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历史上纵横穷荒绝塞的十大民族英雄
迪丽瓦拉
2025-09-28 04:33:21
0

自古以来,边疆战事频繁,征伐四方常常需动员大军,但有些历史人物凭借一己之力便能安定边疆,立下赫赫战功。横跨沙漠,征战万里,威震异域,建立了伟大的功业,名垂千古。以下十位英雄,堪称民族的英雄人物。 一、开拓西域——张骞(西汉)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陕西汉中城固人,生性刚毅、宽厚待人。公元前138年和前123年,他受命两次出使西域,成功打破了匈奴的封锁,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和贸易的交流。张骞的外交使命,虽然艰难困苦,却坚定不移,最终为汉朝打开了西域的大门。在卫青的征匈奴战役中,他熟悉了西域的水草地形,确保军队补给充足,屡立战功。张骞虽因一次失利被削爵,但他的勇气和贡献依然历久弥新,堪称伟大的外交使者和民族英雄。

二、威震百蛮——陈汤(西汉) 陈汤,字子公,山东兖州人,年少时才学过人,才智出众,深得同僚和上司的赏识。任职西域副校尉期间,陈汤凭借着过人的谋略和胆略,率兵讨伐叛乱的绝域君主,斩杀了郅支,震慑了四方。他的远征不仅平定了百蛮之乱,还为汉朝的边疆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惜,由于性格直率,陈汤最终未能收敛自身锋芒,最后因为政治斗争而死于非命。尽管如此,他的功绩依旧显赫,追封为破虏候,享有“壮”的谥号。

三、耀武楼兰——傅介子(西汉) 傅介子,西汉北地人,出身行伍,身手不凡。楼兰与龟兹国频繁背信弃义,傅介子毅然请命出征,并亲自率领两名勇士前往楼兰国,斩杀楼兰国王,将其首级献给朝廷,以此震慑异邦。傅介子的单枪匹马,就成功胜过十万雄师,历史上的这一壮举,成为了西汉扩展边疆的传奇之一。 四、万里封侯——班超(东汉)

班超,字仲升,陕西咸阳人。年轻时胸怀大志,未拘泥于日常细节,家中常持家务事,孝顺父母。投笔从戎后,班超历经31年西域征战,不仅征服了五十余个国家,平定了西域的叛乱,还成功实施“以夷制夷”策略,使各国归附汉朝。他的事迹堪比古代英雄,不仅屡次亲自率军征战,身受重伤也从不言弃。班超的英勇与智慧,使得他成为西域都护并封为定远候,声名远扬。 五、割据辽东——公孙度(东汉) 公孙度,字升济,辽东辽阳人。最初只是一个地方小吏,但凭借一身卓绝的才略,迅速爬升至辽东太守一职。他在位期间,征讨高丽,击败乌丸,威震四方,几乎一人守护着辽东的安定。即便在面对诸多强敌和内外挑战时,他依然能以果敢的手段,稳住局势,保卫辽土的完整。尽管公孙度方法暴烈,但他无疑是乱世中的一位英雄人物。

六、摛王斩首——王雄(曹魏) 王雄,字元伯,山东临沂人,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在担任幽州刺史期间,王雄以宽仁的手段镇压荒外的民族,威慑四方。面对鲜卑部落首领轲比能的威胁,他果断采取了“擒王斩首”之策。王雄派出勇士韩龙成功刺杀了轲比能,这一举措令鲜卑部落陷入内乱,最终逐渐衰弱,无需大军征战便成功保卫了北方的边疆。 七、以夷制夷——长孙晟(隋朝)

长孙晟,字季晟,河南洛阳人,精通兵法与智谋。与突厥交往二十余年,尽管长孙晟没有直接带领军队与敌作战,但他凭借聪明的外交手段,巧妙地离间突厥的内部矛盾,使其自乱阵脚。这一策略有效地削弱了突厥的实力,确保了北方的安全。他的智慧和谋略为隋朝打下了稳固的北方基业,历史给予他“献”的谥号,表彰他的非凡成就。

