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苏轼一家人都不认可诸葛亮,诸葛亮的战略真的有问题吗?
迪丽瓦拉
2025-10-02 18:05:33
0

在史书的光影里,诸葛亮一直被描绘成一个熠熠生辉的历史人物。他以少而弱的刘备为依托,凭借过人的智谋与外交手腕,促成了与孙权的联盟,助力曹操在荆州一带吃亏,从而让蜀地的疆域得到可观增长。随后他又以实际行动将蜀地奠定为立国根基的一席之地,多少实现了“隆中对”的初步前提,尽管后来这一谋略的全面落实并未如愿。刘备逝世之后,诸葛亮更是尽职尽责地辅佐刘禅,使蜀汉的政事运作井然有序,连在繁重治理之余,还能抽身出手抵御司马懿的攻势。北伐之路最终因国力悬殊而未能奏效,诸葛亮因长期劳累而病倒,在五丈原英魂安息,留下了“鞠躬尽瘁”的史诗式结局。

然而人无完人,诸葛亮的某些做法也引来后世的批评。历史学界常以借鉴与警示的眼光看待他,苏洵、苏轼、苏辙三人对他的评价各有侧重点,彼此之间既有共识也存在分歧。本文试着梳理他们的论点,以便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

苏洵的观点从宏观战略出发,强调目标选择的关键性。他认为把曹魏设为首要对手本身就带有重大层级的问题。以管仲的智慧来类比,“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也就是说,面对强大对手时,宜先攻其弱点、从易取难,逐步化解威胁。历史上他举秦国对待六国的策略、以及刘邦对项羽的忌惮,都显示了先去打对手中较弱的一方,再伺机强攻的思路。于是,诸葛亮一开始就把曹魏列为麻烦和难题,似乎就把自己置于一个不易取胜的境地,成功的难度因此被放大。

苏洵的宏观分析之外,苏轼更多地从道义和治理的符号层面提出质疑。他指出,周朝以仁义开国并以仁义治理,秦朝则以暴力兴邦并以暴力治理,汉朝则在暴力与仁义之间寻求平衡。到了诸葛亮这里,这种仁义与武力的混合运用,导致了旗帜与行动之间的错位。诸葛亮在“仁义之师”的口号下,执行的并非全然仁义无私的策略,乃是在某些军事行动中采用诈力,像袭击刘琮、夺取刘璋地盘等举动,与他所树立的仁义形象形成矛盾。这种“表里不一”的状态,使他难以在道义与军事成就之间建立完整的正当性,因而被质疑为难以稳固的治理路径。

至于苏辙,他更多地从个人能力的角度来评判。他承认诸葛亮在政治才能与治理能力方面极具造诣,能够选贤任能、整顿内政、安抚民心,这一层面无疑是出色的。然而当谈及军事对抗的大局时,苏辙认为诸葛亮显得力所不及,甚至有些“强人所难”的味道。历史记载中的多次北伐,显示出他在军事策略、战局应变方面的局限性。就如《三国志》中的评价所言,诸葛亮擅长应变和谋略,却并非天性适合指挥大规模的军事作战。

尽管三位父子的意见各有道理,也不能简单否定对错。北宋时期的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先弱后强的策略并非必然成功的通道;汉朝的治理也并非止于仁义,而是仁义与权谋并存、相互制约的复杂过程。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难以一言以蔽之。总体来看,对他的评价应当兼容并蓄,既肯定他的政治远见、治理才干与忠诚,也要清醒地承认其在军事实践中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并列:三国志、汉书、齐东野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满清贵族、八旗子弟,这些词汇在很多古装影视作品中都频频出现,观众对其大体已有所了解。清朝建立之初,统...
原创 同... 王朝更替,天时、地利与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而其中“人和”常常是最关键的因素。纵观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大业,...
原创 从... 在《隋唐演义》系列故事中,最初活跃的主要人物多是出自瓦岗寨的英雄,如秦琼、罗成、程咬金、徐茂公等。随...
原创 此...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波及范围最广、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硝烟不仅在欧...
原创 为... 今天我们和朋友们一起聊聊三国时期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提到刘备、孙权、曹操,很多喜欢三国的朋友都会毫不...
古代的奇葩刑罚,把犯人全身的毛... 髡刑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一种极具羞辱性的刑罚。它在身体上并不会带来痛苦,但在心理上却犹如凌迟一般,让人...
刘备执意发起夷陵之战,诸葛亮明...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确实是三国史上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标志曹操统一北方的奠基,赤壁之...
原创 1... 今天的故事聚焦在清朝末代皇后婉容的一生,请大家先放下心中的民族情绪,跟随我缓缓讲述她的命运与遭遇。画...
原创 清... 正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在古代,读书或习武的终极目標往往是走进官场,为朝廷效力。为此,多少...
历史上的李卫:靠捐官入仕的富家... 在影视剧《雍正王朝》与《李卫当官》中,李卫的传奇色彩几乎可以说是“开挂式”的,他的机智、灵活以及对雍...
原创 袁... 建安初年的寿春城(今安徽寿县),袁术端详着案头的地图,手指划过南阳、汝南、九江等郡,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原创 让... 在欧洲的历史舞台上,有一位女性不仅能与中国的武则天相提并论,甚至被尊称为“大帝”。在俄罗斯数百年的帝...
明朝为啥是有风骨的王朝,看完这... 明朝不仅是中华历史上最具骨气的一个王朝,同时也是一个让后世心生敬畏的王朝。如果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程中...
原创 幸... 建文帝削藩的故事,后人常说成一场悲剧。 有人感慨他失败了,导致靖难之役,把皇位拱手让给朱棣。 可真要...
刘备托孤大臣都有谁?都是哪里人...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去世前,将继承人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与李严,史书因此记载为白帝城托孤。 一、诸...
明朝从何时开始走向灭亡?答案让...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士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大一统王朝,其盛极一时的辉煌与日后的衰落,一直是史...
大秦最后的希望,胸怀挽狂澜于既...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位秦朝末年最让人唏嘘的名将——章邯的故事。章邯在战争中屡建奇功,却始终笼罩着浓浓的悲...
曹操杀害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啥... 汉末乱世,天下四分五裂,群雄逐鹿,社会动荡不安,百姓如同行走在刀尖之上,稍有不慎便可能丢掉性命。今天...
历史上实际疆域最大四个朝代,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某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这句话,逐渐成为官方最常用、最有力的表述...
刘备有四个儿子,为啥选择资质平... 刘备共有四个儿子,其中刘封是义子,年龄也是四人中最大的一位;另外三人则为亲生。刘禅生于甘夫人之手,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