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历史爱好者的记忆中,刘备最为强盛的时刻通常被认为是在他战胜曹操并攻占汉中之后。然而,实际上,刘备实力的巅峰期却是在他成功夺取益州之时。这个阶段不仅标志着他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展现,也奠定了他后续发展的基础。
回顾建安十九年那个炎热的夏季,刘备发起了针对雒城的猛烈攻势,这一举措最终让他顺利攻克了这座城池,接着他继续向成都进军,逐渐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在成都,刘璋因无法支撑长时间的围困,经过数十天的抵抗,最终选择了投降。随之而来的是刘备成功夺取了益州的统治权,这一进展让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得到了巨大的益处。到此时为止,刘备已掌控了除了汉中之外的绝大部分益州地区,同时也巩固了他在荆州南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以及江夏郡的战略位置。
进入建安二十年,局势发生了变化。孙权因刘备的益州扩张而对荆州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向刘备提出归还荆州的要求。然而,刘备则以夺取凉州为条件,希望在此后再将荆州归还给孙权。这一要求引起了孙权的愤怒,他决定采取武力,派兵攻打荆州。刘备见势不妙,迅速率领军队向荆州增援,并与孙权的军队形成对峙。最终,因曹操在汉中发起进攻,刘备不得不与孙权展开和谈,双方以湘水为界在荆州进行分割。经过这次争斗,刘备保留了南郡、零陵和武陵三个郡,而长沙、桂阳及江夏的地区则全部转让给了孙权。
在建立了短暂的军事胜利之后,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一场重要战役中成功击败了曹操,顺利夺取了汉中。然而,在同一年,吕蒙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长江,出人意料地攻占了刘备所控制的荆州南郡、零陵和武陵。这个突发事件不仅令刘备的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也让他的实力受到了显著削弱。
值得一提的是,在曹操撤离汉中之前,他将当地居民几乎全部迁走,再加上汉中地区的土地面积相较于长沙、桂阳和夏口并不广大,而汉中之战中刘备所遭遇的损耗也相当严重。因此,认为刘备真正实力最强的时期,是在孙权发动对荆州进攻之前,彼时他正控制着益州的绝大部分和荆州的主要地区。
至于那时刘备所控制区域的人口情况,由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战乱十分频繁,各地的人口统计资料往往缺失,加上隐户众多,正史上对此的记载也相对匮乏。根据公元140年的数据,南郡有人口74万,零陵郡100万,桂阳郡55万,武陵郡25万(这里的数据未包括当地的蛮夷人口),而长沙的人口则高达105万。若扣除汉中地区,益州的总人口大约在700万左右。然而,因为东汉末年的长期战乱造成了人口的显著下降,这些数据仅能作为一个大致参考,揭示出当时动荡背景下的复杂和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