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开国功臣最好的皇帝,朱元璋排在第二,排名第一的堪称天花板
迪丽瓦拉
2025-10-12 04:02:09
0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开国功臣功高震主,几乎每个皇帝都会提防这个问题。

有人说朱元璋排第二,有人说排名第一者无人能及。究竟谁最善待开国功臣?

刘秀的君臣交往与功臣待遇

刘秀起兵中原,经过多年战争,天下大乱。统一之后,他面对一批建立东汉的文武将领与文臣。统一之日,他并未只看战争功勋,而是马上分封列侯三百六十余人。史书记载建武十三年,他册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为列侯,这种大规模封爵在新朝初立时既是奖励,也是一种政治安抚。

这些列侯中多为追随其征战的将领与地方豪强,封爵有侯、有稷、有邑,其子孙被制度允许继承爵位。功臣虽然封侯,但军事权力被限制,刘秀将兵权集中于中央,无令功臣保有大军实权以防其坐大。功臣被保全基本权利与荣誉,得到封邑与粮租,也得到礼遇与尊重。

刘秀对功臣所赐田予功臣以支其生计,不使其因战后无资而困顿。他赐邑或赐地,许其子孙继承爵禄。功臣子弟进入地方任职,被委以地方小官或治县职务。尽管封侯者多,但除非有严重罪状或者叛乱,没有大规模清除功臣之事。

历史上称“云台二十八将”“三十六功臣”等群体,无论将领名将皆得善终。刘秀晚年像其他皇帝那样大规模以谋反罪名处决开国元勋;将汗马功臣的子孙大规模赶尽杀绝的记录极少。

韩歆案件是刘秀善待开国功臣对比中偶有争议的案例。韩歆曾任大司徒,性质与开国功臣相仿。他直言敢言,讽谏朝政。韩歆因“言谏”被免职;稍后被追责,被迫自尽。

韩歆遭免与被迫自尽被认为是因言辞过刚,不因谋反。史书中光武帝对韩歆虽不全然宽容,但施刑非因权谋之威胁。文献中韩歆死后,刘秀追赠货物、钱粮,以礼葬之。此案常为善待与严治交界处的例子。

此外刘秀多次赦免投降者与叛将。更始帝阵营中若有人投降,若非重大违逆,多予重用。例如朱鲔虽曾为更始帝官吏,后被刘秀用为将官且封侯。

史书中朱鲔投降之后被赐为扶沟侯,被封之后世代袭爵。对待投降功臣行为,史籍多示宽容,而非一律诛杀。

刘秀在权力制度建设上体现对功臣的节制。他设立制度限制地方强将与重臣拥有兵权。封侯虽有,但不授予大军控制权;派任的地方官由朝廷指派而非功臣自任。

开国之初封爵后,对其参与朝政核心事务控制较严。功臣虽被尊崇,却未被允许与皇权平行。

朱元璋的封赏与清洗并行

朱元璋建国之初,对追随者、开国将领与文臣的封赏极为丰厚。封爵封邑、授官重禄成为普遍现象。在太祖早年,他将众多战功将领封为侯王,给予田地、封邑支持家庭,赐妻子与子孙生活保障。功臣子弟被允许继承爵位,享受封邑地租与粮赋收益。许多开国功臣得封侯,高官厚禄。

封赏之余,朱元璋的疑权心理随皇权稳定而渐浓。他多次开展政治整肃。洪武时期四大案是他清洗功臣与朝中重臣权力的重大事件。第一案是胡惟庸,发生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宰相胡惟庸被指擅权枉法、构党营私,朱元璋下令将其处死,与其关联者大规模株连。

中书省、六部等相关属官连累深广。史书记载李善长陆仲亨等与胡惟庸案有牵连者后被处死。该案之后,朱元璋废除中书省与丞相制度,加强皇权一人独裁性质。

第二案是蓝玉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因被控谋反被处死,相关将领与宿将被株连,家族族属被诛灭。株连人数达到万余人。将领中不少曾随朱元璋从军多年,立下战功。蓝玉被封为大将军、凉国公,曾多次北征蒙古,战功大。