八、耀武天竺——王玄策(唐朝) 王玄策,河南洛阳人,唐朝的外交使者。他受命前往天竺执行外交任务,然而天竺国内发生了政变,国王尸罗逸多死后大臣阿罗那顺篡位,实施暴政。王玄策逃至吐蕃,通过策动联合军队攻占天竺,都城遭到攻破,阿罗那顺被捕,天竺恢复秩序。王玄策此举令天竺震惊,虽然唐朝并未对此大力宣扬,但他的成就无疑是一场外交的伟大胜利。 九、扬威海外——郑和(明朝)

郑和,云南昆明人,明朝著名航海家与外交使者。作为三保太监,他六下西洋,前往三十六个国家,与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外交联系。郑和凭借着精湛的航海技术和高超的外交手腕,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他的航行不仅仅是贸易,更多是通过强有力的军事和政治手段,宣扬中华文明,确保中国在国际上的强势地位。 十、收复台湾——郑成功 郑成功,字明俨,福建南安人,少年时即有英雄气概,誓言反清复明。尽管他的反清事业未能最终成功,但他在台湾的抗荷战争中却取得了显著的胜利。郑成功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建立了稳固的统治,确保了岛屿的自主。即便他壮志未酬,但他为民族的独立与尊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了真正的民族英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闽浙总督,这一职务在清朝的封疆大吏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总督福建、浙江的军政事务,并肩负责粮饷...
原创 清... 在清朝衰亡之后,正如那句“树倒猢狲散”所说,曾经的权力中心开始瓦解,许多高官纷纷寻求自己的出路。上篇...
原创 战... 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战国时代无疑是一段充满烽火与争斗的岁月。刘向在《战国策》一书中提到过:“万乘之国...
学术争鸣|杨博:探讨“昆仑石刻...   【学术争鸣】    青海扎陵湖北岸的“昆仑石刻”,亦被称为“尕日唐石刻”(王子今《昆仑河源方向...
原创 朱... 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逐渐发现,他的得力将领常遇春最近行为有些异常。于是,他决定在御花园中设宴...
以历史纵深观照当下:基层干部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历经14年浴血奋战终获胜利。80年后的今天,作为基...
原创 三... 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伟大人物,每个朝代都有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共同...
原创 吕... 公元前180年七月,垂危的吕雉躺在未央宫的榻上,深知自己时日无多。这位执掌西汉政权十五年的实际统治者...
原创 从... 宋代以前,人们处理剩余肉品的方式较为粗犷,多采用风干之法,古籍所载的“熬珍”便是这一时期的见证。然而...
司马光砸瓮还是砸缸,何必刻舟求... 司马光砸瓮还是砸缸,何必刻舟求剑强求“标准答案” 近日,“司马光砸缸应为砸瓮”的讨论甚嚣尘上,引发了...
原创 都...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从小就知道,讲的是孔融在年仅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一点的梨子让给哥哥吃。长辈问他...
日本曾经的科举制度-全盘照搬中... 日本在奈良、平安时代,政治、文化诸方面一切以唐朝为范本,却惟独没有引进科举制度,这是学术界公认的看法...
原创 诸... 在诸葛瑾加入孙权麾下时,恰巧孙权收到袁绍的来信。信中袁绍提议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诸葛瑾得知这一消...
赫英忆:为君难——雍正帝和他的... 明清两朝,故宫内部各座宫殿的主要功能整体上比较稳定,但也有过一些变化。比如皇帝的寝宫,从故宫建成到康...
原创 英... 英布就算主动申请去除封国,到长安接受刘邦的监视,也很难避祸。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英布本身能...
原创 1... 1965年,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以其独特的视角拍摄的日本,感觉战败20年后,国家已经开...
原创 戊... 其实中国历史,最有意思的部分,莫过于晚清以来的历史。很多细节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历史人物都是复杂...
原创 刘... 提及诸葛亮,许多人便会露出敬佩的神情。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享有盛誉的谋士,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机智,赢...
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运动全... 苏联30年代令世人震惊的“大清洗”,其余波回音至今仍在原苏联各国萦绕。千百万“大清洗”受害者的遗孤们...
原创 我...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口迁移事件,影响深远到今天。许多家族的祖谱中仍明确记载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