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经横扫秦军的魏武卒到底有多厉害?为何后来却消失了一般?
迪丽瓦拉
2025-09-30 18:32:52
0

对于熟悉战国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虽然在战国七雄这一场大型吃鸡比赛中,是秦国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实际上最先雄起的并不是秦国,而是处在四战之地的魏国。而魏国之所以率先崛起,所主要依靠的,就是一直在战场上横行霸道的魏武卒。

就是这一只魏武卒成就了魏国最初的霸权,也就是这一只魏武卒把秦军揍得满地找牙,丢失了宝贵的河西之地。

然而等到后来,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雄起,并开始把魏军揍得满地找牙的时候,就已经在战场上见不到魏武卒的身影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当初那么无敌,那么强大的魏武卒,不赶紧出来保卫魏国,同商鞅变法后的秦军,进行一场巅峰对决呢?

一、魏武卒是怎么来的?

所谓的魏武卒,是战国初期由魏国所耗费重资组建的,一支精锐重装步兵。可以算得上是当时战斗力最强的特种作战部队。

魏武卒的创立可以追溯到李悝,他在魏国军队中创立了武卒制。但真正将魏武卒发扬光大的是名将吴起。

李悝是战国初期魏国的政治家、法学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他主张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来使魏国富强。在他的变法中,军事改革是重要的一环。

李悝认识到,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因此,他提出了武卒制的概念,即选拔体格健壮、勇武好胜的青年进入军队,进行专业的训练,使其成为精锐的步兵。

这一制度的提出,为后来魏武卒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李悝的策划下,魏国开始选拔士兵组建武卒。选拔标准极为严苛,要求士兵能披上三重甲,手持强弩,背负箭矢和长戈等武器,在半天内急行军一百里。

这样的士兵不仅身体素质过人,而且具备强大的战斗意志和耐力。

选拔出的士兵会接受专业的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武器使用、战术配合等。

训练过程严格而艰苦,但正是这样的训练,使得魏武卒成为当时无敌的军队。

后来的名将吴起,还为这些魏武卒训练了一套科学而严格的训练制度,包括日常体能训练、武器使用训练、战术训练等。

他还亲自为士兵讲解兵法,传授战术战略。

从编制上来看,魏武卒的编制严密而高效,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以此类推,直至以一千人为基本的作战单位。

从武器装备上来看,魏武卒装备精良,铁头盔、重甲、弩、箭矢、长戈(戟)、配剑等一应俱全。

这些装备需要强大的冶铁技术来支持,而当时冶铁中心就在韩、魏两国境内。

而且待遇方面也很好,入选魏武卒的士兵,朝廷会分配百亩土地,以保证其家人的生活。

同时,魏武卒全家可以免除徭役、田宅税。如果有功,朝廷还会论功行赏,给予爵位、土地、金银等奖励。

此外,魏武卒的纪律十分严明,一切行动必须坚决听从指挥。

吴起非常注重赏罚分明,对立有大功的士兵不仅升职提拔,还对其家属和子女予以重赏;而触犯军纪的士兵则会受到严惩。

通过上述要求,所严格训练出来的魏武卒,如同特种兵一般,在战场上杀敌十分勇猛。强悍程度和战斗力在当时无人能敌。

在吴起的率领下,魏武卒创下了辉煌战绩。其中,比较经典的有,在夺取河西之地的阴晋之战,五万魏军击败十倍于己的秦军等等。

然而,等到了商鞅变法,秦国组建精锐新军,并反揍魏国,抢回河西之地的时候,却在战场上看不到魏武卒的身影。

看不到秦国变法后的精锐新军和传说中战斗力十分彪悍的魏武卒,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巅峰对决。

二、为何魏武卒突然消失了?

其实,并不是魏武卒突然消失的,而逐渐消失的。

怎么说呢?举个不太恰当的比例,这战国时期的魏武卒,就相当于清朝晚期的北洋新军。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由国家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过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而得来。这是他们战斗力之所以,这么强悍的来由。

然而,训练这样的一支部队,所需要耗费钱财,不是普通部队所难比的。

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很多钱;在武器装备方面,也需要尽可能给他们配备最好的,这同样需要耗费很多。

此外,还需给这些士兵较高的薪资待遇才行,战死沙场后也需要给父母亲人,更高标准的抚恤,要不然恐怕没有士兵愿意去接受那样地狱般的训练。

这以上种种都需要耗费很多的钱,故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样的精锐军队着实是难以长时间维持的。尤其是对于魏国这样,还不算很大的国家来说,想要维持这样的一支军队,更是困难重重。

