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皇后去世后,康熙每六天就要到她陵前,一个人从白天待到晚上
迪丽瓦拉
2025-09-28 04:34:14
0

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登基的皇帝,其一生充满了战斗与征程,积极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因此他被视为英勇的统治者。然而,尽管关于他与后妃之间的历史资料相对稀少,但细心研究的人们会发现,康熙皇帝其实是一个内心丰富、情感细腻的人。尤其是他与第一任皇后赫舍里之间的深厚感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康熙皇帝在年仅8岁时便登基为王,到了11岁便迎娶了赫舍里作为他的皇后。赫舍里比康熙年长三个月,是索尼的孙女,出身显赫,见识广博,外表美丽端庄,因此被选为清朝的皇后。由于两人都是年幼无知的孩子,他们的早期婚姻生活如同一对青梅竹马,彼此间无所顾忌,伴随着懵懂的爱意一路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逐渐成熟,情感也越来越深厚。在赫舍里15岁时,她为康熙生下了长子承祜,二人因此感到非常快乐,生活甜蜜。然而在赫舍里22岁时,由于难产生下次子胤礽,赫舍里却不幸去世,留下了康熙一个人承受巨大的悲痛。

面对赫舍里在花季年华骤然离去的消息,康熙皇帝的心如刀割,悲痛不已。在赫舍里去世后的22天,他每天都会到她的灵柩旁守候,尽量不离开,直到终于将她安放在北京昌平的巩华城景陵中。那一天,康熙皇帝在巩华城逗留到夜幕降临,依然不愿离去。他的爱与痛楚化为无言的守护。

在赫舍里去世后的三年中,康熙皇帝每个月都会亲自前往巩华城探望赫舍里的灵柩。起初,他因思念而心中焦急,几乎每隔六天就会前往一次。依据当时的交通条件,从北京到巩华城往返需要至少10个小时,这对任何皇帝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旅程,即便如此,康熙对赫舍里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令他坚持义无反顾地前行。每次到达后,他都会将身边的侍从和随扈退去,独自一人守在赫舍里的灵柩旁,直至夜幕降临方才离开。

即便是后来他再次册立了另一位皇后,康熙对赫舍里的深切怀念依旧难以磨灭。每年除夕的前一天,康熙皇帝都坚持在赫舍里的灵柩前守夜以示怀念,他的内心世界虽然受到皇权的缠绕,却从未忘记过赫舍里给予他的爱情与温暖,显示出一个统治者背后那份柔情脉脉的真情。康熙皇帝用这样的方式守护着这段感情,令后世无不感叹其对爱的执着与纯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闽浙总督,这一职务在清朝的封疆大吏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总督福建、浙江的军政事务,并肩负责粮饷...
原创 清... 在清朝衰亡之后,正如那句“树倒猢狲散”所说,曾经的权力中心开始瓦解,许多高官纷纷寻求自己的出路。上篇...
原创 战... 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战国时代无疑是一段充满烽火与争斗的岁月。刘向在《战国策》一书中提到过:“万乘之国...
学术争鸣|杨博:探讨“昆仑石刻...   【学术争鸣】    青海扎陵湖北岸的“昆仑石刻”,亦被称为“尕日唐石刻”(王子今《昆仑河源方向...
原创 朱... 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逐渐发现,他的得力将领常遇春最近行为有些异常。于是,他决定在御花园中设宴...
以历史纵深观照当下:基层干部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历经14年浴血奋战终获胜利。80年后的今天,作为基...
原创 三... 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伟大人物,每个朝代都有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共同...
原创 吕... 公元前180年七月,垂危的吕雉躺在未央宫的榻上,深知自己时日无多。这位执掌西汉政权十五年的实际统治者...
原创 从... 宋代以前,人们处理剩余肉品的方式较为粗犷,多采用风干之法,古籍所载的“熬珍”便是这一时期的见证。然而...
司马光砸瓮还是砸缸,何必刻舟求... 司马光砸瓮还是砸缸,何必刻舟求剑强求“标准答案” 近日,“司马光砸缸应为砸瓮”的讨论甚嚣尘上,引发了...
原创 都...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从小就知道,讲的是孔融在年仅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一点的梨子让给哥哥吃。长辈问他...
日本曾经的科举制度-全盘照搬中... 日本在奈良、平安时代,政治、文化诸方面一切以唐朝为范本,却惟独没有引进科举制度,这是学术界公认的看法...
原创 诸... 在诸葛瑾加入孙权麾下时,恰巧孙权收到袁绍的来信。信中袁绍提议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诸葛瑾得知这一消...
赫英忆:为君难——雍正帝和他的... 明清两朝,故宫内部各座宫殿的主要功能整体上比较稳定,但也有过一些变化。比如皇帝的寝宫,从故宫建成到康...
原创 英... 英布就算主动申请去除封国,到长安接受刘邦的监视,也很难避祸。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英布本身能...
原创 1... 1965年,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以其独特的视角拍摄的日本,感觉战败20年后,国家已经开...
原创 戊... 其实中国历史,最有意思的部分,莫过于晚清以来的历史。很多细节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历史人物都是复杂...
原创 刘... 提及诸葛亮,许多人便会露出敬佩的神情。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享有盛誉的谋士,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机智,赢...
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运动全... 苏联30年代令世人震惊的“大清洗”,其余波回音至今仍在原苏联各国萦绕。千百万“大清洗”受害者的遗孤们...
原创 我...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口迁移事件,影响深远到今天。许多家族的祖谱中仍明确记载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