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银票不过是一张纸,为什么没人想到去造假?
迪丽瓦拉
2025-10-16 11:05:06
0

咱们现在看假币新闻见怪不怪,动不动就有犯罪团伙造出“以假乱真”的钞票,可你有没有想过,古代银票明明就是一张纸,为啥没人敢造假?难道古人比咱们更“讲武德”?

其实,真相比你想象的还要离谱,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看看古人是怎么靠“技术+威慑+套路”让造假者望而却步的!

银票造假,难得比登天还离谱

时间回到北宋,公元1023年,四川成都。这时候的商人们可是愁坏了。原本他们做生意,用铜钱结算,一出门得带上几十斤铜板,走起路来像负重训练。于是,商人们动起了脑筋,发明了一种叫“交子”的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银票的鼻祖。

可是问题来了,这不就是一张纸吗?如果谁都能印,那还得了?可现实却是,从北宋到清朝,几百年下来,几乎没有大规模的伪钞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答案就在这张“纸”上。别看它薄薄一片,造起来比登天还难!

首先,造银票的纸张可不是普通人能买到的。北宋时候,银票用的纸叫“楮皮川纸”,专门用楮树皮制作,这玩意儿别说买,普通人连碰都碰不到,全被政府垄断了。

后来元朝觉得还不够保险,干脆改用“桑皮纸”,到了明朝,为了彻底杜绝造假,索性往纸张里掺“废公文纸”,颜色特制成青黄灰色,密度加厚6.5克,比普通纸要结实许多。这一手,等于给假币制造者关上了大门。

即便有人敢铤而走险,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银票上的图案,那可不是随便画的。从元朝开始,银票上的纹路越来越复杂,到了清代,甚至用上了龙纹。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印刷,而是需要高超的微雕工艺。一位“微雕大师”要刻这么一块印板,起码要耗费三个月,稍有差池就得重来。造假者呢?别说刻三个月,能找到这么一块专用的雕版材料都是难事。

再说防伪技术。现代纸币有水印,古代银票也不含糊,北宋的交子上就有“密押”,类似今天的暗记,只有验钞员能识别。

到了明清时期,银票的颜色越来越复杂,清朝规定银票只能使用红、黑两色,这就是最早的“双色防伪”。可别小看这两种颜色,当时的颜料独家供应,调配比例也是机密,想造假?光是研究这颜色就能让人焦头烂额!

假银票就算造出来,能花出去吗?

假设有个人不信邪,咬牙砸钱,硬是搞到了造币纸,又请来了顶级雕刻师,甚至偷学了套色印刷技术,终于印出了一张和真的一模一样的假银票。那是不是就可以拿去花了?

别急,问题才刚刚开始。

时间来到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10年,南京应天府。那时候,银票早已成为市场流通的重要货币,但这玩意儿可不是你想花就能花的,首先得过一道关——钱庄的“辨钞员”。

啥是辨钞员?这可是古代银行的“验钞机”。他们经验老到,眼力惊人,只要手指轻轻一摸,就能分辨纸质,稍一抖动,听声音就能辨真假。

更别说银票上还有多重印章,每张银票都得经过官府、钱庄的多重盖章,验钞流程严格得堪比现代银行的反洗钱机制。

清朝康熙年间,福建福州曾发生一起假银票案。一伙造假者瞄准了福州的商人市场,他们偷偷仿制了100两的银票,结果刚拿去钱庄兑换,辨钞员一摸就发现不对劲,立马报警。

这伙人还没来得及花出去,就全被抓了,最终被判“伪造官钞罪”,满门抄斩!

这还不算最狠的。古代银票上往往都会印上“伪造者处死”几个大字,可见造假是死罪。

在清朝时期,甚至明文规定,凡是使用假银票者,不论是造假者本人还是“被利用者”,都要“杀无赦”。有了这条法律,谁还敢用假银票?即便造假成功,流通过程中也必然暴露。

更绝的是,古代银票的有效期特别短。比如明朝时候,银票的使用周期只有两到三年,到期后朝廷就会宣布旧版作废,强制换新。

如果一个造假者刚刚掌握了最新的银票印刷技巧,没等他大规模生产,朝廷已经更新换代了。

与其造假银票,不如直接抢劫镖局

造假太难,流通又是死路一条,那有没有更“聪明”的办法呢?有,那就是直接抢劫镖局!

