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东进:新四军在商丘的浴血征程
迪丽瓦拉
2025-09-28 22:32:07
0

铁血东进:

新四军在商丘的浴血征程

1938年9月初,根据周恩来、叶剑英的战略部署,河南省委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豫东地区。9月27日,彭雪枫在确山县竹沟镇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举行庄严誓师仪式,这支300余人的精锐部队随即挥师东进,直指豫东重镇永城。至10月,该部成功与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第3支队及肖望东先遣大队实现战略会师,整编为统一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正式拉开创建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序幕。

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次党代会。(资料图片)

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路条。(资料图片)

从芦家庙到芒砀山 抗战力量迅速发展壮大

1939年1月,侵华日军占领了距离亳县县城仅30公里的鹿邑县,企图在此建立据点,构筑皖北、豫东地区的防御体系。面对这一局势,新四军游击支队迅速制定“以游击对堡垒”的作战方针,命令第二大队大队长滕海清率领部队,沿商丘至亳州公路两侧开展游击作战,寻找战机消灭敌人。

据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兵宣讲团成员许玉亭介绍:“1939年1月6日,豫东地区日伪军800余人自商丘据点出动,沿商亳公路南侵,占领芦家庙,妄图攻取亳县县城‘过个肥年’。”

获悉敌情后,滕海清于1月8日晚间兵分三路突袭芦家庙。由于当地缺乏大型宅院,日伪军被迫分散占据民房驻守。战斗打响之际,整条街道顿时枪声四起,战况激烈。

日伪军龟缩屋内负隅顽抗,妄想依托建筑工事实施“守屋作战”。滕海清当机立断,命令尖刀排战士迅疾攀上屋顶,掀开瓦片向室内猛掷手榴弹。“这招立见奇效!”许玉亭回忆道,“爆炸声中,屋内敌军非死即伤,幸存者最终只得缴械投降。”

经过三小时激烈战斗,新四军游击支队取得重大胜利:击毙击伤日伪军百余人,俘虏敌军百余名,缴获战马数匹及枪支弹药若干。残部向坞墙集(现睢阳区坞墙镇坞墙村)方向溃退。

这场被党史研究者誉为"新四军东进第一仗"的关键胜利,不仅成功粉碎了敌军进犯亳县的军事企图,给予日伪军嚣张气焰以沉重打击,更重要意义在于为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敌后抗日打开了战略新局面,为创建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芦家庙战斗结束后仅半月,游击支队主力便迅速挥师永城,以连续拔除伪军据点的凌厉攻势,将根据地推进至芒砀山麓。这支敌后武装在短短数月间实现惊人发展——至1939年10月,随着豫皖苏省委升格为边区党委,萧县、亳县、永城等五个县政权相继建立。1940年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游击支队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吴芝圃任副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团及4个总队。这支最初仅300余人的队伍,历经战火淬炼,最终成长为拥有万余兵力的中原抗战中坚力量。

豫东之战现场。(资料图片)

彭雪枫在豫皖苏根据地动员会上讲话。(资料图片)

从坞墙集到瓦岗寨 抗战鲜血染红豫东大地

1939年2月28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在芦家庙战斗的硝烟未散之际,迅速转战虞城杜集,成功摧毁伪区署并建立抗日政权。紧接着,部队于3月5日凌晨2时挥师南下,对驻守商丘城南坞墙集的伪豫东“剿共”第一路曹大中部发起突袭。经过6小时激战,我军毙敌200余人,俘虏10余人,并缴获战马10余匹,再次给予日伪势力沉重打击。

1939年2月,新四军游击支队在副司令员吴芝圃指挥下,于睢杞太地区展现出卓越战斗力。独立营在一个月内连续作战十次,创下十战十捷的辉煌战绩:首战荆岗歼灭伪军300余人;再克大朱庄俘虏敌军150人;夜袭苏木岗、强攻长岗集等战斗均取得完胜。这一系列胜利使新四军声威远播,当地民众踊跃参军。在吴芝圃的领导下,独立营迅速由300人扩编至2000余人,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

3月23日的瓦岗寨见证了独立营最惨烈的突围战。这支刚完成任务的部队尚未撤回永城基地,便遭遇2000余名日伪军的铁壁合围。日军以82辆汽车为运输载体,14辆装甲车配合7辆坦克组成钢铁洪流,瞬间碾碎寨门防线。营长冯胜在绝境中展现出卓越指挥才能,命令各连实施交叉火力网掩护突围。危急时刻,八连连长吴守训带领敢死队逆向冲锋杀入重围,在身中七弹的情况下仍击毙日军指挥官。当战友将他从坦克履带下抢救出来时,瓦岗寨内已用血肉之躯创造奇迹——摧毁三辆日军汽车、毙敌七十余人,硬生生在钢铁包围圈上撕开一道生路。

腹部再度中弹的吴守训被村民冒死救起,连夜送往商丘圣保罗医院。救治期间,吴守训意外发现同院治疗的日军中佐,经过打探得知这位日军中佐正是瓦岗寨战役中被新四军击伤的敌酋。为避免暴露身份,吴守训在简单包扎后,强忍伤痛昼夜疾行150余里,最终在永城与部队胜利会合。

新四军游击支队沿途张贴抗日宣传标语。(资料图片)

水东抗日根据地指挥部旧址。(资料图片)