还有魏武卒的选拔标准极其严格,不是你士兵能吃苦就可以的。如果你长得太过于瘦小的话,那自然是当不了魏武卒的,需要那些长得又高又大的士兵,方才当得了魏武卒。

这种高标准,导致当魏武卒出现战损的时候,难以得到及时补充。

随着战争的接连发展,魏武卒的数量自然也会被逐渐消耗殆尽。到了秦国商鞅变法成功那会,魏国掏不出一支有战斗力的魏武卒也完全可以理解的。

除了以上因素外,魏武卒后期的消失,还同魏国长期以来错误的国策有莫大的联系。

魏惠王在位时,军事策略失误,四面树敌,同时攻打多个国家,导致魏国国力迅速衰退。且在与齐国的战争中,两次败给齐国。

这两次大败仗极大地消耗了魏武卒的数量,使得魏国再也没能够拉出一支成建制的魏武卒,去抵抗后续不久后,便迅速崛起的秦国新军。

其中除了国力负担不起外,还有和魏国内部的严重腐败离不开关系。

魏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中最先变法的,但其变法烈度并不算很高,没有触及根本。主要从军事和经济两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对于最为根本的政治却几乎没有什么动作。

所以,马陵桂陵两场大败仗后的这一时间里,魏国的变法红利已经基本吃光了,国内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

很多魏武卒的待遇并没当初所说的那么好,大多都沦为了军事农奴。很多军饷也都被大批军官给层层克扣了,落到魏武卒自己手中的是少之又少。

既然如此,这些魏武卒打仗就不可能像当初那样尽力了,而是各种惜力怕死。

所以,即便魏惠王真的成功拉起一支成建制的魏武卒去同刚刚变法后的秦国新军较量的话,也大概率会被打得落花流水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治国之道,绝非一人之力所能实现。在朝廷之上,每一位大臣的作用都不可小觑,那些忠臣和奸臣对国家命运的影...
原创 你... 在古代,依赖食物来抵御寒冷显然不是一种长久之计。为了找到经济实惠的保暖方法,古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器具上...
原创 唐... “嫡长子继承制”固然是历史上常见的一种继承方式,但它的死板与不合理性也常常暴露出问题。作为帝王,他们...
原创 在... 在剧中,年羹尧的死因可以追溯到他在夺嫡之中的重要角色,雍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最终决定将他除掉。清朝...
建行惠州东江支行到罗浮山东江纵...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廉洁防线,近日,建行惠州东江支行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及入党申...
原创 如... 前言: 公元208年,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战略建议,凭借其出色的谋略成功从曹操手中夺得了荆州,取得...
原创 司... 从古至今,真正令人敬畏的人物,往往不是那些善于炫耀小聪明的人。在《道德经》一书中,有一段经典对话,商...
花脚大仙分享:《元代的杭州与泉... 元代的杭州与泉州 河海相依,多元和合8 杭州博物馆特展系列 花脚大仙分享 由杭州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
原创 马... 在三国时期,马超不仅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他在蜀汉的地位可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并列。更为关键的是...
原创 美...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全球擎天柱般地占据主导地位,这背后的原因不仅是其雄厚的国力,更重要的是那份根植于心...
原创 明...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历代皇帝的后宫选秀往往充满神秘和严苛的气息,明朝便是这个现象的一个典型代表。明朝...
原创 除... 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时代。春秋时期的局势尤为复杂,诸侯国之间的争霸不...
原创 明... 在中国古代,兵器主要以冷兵器为主,随着历史的发展,火药的使用逐渐被人们认知和接受。火药的确是一项源自...
原创 蓝... 1393年,蓝玉被朱元璋处死,还连累15000余人。行刑前,蓝玉指责朱元璋:“跟我亲近的人你都全杀了...
原创 李... 中国的封建王朝,跨越了几千年,历任帝王也数不胜数。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少数几位帝王能够在...
原创 溥... 在“伪满洲国”覆灭后的岁月里,溥仪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改造与反思。这段时间,他的生活显得颇为复杂,直到...
原创 明...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市紫金山的南麓,是明十三陵中最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的一座。然...
原创 左... 今天我们要重点介绍的人物,大家一定不陌生,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左宗棠。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他在中国历史...
原创 晚... 今天,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组晚清时期的珍贵老照片。这些影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可爱的宝宝到朝廷的...
原创 坐... 1930年代,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充满苦痛和挑战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街头巷尾常见到失业的民众,他们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