牒,要么投降,否则,并任命帕尔马公爵为荷兰新总督。1579 年,信奉天主教的荷兰南部十省签订了阿拉斯联盟,表达了对腓力的忠诚。同年,奥兰治的威廉将北部七个州联合为乌得勒支联盟,组成了公开反对菲利普和西班牙的荷兰共和国。1581 年,西班牙军队被派去夺回刚刚宣布独立的荷兰联合省或荷兰共和国。

1584 年 7 月 10 日,奥兰治的威廉被暗杀,在他死后,帕尔马公爵在重新征服方面取得了进展,占领了荷兰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然而,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的领导下,用兵马协助荷兰人,结果西班牙始终无法重新控制北方。西班牙最终于 1648 年承认荷兰独立。

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菲利普·詹姆斯·德·卢瑟堡 (Philip James de Loutherbourg) 著,1796 年 / 国家海事博物馆,维基共享资源

西班牙天主教菲利普二世希望在“血腥”玛丽·都铎因病倒下后上台后将英国伊丽莎白一世从王位上撤下。菲利普主要对伊丽莎白针对英国天主教徒的行为感到愤怒,但他也因英国私掠船袭击西班牙船只、伊丽莎白协助荷兰等西班牙敌人以及处决苏格兰女王玛丽而感到不安。

菲利普制定了入侵英格兰的计划。该计划的四个组成部分是在帕尔马公爵的领导下将一支大军带入荷兰,并让他们做好入侵英格兰的准备。此外,麦地那-萨多尼亚公爵将准备一支配备额外人员的大型舰队,并装备这些人员与帕尔马公爵的军队会合。然后,西班牙将利用其舰队赢得对英吉利海峡的控制权,并在帕尔马公爵渡过海峡时保护其入侵部队。最后,军队将入侵英格兰并迫使伊丽莎白同意西班牙的要求:允许英国天主教徒以他们想要的方式进行礼拜,停止协助西属荷兰的新教荷兰叛乱分子,并支付入侵费用以及英国对西班牙船只的损害。然而,菲利普并没有任何征服英格兰的意图——他只是希望伊丽莎白屈服于西班牙的要求。尽管在 1587 年 7 月 29 日,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授予教皇权力推翻被教皇庇护五世宣布为异端的伊丽莎白,并将他选择的任何人推上英格兰的王位。

计划的最初问题

菲利普的计划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麦地那-萨多尼亚公爵被任命为行动的领导者。他没有海军经验,而且是宿命论的。而且,帕尔马公爵拒绝合作,因为他想成为指挥官。结果,他没有组装足够的船只。此外,在准备过程中,英国的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突袭了加的斯市,击沉了 30 艘西班牙船只,烧毁了桶板,导致无敌舰队的食物变质了。最后,入侵由 131 艘船只组成,导致通信困难。

攻击

无敌舰队于 1588 年 7 月下旬抵达,并立即被英国瞭望员发现。此时的帕尔马公爵还需要多几天的时间来准备部队。7 月 20 日,英国海军上将霍华德制定了一项计划,使用消防船或装满可燃物的船只攻击西班牙舰队。这些袭击导致西班牙舰队断锚。7 月 29 日,发生了一场重大对抗,称为格拉夫林战役。西班牙的战术已经过时了——他们要近距离航行,向英国船只齐射,然后登上英国船只。然而,英国海军设计了新的战术,使用更小、机动性更强、射程更远、可移动的大炮的舰艇。但这种新战术并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对编队中的船只造成的伤害很小。另一方面,所有试图离开编队的企图都导致了英国船只的联合火力立即摧毁。当英国舰队能够用燃烧器驱散西班牙编队时,无敌舰队决定撤退。再加上所谓的“新教风”将西班牙船只吹过英吉利海峡,导致西班牙战败。1588 年 5 月 28 日,无敌舰队率领 131 艘船和 30,000 名士兵起航。67 艘船和大约 10,000 人返回。许多船只在爱尔兰海岸沉没,大约 5000 人死于饥饿,其他人在爱尔兰被英国当局处决。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结果

