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扁鹊困境”,推动源头防控
迪丽瓦拉
2025-09-30 18:32:34
0

(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王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扁鹊答说:“大哥医术最高,二哥次之,我最差。”魏文王好奇问何出此言,扁鹊答,大哥和二哥擅长“治未病”,虽然他们医术高超,但由于治疗的多是未显或初显的病症,因此名声不振。扁鹊则因为擅长在病情严重时进行治疗,创造救人于危重的奇迹,因此声名大噪。

在生态环境领域也有类似现象,一方面,那些对治理污染有重要贡献的人登上了“领奖台”,但另一方面,那些预防污染、将污染消灭在萌芽之中的人却相对鲜有人知。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一是预防工作如同疫苗一样能够阻止疾病发生,但成效具有“隐蔽性”,难以直观显现;二是现行考核体系往往关注治污投入,却缺乏对预防成效的考查;三是相对而言“黑臭水体”变成“无味清水”这样的治污成果一目了然,但对于预防成果社会公众难以感受认知。

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嘉奖“病入膏肓时的救命神医”,而且也不能忽视“病未发时的预警者”。治污英雄非常重要,受人尊重,登上“领奖台”理所当然,而预防精英同样不可或缺,与治污英雄共同构成了环保尖兵,筑牢了绿水青山的根基。让预防精英与治污英雄得到同样的重视和认可,是走出“扁鹊困境”重要一步,有助于推进源头防控的落实,使生态环保工作更上一层楼。

为此,我们需要构建恰当的评价体系。一是提高预防工作的战略定位,树立提前预防重于末端治污价值观念,将生态环保的关口提前。二是建立“预防效益指标体系”,对预防效益指标进行量化,将“隐蔽性”的成效变成“看得见”的成绩。三是将预防效果纳入考核体系,为预防工作增添内生动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治国之道,绝非一人之力所能实现。在朝廷之上,每一位大臣的作用都不可小觑,那些忠臣和奸臣对国家命运的影...
原创 你... 在古代,依赖食物来抵御寒冷显然不是一种长久之计。为了找到经济实惠的保暖方法,古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器具上...
原创 唐... “嫡长子继承制”固然是历史上常见的一种继承方式,但它的死板与不合理性也常常暴露出问题。作为帝王,他们...
原创 在... 在剧中,年羹尧的死因可以追溯到他在夺嫡之中的重要角色,雍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最终决定将他除掉。清朝...
建行惠州东江支行到罗浮山东江纵...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廉洁防线,近日,建行惠州东江支行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及入党申...
原创 如... 前言: 公元208年,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战略建议,凭借其出色的谋略成功从曹操手中夺得了荆州,取得...
原创 司... 从古至今,真正令人敬畏的人物,往往不是那些善于炫耀小聪明的人。在《道德经》一书中,有一段经典对话,商...
花脚大仙分享:《元代的杭州与泉... 元代的杭州与泉州 河海相依,多元和合8 杭州博物馆特展系列 花脚大仙分享 由杭州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
原创 马... 在三国时期,马超不仅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他在蜀汉的地位可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并列。更为关键的是...
原创 美...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全球擎天柱般地占据主导地位,这背后的原因不仅是其雄厚的国力,更重要的是那份根植于心...
原创 明...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历代皇帝的后宫选秀往往充满神秘和严苛的气息,明朝便是这个现象的一个典型代表。明朝...
原创 除... 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时代。春秋时期的局势尤为复杂,诸侯国之间的争霸不...
原创 明... 在中国古代,兵器主要以冷兵器为主,随着历史的发展,火药的使用逐渐被人们认知和接受。火药的确是一项源自...
原创 蓝... 1393年,蓝玉被朱元璋处死,还连累15000余人。行刑前,蓝玉指责朱元璋:“跟我亲近的人你都全杀了...
原创 李... 中国的封建王朝,跨越了几千年,历任帝王也数不胜数。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少数几位帝王能够在...
原创 溥... 在“伪满洲国”覆灭后的岁月里,溥仪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改造与反思。这段时间,他的生活显得颇为复杂,直到...
原创 明...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市紫金山的南麓,是明十三陵中最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的一座。然...
原创 左... 今天我们要重点介绍的人物,大家一定不陌生,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左宗棠。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他在中国历史...
原创 晚... 今天,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组晚清时期的珍贵老照片。这些影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可爱的宝宝到朝廷的...
原创 坐... 1930年代,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充满苦痛和挑战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街头巷尾常见到失业的民众,他们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