时间来到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60年,北京城。那时候,银票已经普及,但真金白银依旧是交易的硬通货。许多大商人为了防止被抢,会把银票存到钱庄,而运送白银的任务,则交给专业的镖局。

于是,某些“聪明人”想了个办法——既然造假不行,干脆抢劫运送真银的镖局!

清朝有名的“八大镖局”,就经常遭遇此类劫匪,甚至有些劫匪专门打探哪些钱庄有大额银票存储,提前埋伏在运输路线上,伺机下手。

案例:乾隆三十五年,江南运银大案。这是一宗震惊全国的劫案,当时福建的一家钱庄,准备将五万两白银运往京城,结果途中被劫,劫匪抢走银票和实银,整个镖局被杀得只剩一个活口。

朝廷震怒,派出大批官兵追捕,最终历时三个月,才在山东将劫匪剿灭。

这种抢劫案,甚至比造假还要“容易”成功,毕竟武力抢劫不需要掌握复杂的造币工艺,也不用担心辨钞员的火眼金睛。

所以历史上造假银票的很少,而劫镖的案件却层出不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识张九龄:夫人墓现身西安与泽... 日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了一座特殊墓葬的考古成果简报。墓志有言,墓葬的主人名为董韶容,为“大唐金紫...
“大雁塔玄奘铜像长满青苔”系A... 谣言 大雁塔玄奘铜像长满青苔? 真相:近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一张西安大雁塔南广场玄奘法师雕塑布...
陈晓平:西北近代工业先驱赖长 左宗棠收复新疆,兵器专家赖长功不可没,他仿制的后膛枪炮、子弹炮弹是制胜利器。赖长跟随左宗棠辗转各地,...
原创 江... 江西和湖北的区划变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过了江西与周边省份的区划变迁,比如江西与广东、江西与湖...
“深蓝宝藏”沉船考古特展亮相三... “南海之梦”号邮轮上全新推出的“深蓝宝藏”主题展览。 10月13日,由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与三沙南...
原创 关... 疑问一:剃发令真的是汉人提议的? 当清兵入关之后,发布了强制汉人剃发、梳辫子的命令,不从者将被处死...
黑暗战国动作RPG《仁王3》特... 台湾光荣特库摩今日宣布,预定 2026 年 2 月 6 日推出的黑暗战国动作角色扮演游戏《仁王》系列...
原创 黄...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所军校对国家的影响深远,这所学校就是黄埔军校。它从1924年开办,到1949年停...
文物保护法的前世今生 文物保护法的发展贯穿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早期意识觉醒下的法规初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不断完善,其在文物...
光绪元宝湖北省造库平重拾两试铸...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机制银元的诞生标志着传统铸币工艺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转型。其中,"光绪元宝湖北省...
曹操的“意难平”:三国最强白月... 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若论谁是最为风流的枭雄,曹操必定在赫赫有名的行列之中。这位兼具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原创 欧... 提到欧洲历史上善打仗的国家,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德国,因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似乎常常单挑整片欧洲...
原创 八...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朝代。从清朝的建立到它的灭亡,经历了二百多...
原创 靖... 在1126年(靖康元年)3月16日,宋钦宗发布了抵抗金军的命令,并指派种师道、姚古和种师中带领三路大...
满洲八大姓,满族八大姓氏排名,... 满洲八大姓 大清王朝的勋贵支柱与姓氏文化 在清代历史舞台上,除了皇室爱新觉罗氏,还有八个功勋卓著的满...
原创 胶... 1935年,尽管胶东“一一·四暴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却孕育了胶东的第一支红军游击队——由于得水领...
原创 刘... 刘璋之所以在马超到达后立刻选择投降,背后有三个关键原因,其中第三个尤为重要。让我们来逐一分析,并看看...
原创 梅... 在明朝的鼎盛时期,它的经济占据了全球55%的GDP,是无可争议的世界强国。当时,大明帝国的地位不可动...
原创 战... 在战国时期,有四位人物因其卓越的贡献而成为传奇,他们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赵胜、楚国的黄歇和齐国...
原创 他... 1959年,邱会作被任命为总后勤部部长。日后在工作中,他与总政部的联系与冲突都不少。对总政部的一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