西班牙舰队在人数上能够从这次失败中恢复过来,但士气却被击垮了。这些事件标志着英国海军力量的崛起。此外,由于西班牙无法击败英格兰,它们导致了荷兰的独立。因此,这些事件对反宗教改革造成了打击,导致反宗教改革的影响整体下降。

西班牙的衰落

人们普遍误解无敌舰队的失败导致了西班牙的衰落。

在入侵英格兰失败后,西班牙很快开始进入衰落期。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反宗教改革耗尽了西班牙的大量资源。此外,西班牙殖民地的许多资源已经耗尽。此外,西班牙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真正工作——三分之一的人口属于神职人员,另外三分之一属于下层贵族——西班牙没有中产阶级,只有一小部分上层阶级。最后,近亲繁殖导致君主制领导能力不足。

三十年战争

古斯塔夫·阿道夫在布赖滕费尔德战役中的胜利(1631 年)/维基共享资源

三十年战争是由布拉格的解放引发的,当时新教徒将天主教大使从布拉格市的窗户扔了出去。

三十年战争始于一场宗教前线的战争。最终,这不再是一场宗教战争。天主教法国人资助并交易了新教荷兰人、神圣罗马帝国的新教王子以及瑞典、丹麦和土耳其等其他非天主教国家,因为所有这些国家都在与哈布斯堡王朝作战。由路易十三摄政王黎塞留红衣主教领导的法国希望通过资助奥地利的敌人来削弱奥地利的权力。这场战争本质上是两个大国之间的一场战斗,以确定哪个将成为欧洲的主要大国。

黎塞留虽然是天主教会的高级成员,但他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家,因为他将国家利益置于宗教之上。事实上,黎塞留在与奥地利的斗争中公开资助新教团体。

战争的前兆

1540 年代至 1555 年的施马尔卡尔德战争和奥格斯堡和约给奥地利的查理五世·哈布斯堡王朝带来了许多问题。关于德国各州可以采用什么宗教的争论尚未解决,因为《奥格斯堡和约》规定各州的王子可以采用天主教或路德教,但不能采用加尔文教。德国王子的权力和主权问题也悬而未决,因为王子们越来越渴望更多的权力。最后,王子们夺取了教会的土地,激怒了查理五世。

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5)

新教波西米亚人为宗教自由和独立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而反抗。1618 年,布拉格的抗击战爆发了战争,叛乱分子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的两名天主教官员从城堡的窗户扔了下来。在斐迪南的无情报复下,波希米亚彻底皈依了天主教并战败了。

丹麦阶段(1625-1630)

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支持德意志北部的新教徒。天主教将军阿尔伯特·华伦斯坦受雇击败新教势力并恢复失去的天主教土地。由于奥地利的胜利,斐迪南二世于 1629 年颁布了归还法令,下令新教徒不能再夺取天主教土地并将其世俗化。在马奇堡围城战中,华伦斯坦的雇佣军失控,屠杀了整个马奇堡镇,包括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再次,奥地利获胜,丹麦相对容易被击败。

瑞典阶段(1630-1635)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us Adolphus)是虔诚的路德教徒,他前来援助德国。奥地利最终击败了瑞典,看起来和平是有可能的。归还诏书因此被撤回。

法国/国际阶段(1635-1648)

虽然法国是一个天主教国家,但法国感到受到强大的哈布斯堡帝国的威胁,并于 1635 年站在新教徒一边加入了战争,从而结束了战争的严格宗教性质。法国/瑞典联合联盟战胜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军队,而同样与法国结盟的荷兰人最终赢得了从西班牙的正式独立。1648 年,在各方筋疲力尽的情况下,准备了最后的一系列和平条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 年)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结束了欧洲最后一次重大宗教战争。该解决方案将成为解决交战欧洲国家之间冲突的典范,因为它代表了外交会议首次处理和解决争端。这是第一次所有政党同时聚集在一起,而不是一次两三个。

