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99年,已经基本在女真各部中取得了优势的努尔哈赤,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自己统一女真之后,让这个民族产生自己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能够于近在咫尺的蒙古和汉族分庭抗礼呢?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创立属于自己的文字,于是他找来了建州部内公认的,最擅长文化和政治的文臣,额尔德尼和噶盖两人,给他们一个任务,那就是创作一套新的文字。
两人不负众望,果然经过一番苦心研究,最终创立出了一套全新的文字系统,而这就是后来清朝近两百年的官方语言:满文。
不过在整个满文的创建过程中,经历过的考验和煎熬,也是从来都不少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这门文字究竟应该参考谁?”
众所周知,文字跟语言不同,语言只需要发音让对方理解表达的意思就好,可文字是需要有逻辑的书写下来,才能够保证其客观性的。
所以在额尔德尼和噶盖创立满文的过程中,他们借鉴和学习的基本对象,就是蒙古族的蒙文,所以满文和蒙文是高度雷同的,甚至可以说懂蒙文,基本也能看懂满文。
而说起蒙文的起源,那更是要追溯到成吉思汗时代了,当年成吉思汗想办法统一了蒙古各部后,也面临着跟努尔哈赤一样的问题,而它的选择,同样是依靠创立文字来提升蒙古族的族群凝聚力。
不过当时的蒙古族其实更缺少真正意义上能够创立文字的文化人,所以后来成吉思汗干脆聘请了一个叫做塔塔统阿的回鹘人,教授自己的子女用回鹘文来拼写蒙古文,而这也成了后来老蒙文的源头。
当然,一直用别人的文字来写自己的文化,即使是蒙古人,对这点也肯定是不太能接受的,于是后来在元世祖忽必烈上台后,他就干脆命令当时的蒙古国师八思巴,根据藏文来发明出一套蒙文。
这套蒙文号称“蒙古新字”,也叫八思巴文,也就是后来整个元朝通用的官方文字。
当然了,八思巴能够根据自己民族的文字改良蒙文,也是因为藏文的历史同样非常悠久,其实在这三种语言文字,如果要论起历史传承,藏文才是真正的那个“老大哥”。
相传藏文起源于松赞干布统治吐蕃的时代,当时也是西藏这片土地第一次出现一个大一统的政权,而为了吐蕃民族本身的文化传承,松赞干布就找到了一个叫吞弥·桑布扎的人。
这个人也是整个吐蕃公认的贤者,文化水平和学术素养都非常高,而在他的研究下,最古老的藏文就此出现,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很多西藏文化,也是依靠藏文流传了下来。
所以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建立,都是一个极为漫长和复杂的过程,而文化出现的前提,也往往跟族群之间的认同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只有族群相互认同,文化体系也才能够成型。
就比如我们说到的满文、蒙文和藏文,几乎都是如此,如果不是相互学习和进步,这些文字本身也不可能出现,他们出现之后,更不会有我们看到的影响力。
当然了,时至今日,我们能够学习和接触到的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将藏文、蒙文和满文保留下来,其实在未来也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尤其是为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历史传承,提供思考。
而学习他们,让他们不至于成为“死语言”,对未来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建设本身,也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