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东条英机被绞死后三个儿子的命运沉浮
作者:萨沙
本文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946年4月2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正式开庭,对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28名甲级战犯进行战争罪审判。东条英机并非出身平凡,他的父亲东条英教是日本陆军中将,家族背景显赫。东条家族源自陆奥的盛冈藩藩士,属于传统的日本武士阶层,社会地位崇高。在明治维新时期,东条家族迅速适应时代变革,跻身新式军队体系。东条英教作为长子继承家业,成为职业军人,22岁时在西南战争中崭露头角,晋升为中级军官。战后,他进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以第一期首席毕业生的身份脱颖而出,成为日本陆军元老级人物。他曾留学德国,参与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1907年获中将军衔,后因心脏病于1911年退役。
东条英机作为东条英教的长子,凭借父亲的军中人脉迅速崛起。他同样选择从军,在父亲去世前考入陆军大学,毕业后仕途顺畅。1933年,46岁的东条英机晋升陆军少将,1937年出任关东军参谋长,跻身日本军方核心。然而,尽管他狂热鼓吹军国主义,同僚和敌人对他的评价却普遍不高。中国将领李宗仁曾评价他“志大才疏”,虽有征服东亚的野心,却缺乏战略眼光,短视傲慢,容易酿成大错。日本国内许多有识之士也认为,与美国开战必败无疑,但东条英机盲目自信,最终将日本拖入深渊。
西尾寿造作为侵华日军总司令,曾与东条英机共事,对其能力嗤之以鼻。在战局恶化时,东条英机不仅无力挽回颓势,反而推行极端政策,如“奢侈是大敌”运动,甚至亲自检查民众垃圾桶。1943年,西尾寿造嘲讽东条英机是“翻垃圾箱的家伙”,结果被提前编入预备役。1944年7月18日,日本海军在菲律宾海战中惨败,东条英机被迫下台。战后,他在被捕时试图自杀未遂,最终被送上审判席。讽刺的是,这位鼓吹“玉碎”精神的战犯,自杀时竟刻意避开要害,被民众讥讽为贪生怕死。
1948年11月12日,东条英机被判处绞刑,12月23日执行,骨灰撒入大海。临终前,他告诫妻儿远离政治和军事,依靠旧日人脉低调生活。东条英机共有7个孩子,3个儿子均未参战,引发公众愤慨。长子东条英隆因与父亲关系恶劣,拒绝从军,战后经商致富;次子东条辉雄受父亲偏爱,成为三菱重工高管,暗中支持右翼;幼子东条敏夫最为低调,晚年经商平淡。东条英机的四个女儿因嫁人改姓,鲜为人知。
东条家族后代大多选择和平道路,唯有外孙女东条由布子高调为祖父翻案,宣扬右翼言论,但政治生涯惨败,2013年病逝。东条家族的兴衰,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历史的缩影。
声明:本文参考多方史料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