蓝玉案标志着朱元璋对军事将领中潜在威胁的彻底清除。他在案发之后迅速行动,审讯、定罪、处刑过程非常迅速。许多史评认为此案中被杀或牵连者不少为开国功臣。

朱元璋还在胡惟庸案之后继续借案件整肃朝中文臣与官吏,惩治异己与官吏倒行逆施者。其法令严厉,刑罚广泛。株连制度在这些案件中频繁使用。

家属被杀,家族被灭,远房亲戚亦难以幸免。财产权、爵位被剥夺。朝廷对功臣既有恩赏,也有高压。

对于封赏与清洗并行这一矛盾,朱元璋显现出典型的“赏功臣以稳权力”“清功臣以防威胁”的模式。他在早期大规模封赏,而中后期大规模整肃。

史书中对他的治国政策中“诛戮官员”“株连系数广大”的记载多处可见。明史与相关案卷中具体数字虽有异议,但楔入史书与学界中的是“朱元璋赏功与杀功并重”。

在朱元璋对功臣的控制上还体现在制度设置。锦衣卫、设明律审理大状,以及通过诏狱制度查办官吏。功臣宰相与将军虽获封爵,但不能长期掌握朝中实权。军权归中央控制,地方部队指挥权受朝廷监管。功臣若表现出独立于皇权以外的行动,往往被怀疑与制裁。

杯酒释兵权”与李世民的君臣温情

赵匡胤夺取天下之后,陈桥兵变赢得帝位,担心将领再起兵变,他设计“杯酒释兵权”。在一次宴席上,他召集曾经授予重大兵防权的武将,将他们的兵权收回,将他们安排在其他职务。武将们交出禁军及直属军权,却保留封号、俸禄、节度使之类名义上的职务。

解除的多是对皇权有直接威胁的兵权,而不是所有军职皆被剥夺。石守信等人保留节度使身份,但实质军政实权被缩减。赵匡胤以此稳定朝局,武将虽失权却免于被杀。此举称为“善待功臣”的标志方式,在史书与后人传说中常被提起。

“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匡胤通过赐予田宅、保险俸禄与封妻荫子等方式保证功臣与其家属生活。那些被解除兵权的武将被安排到无威胁性的职位,这些职务虽无实战兵权,却保有体面与生计。史料记载这些功臣多数善终,无重大的谋反案件流传。赵匡胤此举虽收权,但礼遇与待遇未曾大幅降低。

李世民在“贞观之治”时期对功臣用人多以信任与重用为主。立功之将获重任,多被委以国家大事。功臣参与议政,多数保全生命与荣誉。

唐太宗凌烟阁,将开国功臣画像列挂,以彰显功德。功臣子孙多有受封,居官或赐土地。李世民制度规范礼仪,重视功臣言辞与忠诚。

历年贞观朝中虽有个别功臣因牵扯政治争端被弹劾或被责难,但大规模诛戮之案少。侯君集因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赐自尽,张亮被以谋反罪处死,这两例常被引为例外。

大部分功臣善终,得以在政治舞台继续任职。李世民与功臣间虽存利益张力,但长时间保有礼遇与尊重,不致如某些皇帝那样逐渐疑心与清洗。

对比赵匡胤与李世民,两人对功臣的处理都包含两个动作:一是控制兵权或潜在威胁;二是保留封号、俸禄与礼仪尊崇。

这两位皇帝在善待功臣的方式中重视礼仪与尊荣,同时谨慎处置可能威胁天下安定的实权问题。功臣虽然牺牲部分权力,却享有社会尊敬与制度保障。

边缘事实与“第一者”的归属困局

各种历史评论与大众文章常把刘秀、赵匡胤、李世民排在“最善待开国功臣”的前列。刘秀被视为善终功臣最多的皇帝;赵匡胤被看作温和收兵权的典范;李世民被认为善于礼遇且不轻易杀功臣。朱元璋虽封赏厚重,但清洗频频,也被认为表现不及这三者。