从李黑楼到八里庄 抗战英烈铸就不朽丰碑

在商丘抗战史册上,鲁雨亭的名字闪耀着特殊的光芒。

鲁雨亭1899年出生于永城县山城集(今永城市芒山镇),1920年毕业于开封宏威士官学校,历任河南陆军及建国豫军掌旗官、军法官、军法处长,后出任武安县县长、国民党四十一军驻南京办事处处长、军长代表、永城县长等职。1938年,他变卖家产组建抗日武装;次年8月率部加入新四军游击支队,任第一总队总队长。依托芒砀山根据地,他指挥部队在僖山、柿园等地多次重创日军:1940年2月伏击全歼日军三卡车兵力,1940年3月连续作战击毙日酋佐野联队长及数百名日军。

日军于1940年4月1日拂晓调集重兵围剿芒砀山,出动30余辆装甲战车及3000余名步骑兵,对鲁雨亭部实施大规模军事报复行动。

鲁雨亭为掩护主力撤退,亲率特务连死守李黑楼村。激战从清晨持续至黄昏,鲁雨亭身中数弹仍高呼“为民族存亡血战到底”,最终壮烈殉国,时年41岁。

鲁雨亭殉国后,司令员彭雪枫含泪致信其父鲁紫铭。这位深明大义的老先生提笔回信道:“吾儿为抗敌而死,正得其时;马革裹尸,正得其地……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求死得其所,此生无憾!”字字如金石坠地,映现出永城军民铸就的抗战铁脊。

1941年至1943年,华中敌后抗战进入最艰苦阶段。新四军各部坚持开展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及反磨擦斗争。1944年4月河南战役爆发后,面对日军进攻,国民党军节节败退,致使中原大地迅速陷于敌手。

1944年夏秋之际,为贯彻中共中央“发展河南、控制中原”的战略方针,新四军第4师、第5师主力分兵西进北上,全面展开豫皖苏边区收复作战。9月上旬,彭雪枫师长率第4师主力连克八县,基本光复豫苏皖边区。9月10日,部队对盘踞夏邑县八里庄的顽军李光明支队实施围歼,战至11日全歼该敌,俘获支队司令李光明以下千余人。此役中,亲临前沿指挥的彭雪枫将军不幸中弹殉国,年仅37岁。

从1938年底东进的第一声枪响,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凯歌高奏,新四军将士在以商丘为中心的豫皖苏边区,用血肉铸就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彭雪枫将军白马嘶风的英姿,鲁雨亭烈士血染征袍的壮举,与万千无名英雄的忠骨,共同在这片热土上树起永恒的丰碑——那是一座用生命诠释民族大义,用信仰照亮独立之路的精神图腾。

1941年1月20日,八路军第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委。图为反顽斗争中的新四军第四师部队。(资料图片)

来 源:商丘日报 记者 蒋友胜 资料来源于商丘市档案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三皇五帝之后便是夏朝,接着是商朝和周朝。这是中国历史中的基本常识。五帝中的大禹在年老时并没有选择禅让...
原创 雍...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悠久文明传承的国家。从古至今,我们的历史不断被记载下来,这种传统从未中断。...
原创 北...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朝政府对十一国宣战,八个国家联合组成侵略联军,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发...
原创 美...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的一个任期是四年的时间,可是由于身体健康的原因,以及各种外界因素,一些人未能完成总...
原创 真... 2017年5月,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吸引眼球的展览,展出了多张珍贵的...
原创 诸... 最近在网上看到许多评论,有人认为《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写过于神化,其实际能力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惊人...
原创 韩...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按照盟国要求,日本接受通牒宣布投降,也意味着...
原创 西... 公元785年,唐德宗在长安接到一份来自蜀地的紧急密报:吐蕃的十万大军已然逼近,南诏的态度摇摆不定,西...
原创 老... 这是一组1972年的北京照片,当时还是运动后期,街上行人稀少,照片拍摄的不是景点,那时候旅游这个词还...
原创 小... 朱元璋为何选择杀害小明王韩林儿,而非像前朝那样上演禅让的戏码? 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朝末期红巾军领袖韩山...
原创 元... 突然?你为什么觉得会突然? 元春入宫已经有好几年了。当初她是因为具备贤孝才协的品德而被选入宫中,...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四位帝王尤为显赫,他们的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熠熠生辉。每一位都因其独特的...
原创 三... 董卓起义是东汉末年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很多人都知道,董卓来到京城之后,首先废除了刘辩的皇位,又立刘协...
原创 备... 变法背景: 在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的现象日益严重。早在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制定了一个政策,强调...
原创 孙... 历史上,江东小霸王孙策经过艰苦的斗争,最终统一了江东。然而,他的胜利并未持续太久。在一次狩猎中,孙策...
原创 在... 在中国历史上,太上皇和皇帝如果出现冲突,那么,哪一方会占据优势? 其实这个问题个人觉得不能一概而论,...
原创 就... 郑昭明,台湾前海峡促进会的理事长,曾经提到,今天中国能够跻身强国行列,逐步实现中国梦,是因为毛主席时...
原创 4... 1948年某天,位于东北营口的国民党军指挥部内,一场紧张的军事会议正在进行。会议室中,军政要员们正低...
原创 蒋... 蒋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将,包括陈诚、顾祝同、刘峙、蒋鼎文和卫立煌,长期以来被视为能征惯战和英勇无敌的军中...
原创 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那就是长辈在临终之前会留下遗言,作为对后代的最后教诲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