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车夫的悲惨命运:几乎活不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自己的黄包车
迪丽瓦拉
2024-11-23 12:20:55
0

原标题:民国车夫的悲惨命运:几乎活不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自己的黄包车

黄包车最初起源于晚清,后来在民国时期得以盛行,开始遍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大街小巷。

从事黄包车车行经营的生意在当时来看,可是一桩极为赚钱的生意,许多车行老板都以此实现了发家致富。

民国初期,公共交通还不发达,而以前单纯依靠畜力驱使的交通工具也已经被淘汰。

这个时候,黄包车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私人出乘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并且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热烈追捧,发展成为了许多人出门时首选的交通工具,曾经在民国时期风靡一时。

正是因为这样,黄包车车夫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许多人甚至竞相争取这个工作机会。

拉黄包车的人需要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力,是一种体力活,因此,许多人来自农村又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人,他们想要凭借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这份工作来实现挣钱养家的愿望。

而令大家不为所知的是,黄包车车夫的平均年龄才40岁,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使他们的平均年龄如此偏低呢?

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时代,内忧外患,经济发展情况普遍不好,更别说在农村生活的许多人,他们只能通过种地务农来活下去。

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想跳出封建闭塞的农村,去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他们总认为外面的世界会比自己土生土长的农村要好。

于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去到了城市里,从事一些基础的苦力劳动,这些工作勉强只能养家糊口。

这时,黄包车在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兴起,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好,黄包车数量也越来越多。黄包车的市场逐渐打开,乘坐黄包车成为了许多人出门的首选交通工具。

在听说了这样的消息之后,许多人不禁心动了,他们也想去当一名黄包车车夫,去挣更多的钱。

就这样,他们去到黄包车车行,找到车行老板,表示自己想要干这份工作,希望老板能同意。

黄包车车行由车行老板经营,他们购买许多辆黄包车,组成车行,然后雇佣车夫来拉车。

车夫其实也只能拿基本的固定工资,但是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长很长,黄包车是归车行老板所有的,车夫如果自己有能力也可以去购买。

实际上,在一般情况下,车夫依靠微薄的工资根本买不起黄包车,一辆黄包车的价格非常贵,可能要花完一个普通车夫一辈子的积蓄和收入。

在大多数情况下,车夫们还是依靠每天的拉车来挣钱。

许多车夫以为这是一份既能挣钱又轻松的工作,但是,当他们在实际接触到这份工作时,他们才发现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也不是只靠着勤劳努力就能把钱挣到手。

黄包车车夫自己夜以继日地拉车,落到手里也就那么点钱,仅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最后发现自己不仅没有挣到多少钱,身体素质还变得一天比一天差。

在当时的年代,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够完整,许多管理体系很不健全。

黄包车车夫是被车行老板雇佣的人,车行老板通过他们来为自己挣钱,黄包车车夫挣到的钱都要交给车行老板。

在这其中,不乏有一些伪善的车行老板,他们对这些辛苦的黄包车车夫进行拼命的压榨。

车行老板先是在工资上压榨他们,不仅不给这些车夫涨工资,有时还克扣他们的工资。

车夫的工资本来就不高,再加上车行老板的克扣,就更少了,有时,甚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都得不到保障。

除此之外,车行老板要求延长车夫们的工作时间,时间长了,能挣到更多的钱,但是,长此以往,黄包车车夫会十分疲惫,再加上缺乏足够的休息,他们的身体每况愈下。

拉黄包车最初在车夫看来,至少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比起他们在田地种地的无人问津,在码头卖苦力被众人吆来喝去,拉黄包车最起码是穿梭在城市中,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他们感到很满意,内心也很知足。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黄包车车行的不断扩大,黄包车的数量呈现出大规模的增长趋势。

街上遍布的全是黄包车,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也越来越好,许多客人手里变得越来越有钱。他们日常出行虽然乘坐黄包车,但是他们打心底里看不起这些黄包车车夫,因为在客人们看来,这些黄包车车夫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根本不配得到任何的尊重与认可。