刘秀史书中封侯三百六十余人,赦免投降者与叛将若非重大叛乱则重用,对功臣之子孙封赏持续多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功臣不死,人情保留,尊荣未毁;斗权之举与礼遇共存。李世民设凌烟阁、画像功臣、封赏子孙、任用功臣参与大政,礼与权的平衡被视作贞观盛世标识。

“第一者”这一称号在学术中未见明确归属。哪个皇帝真正“对开国功臣最好”取决标准。若标准为功臣“存活率高”“礼遇尊荣”“少杀戮”“保有生活保障”“子孙世袭爵位”,那么刘秀与赵匡胤表现突出;李世民亦接近。若标准为“首次封赏极厚”“财富与领地慷慨”,朱元璋在初期有优势;但他的清洗与株连使“善待”这一标签难以完整无缺。

人们常忽略,善待功臣所带来的权力风险、政治稳定问题、军权控制问题各个皇帝都有处理。有时礼遇与尊崇伴随高压与怀疑,有时封赏伴随制度限制与责任削弱。

评价一个皇帝是否“第一者”,须看哪一维度被视作最重要。刘秀与赵匡胤在大部分维度中得分高。李世民表现也接近,但刘秀在“功臣善终与礼遇持续”的指标中被评论者频频提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在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成兄弟,共同肩负起了蜀汉的重任。然而,张飞的突然被杀,给蜀汉带来...
原创 汉...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继位问题一直都非常复杂且重要。传统上,王朝会选择立嫡长子继承皇位,意味着皇帝...
原创 他... 1949年,时任辽宁省主席的张学思,主动提出辞职。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心里总是不踏实,清楚地意识到...
原创 为... 战国时期,有几个国家都曾掀起变法风潮,魏国李悝、楚国吴起,无一不是变法图强的先行者。然而,能做到商鞅...
原创 “... 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彻底让日本老实了,也终于在8月15日这天宣布投降。 这意味着日本统治...
原创 东... 在抗日战争期间,饱受日军肆虐的东北地区,一直是国人心中的痛,也正因如此,当时选择不抵抗的张学良,成为...
原创 古... 你是否曾经听过关于古代武将的传奇故事?比如吕布的方天画戟重四十斤,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项羽的...
原创 为... 这篇文章讲述了明朝历史上一位少年帝王的宽容与仁爱。虽然“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常常用来形容皇家权谋和...
原创 正...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名刚接触历史和写作的新人,非常高兴你能关注我!本文是原创,若有人盗用,必将追究!...
原创 西... 俄国是一个欧洲国家,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从几个方面可以证明这一点。首先,俄国的欧洲部分在地理和历史上...
原创 唯... 新中国成立以来,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2024年1月24日,中国已与18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
玉兔、蟾蜍……西汉时期的瓦当为... 中秋佳节,承载着中国人千年的团圆情愫与美好祈愿。这些情怀与祝愿,凝刻在一件件文物之上。其中,西汉时期...
原创 日... 很多朋友平时刷国际新闻,可能都会有疑问:日本时不时展示“准航母”,一会儿又买F-35;韩国这边男人都...
原创 1... 1969年的一天,开国中将皮定均在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和甘肃省委书记的多重职务时,特意前往张掖进行地形视...
原创 周... 在周朝建立初期,周武王为确保国家的稳定,实行了分封制度,向71个诸侯国进行分封。姬姓的家族占据了其中...
原创 我... 1950年,三八线旁突然炸开惊雷。 金日成十五万大军如猛虎下山,三天就撕碎汉城防线,一个月拿下九成国...
原创 乌... 休斯顿火箭队的季前赛即将开始,虽然比赛尚未打响,但主教练乌度卡已经提前展现了他精心策划的战略思维。这...
原创 张... 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个极具人格魅力的领袖,他的智慧和能力让梁山的好汉们愿意跟随他。后来,宋江为了给...
原创 生... 在四川省新津县的古家村,曾有一个家庭,因为贫困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将家里的两个儿子送给别人抚养。...
孝文帝汉化改革有多狠?改姓氏、... 尉迟恭是鲜卑后裔,李世民有草原血脉,关陇集团藏着多少秘密? 大同博物馆鲜卑文化展 前言:一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