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以春秋战国为百家争鸣式思想创新是民国伪史,礼崩乐坏才是真史
迪丽瓦拉
2025-10-14 17:03:50
0

近年来,中国思想界涌现出一种“西方伪史派”,他们主张从古希腊到近现代的西方历史都是被虚构出来的,认为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并非真实存在。这些观点虽然未被主流学术界接受,常常被视为“民间科学”或是“旁门左道”,但他们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挖掘,提出的观点也在某些方面具有可信度。显然,主流学术界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得僵化和固守。 事实上,除了西方历史有伪造的成分,中国历史中也有类似的“伪史”。特别是在民国时期,大量“民国伪史”被创作出来。西方的伪史主要源于现代西方学者的错误历史认知,而民国伪史则源自民国学者对历史的曲解,且这两者在某些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因为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西化的阶段,许多知识分子主张全盘西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民国伪史对中国历史的扭曲和篡改是系统性的,至今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学术和教育,尤其是对孩子们的历史认知。特别是对于春秋战国这一历史时期,民国伪史错误地将其描绘为一个百家争鸣、思想繁荣的时代,甚至将其视为“中国文明的轴心期”,即中国文明的起点。然而,传统的历史观念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其实是一个礼崩乐坏、混乱黑暗的时代。

在民国之前的传统历史认知中,春秋战国并非思想的繁荣期,而是一个道德与秩序崩塌的时期。所谓“礼崩乐坏”,指的就是当时传统的礼乐制度的崩溃。礼乐是夏商周三代的核心制度和文化,因此“礼崩乐坏”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崩溃。这个时代的混乱程度与民国时期的传统文化崩塌有相似之处。 中国历史中的变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改朝换代式的变化,另一种是“礼崩乐坏”式的变革。改朝换代仅仅是朝代的更替,制度模式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例如从夏到商、从商到周,或者汉唐宋元明清的更替。而“礼崩乐坏”式的变化则意味着整个制度范式的崩溃和重建,例如从周代经过春秋战国到西汉,从清朝末期经过民国到新中国。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礼崩乐坏”式变革。第一次发生在五帝时期,在此之前,三皇时期的制度是基于“结绳治国”的契约制,没有政府,社会由契约和共同规则管理。但随着五帝时期的到来,契约制崩溃,政府开始出现,并形成了新的礼乐制度。第二次“礼崩乐坏”式变化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三代的礼乐制度崩溃,最终在西汉建立了新的“儒法”制度,这一模式强化了集权专制。第三次变化发生在清末民国时期,儒法制度被摧毁,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新的历史范式。 社会主义制度与儒法制度相比,有三大显著变化。首先,世袭制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恢复了“禅让制”,这一制度更符合古代尧舜时期的治理思想。其次,社会主义社会更加注重经济生产,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实际上恢复了三代时期的井田制,但社会主义时代的重点转向工业。第三,君权天授的思想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升了人民的主权。这一变革实际上是回归到五帝时期的社会模式。 每一次“礼崩乐坏”的变革,都是充满混乱、黑暗和痛苦的过程,伴随着战争和动荡。由于这些变革的深远影响,它们不仅带来了制度的崩溃,还造成了文化理念的巨大冲击。这种历史上的大变革,不可能来自中国内部,而是外部文明的冲击所致。

由于五帝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尤其是五帝时期尚未有文字记载,这使得我们对这两个历史时期的理解和记忆产生了很大的偏差,许多史实变得模糊不清。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以及对其他文明历史的了解,某些失落的历史记载逐渐被揭示,帮助我们恢复上古历史的真实面貌。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并非是当时思想家的发明,而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所引发的。新思想并非原创,而是外部文化传入的结果。类似地,民国时期的“民国大师”的新思想,也是在“搬运”西方文化。 清末民国时期的文化变革,是外来西方文明冲击的直接结果,这正是制度范式变化的普遍模式。诸子百家的思想创新,实际上也是外来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碰撞的结果。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着传统中国文化,而其他学派则更多拥护外来思想。今天,我们看待这一历史现象,必须理解其中的文化冲突,才能准确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历史背景和合理性。 因此,所谓的“百家争鸣”其实是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正如民国时期的思想一样,都是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如果我们正确理解这一层面,就能更好地认清春秋战国及民国时期的历史真相。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民国伪史,还有战国伪史和五帝伪史。恢复真实的中国历史,必须揭穿这三种伪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香料在历史上曾是欧洲人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关键因素。中世纪的欧洲,食物简单且质量差,再加上保存食物的需求...
原创 二... 二战后亚洲四国谢幕:锡金、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南越与南也门的终局 锡金王国的终站,不在山谷里而在公投...
海外学者“对话”中国文物 中新社上海10月14日电 题:海外学者“对话”中国文物 中新社记者 王笈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14日...
礼县第十八辑文史资料《礼县社火... 日前,由礼县政协文化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主编的礼县第十八辑文史资料《礼县社火》,正式由中国文史出版社...
原创 元... 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建都历史,始终与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以及后来的南京、北京密切相关。从周朝到汉唐时...
原创 皇... 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8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天生性格坚毅,勇敢善战。在征战朝鲜与...
原创 抗... 吴克仁,这位抗日名将,生于1894年,来自牡丹江市宁安市的一个贫困满族家庭。19岁时,他考入保定陆军...
原创 当... 在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大禹为了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采取了疏导水流的方法,历时13年才让黄河恢复了...
原创 秦...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独特的帝王之一,他不仅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还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最让人疑惑的...
原创 外... 1839年,大清帝国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以示禁毒决心。国人群情激奋,举国...
原创 他... 唐宪宗李纯被誉为唐朝自安史之乱以来最具作为的皇帝,他的治国功绩尤其突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成功平定了藩...
原创 爸... 中华民族是一个吃苦耐劳且充满开拓精神的民族,历史上不乏许多中国人走出国门,勇敢地在海外打拼,创造出属...
原创 清... 提到湛江的历史人物,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重要的清朝官员——礼部尚书陈瑸。他不仅是清康熙时期的清官贤臣,...
原创 解... 1950年5月10日,琼崖纵队的领导人邀请了解放军渡海作战的高层指挥官们参观五公祠,并在祠前合影留念...
“台湾光复与南海诸岛收复主题展... 新华社南京10月13日电(记者陆华东、朱筱)13日,由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图书馆共同主...
原创 荆... “城”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指的是城墙;第二,城墙以内的地方;第三,指代城市,它是与“乡...
原创 四...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成功登基,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但刚刚登上皇位,老天却给他出了个大难题:他...
原创 非... 在非洲有一个独特的部落——沃达贝部落,在这里,男人为了吸引女性的注意,会花费六小时精心打扮自己。这与...
原创 秦... 提到秦始皇,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也有不少人因为焚书坑儒的事件,认为他是一个暴君。近年来,...
故宫太和殿受降,二十万民众见证... 故宫太和殿受降,二十万民众见证的胜利时刻 1945年10月10日,故宫太和殿广场旌旗招展,二十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