受益者

  • 法国,现在是欧洲的主导力量,超过了西班牙和奥地利。法国还得到了阿尔萨斯-洛林,并赢得了三十年战争,阻止了德国的统一。
  • 荷兰人和奥兰治家族。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最终承认了他们的独立,并在接下来的 60 年里成为贸易、航运和欧洲主要经济强国的领导者。
  • 瑞士人。他们从神圣罗马帝国手中获得了独立。
  • 瑞典。他们现在控制了波罗的海,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 普鲁士和霍亨索伦家族。这标志着普鲁士开始崛起为军事强国。
  • 德国王子。诸侯们现在赢得了主权,可以为他们的国家选择加尔文主义。
  • 新教。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反宗教改革的结束,加尔文主义现在被容忍了。

失败者

  • 西班牙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人失去了殖民地和领土,导致收入损失。
  • 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1648 年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有效终结,从而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影响力,因为王子们现在是主权者。
  • 天主教。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强制反宗教改革的结束,从而结束了教会的至高无上和教皇权威。
  • 德国统一。德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分裂成数百个由诸侯统治的独立主权国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闽浙总督,这一职务在清朝的封疆大吏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总督福建、浙江的军政事务,并肩负责粮饷...
原创 清... 在清朝衰亡之后,正如那句“树倒猢狲散”所说,曾经的权力中心开始瓦解,许多高官纷纷寻求自己的出路。上篇...
原创 战... 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战国时代无疑是一段充满烽火与争斗的岁月。刘向在《战国策》一书中提到过:“万乘之国...
学术争鸣|杨博:探讨“昆仑石刻...   【学术争鸣】    青海扎陵湖北岸的“昆仑石刻”,亦被称为“尕日唐石刻”(王子今《昆仑河源方向...
原创 朱... 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逐渐发现,他的得力将领常遇春最近行为有些异常。于是,他决定在御花园中设宴...
以历史纵深观照当下:基层干部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历经14年浴血奋战终获胜利。80年后的今天,作为基...
原创 三... 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伟大人物,每个朝代都有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共同...
原创 吕... 公元前180年七月,垂危的吕雉躺在未央宫的榻上,深知自己时日无多。这位执掌西汉政权十五年的实际统治者...
原创 从... 宋代以前,人们处理剩余肉品的方式较为粗犷,多采用风干之法,古籍所载的“熬珍”便是这一时期的见证。然而...
司马光砸瓮还是砸缸,何必刻舟求... 司马光砸瓮还是砸缸,何必刻舟求剑强求“标准答案” 近日,“司马光砸缸应为砸瓮”的讨论甚嚣尘上,引发了...
原创 都...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从小就知道,讲的是孔融在年仅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一点的梨子让给哥哥吃。长辈问他...
日本曾经的科举制度-全盘照搬中... 日本在奈良、平安时代,政治、文化诸方面一切以唐朝为范本,却惟独没有引进科举制度,这是学术界公认的看法...
原创 诸... 在诸葛瑾加入孙权麾下时,恰巧孙权收到袁绍的来信。信中袁绍提议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诸葛瑾得知这一消...
赫英忆:为君难——雍正帝和他的... 明清两朝,故宫内部各座宫殿的主要功能整体上比较稳定,但也有过一些变化。比如皇帝的寝宫,从故宫建成到康...
原创 英... 英布就算主动申请去除封国,到长安接受刘邦的监视,也很难避祸。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英布本身能...
原创 1... 1965年,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以其独特的视角拍摄的日本,感觉战败20年后,国家已经开...
原创 戊... 其实中国历史,最有意思的部分,莫过于晚清以来的历史。很多细节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历史人物都是复杂...
原创 刘... 提及诸葛亮,许多人便会露出敬佩的神情。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享有盛誉的谋士,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机智,赢...
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运动全... 苏联30年代令世人震惊的“大清洗”,其余波回音至今仍在原苏联各国萦绕。千百万“大清洗”受害者的遗孤们...
原创 我...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口迁移事件,影响深远到今天。许多家族的祖谱中仍明确记载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