在乘坐黄包车时,一些客人不仅会调侃黄包车车夫,有时甚至还会对他们进行无止境的谩骂和侮辱。

有一些客人,甚至还会拒绝付钱,这种情况在当时经常发生。黄包车车夫不仅无力反抗,他们忙活一天赚的辛苦钱也没挣着,这在当时,都是时有发生的事。

除了这些之外,面对黄包车数量的激增,不同车行之间还开始了激烈的竞争。

黄包车车夫之间因为抢客不断发生口角,有时他们之间还打架斗殴,严重影响了平时的生意。

遇到车夫受伤的情况,车行老板也置之不理,不给予任何的赔偿和救助,任由他们之间进行争斗。

这样,他们在受伤之后,必须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去看病吃药,有的人干脆就这样硬扛,不去处理伤情。

由于当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久而久之,黄包车车夫的身体上就落下了病根,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复发,疼痛难忍。

在当时的环境中,黄包车车夫的生活是很艰难的。

拉黄包车本来就是一种体力活,他们用简单的人力来驱动黄包车,黄包车上载有不同重量的客人,有时遇到客人有急事时,他们还要跑得很快。

尤其是在遇到下雨天,下雪天的时候,他们只能身穿单薄的衣服,奔走在大街小巷,辛苦一天,也挣不到多少钱。

时间久了,他们的背部,小腿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有的可能发展成为了陈年旧疾,无法治愈,只能自己独自承受。

其实,正规的行业不论好坏,职业也不论贵贱,只要是踏踏实劳动,本本分分挣钱,每个人都值得社会去尊重他们,鼓励他们。

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放平心态,珍惜每一天的生活,认可每一个为生活努力奋斗的劳动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古代男子普遍喜欢娶13、14岁的少女,这种现象在今天看来,可能让现代人无法理解。如果放到现在,可能还...
原创 为... 前言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每一位英雄都曾在动荡的年代中,以独特的方式披荆斩棘,创造了属于自己...
原创 1... 许多人认为,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间接地拯救了中国。其实,这种看法是...
原创 历... 1929年冬天,国民政府一道命令下来,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春节,突然就成了“违禁品”。 不准贴春联,不...
原创 曹... 三国时期的历史中,我们常常提到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多人都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各自分庭抗礼,但如果细细分...
原创 战... 1950年3月,李文,这位曾担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和第五兵团司令的将领,在重庆西南军事政治大学高级研...
原创 刘... 在之前的文章《刘邦分封了十(九)位同姓诸侯王,他们的结局究竟如何》中,我提到过西汉初年有十(九)位同...
原创 封... 在封神世界中,姜子牙受命于元始天尊,封神三百六十五位,每位正神都各自守护一方。 随着历史的演变,...
原创 朱... 在中国古代,殉葬制度是一种极具历史背景的仪式,既令人毛骨悚然,又长久地在社会中流传。尽管它的残忍性受...
原创 日...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崛起之路可谓一目了然。从一个长期封闭的岛国,到逐步扩展自己的势力,日本在近代史...
原创 历...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太监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侍从,他们承担了许多重要职责,深得皇帝信任。虽然在生理上经历...
原创 4...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1946年4月,沙岭战斗结束后,第四纵队的司令吴克华被调往其他岗位,上级决定将...
泛舟赏菊 沪上今昔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行书上海二日游诗二首(书法) 陆深(明代) 上海博物馆藏 【藏...
原创 他... 1963年,杜平从沈阳军区副政委升任南京军区政委,并排在了第七位。当时南京军区设有七位政委,这让人不...
原创 朱... 1955年初,拟定的授衔名单提交给朱德审阅。细心的朱德在中将名单中发现少了一个人,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
原创 正... 提到三国名将,99%的人会脱口而出:关羽、张飞!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颠覆认知的真相,翻开正史《三国志...
原创 亚... 目前与我国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一共有13个,其中12个与台湾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另外1个是不丹...
原创 他... 1954年,郭林祥担任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副政委时,接到了一个重要的调职通知。他需要在军政委和四川军区副...
原创 三...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联合废除了晋国的晋静公,并将晋国最后一部分土地瓜分。晋静公被迫迁往普通...
原创 赵...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国君之一,他主导了赵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胡服骑射,使得原本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