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早已有了三分天下的想法,只是借着诸葛亮的口,说出隆中对
迪丽瓦拉
2025-10-21 01:03:02
0

《隆中对》是诸葛亮的千古奇策,尽管诸葛亮当时尚未正式出山,但他已深刻理解当时的天下大势,并为刘备提供了一份完美的战略蓝图。事实上,这样的见解并非诸葛亮独有,很多当时的智者,包括周瑜、鲁肃,甚至连武将甘宁,都早有类似的看法。只是,他们提出的多为二分天下之策。 其实,二分天下与隆中对的战略本质差异不大,只是在具体的对象上有所不同。当时,曹操已统一北方,北方局势稳定,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点。南方则由江东的孙权、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和汉中的张鲁等势力把控。对于像鲁肃这样的人来说,他们服务的是孙权,所以他们提出要完全占据南方,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而诸葛亮服务的是刘备,面对北方曹操和江东孙权已经相对稳固的局势,他自然选择了三分天下的策略。 不过,聪明的人岂止是他们几位?刘备,尽管屡战屡败,时常处于劣势,但他经过多年战争与政坛的洗礼,早已具备了对天下形势的独到判断。毕竟,刘备与曹操曾亲自交过手,曹操的实力他肯定清楚;对于江东的孙权,虽然未曾直接接触,但刘备明白,江东的三代君主及长江天险使得孙权政权稳固,至少不会轻易被侵占。因此,刘备若要扩展势力,最好的选择方向显而易见。我们可以推测,刘备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不确定如何行动,且还在考虑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后果。

因此,所谓的《隆中对》战略,不单是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更像是刘备通过诸葛亮的口,表达出自己早有的想法。刘备在见到诸葛亮后,巧妙地引导话题进入天下大势,表面上是礼贤下士向诸葛亮请教,实际上却是在试图让诸葛亮依照自己的思路提出计划。

诸葛亮,作为当时最为聪慧的谋士,当然明白刘备的意图。但他渴望出山施展才华,而刘备正是那个理想的合作对象,于是他顺应刘备的引导,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这个方案实际上正是刘备心中所想。 此外,要实现三分天下的战略,刘备不得不与荆州的刘表和益州的刘璋打交道。然而,这两人同样是刘氏宗亲,若刘备直接去争夺他们的地盘,势必会被批评为侵吞同族的土地,这与他一直标榜的仁义形象不符。因此,若是由谋士诸葛亮提出这一策略,刘备执行时则不容易受到如此批评。尽管这意味着与同族交战,刘备至少可以避免被视为早有觊觎之心。此外,这样的做法还有助于刘备最终继承大统。

刘备,一直以来充满雄心壮志,声称自己忠诚于汉室,愿意为天下安定而战。可是,他内心的忠诚究竟有多深,是否仅仅是对刘协的汉室江山,还是更倾向于他自己掌握的刘备家族的江山,谁也无法完全知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人... 刘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仁君,但同时他也被认为是“虚伪”的代表。曹操曾多次批评刘备是一个伪君子,虚伪地做...
原创 北... 赵匡胤篡位建立宋朝后,首要任务就是巩固自己的政权,特别是要处理好军队的问题。解决军队问题并非只是简单...
原创 秦... 在春秋时期,秦国的主要对手是晋国,而且秦国被困在西边,形势非常艰难。同样,楚国的对手也是晋国,而晋国...
原创 杜... 这篇文章讲述了韩信和晁错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结局,其中分别涉及他们的伟大功勋和最终命运。 首先,韩信的死...
原创 他...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百年屈辱中,武器落后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然而,武器的落后并非源于国人的智慧不足,而...
原创 偶... 清朝的第二位皇帝是康熙皇帝,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圣祖”。他成为皇帝的经历有些特别。在古代,天花病毒十分...
历史故事库丨天地万象,笃正风华 -晨星历史故事库- 天地万象 笃正风华 当风云变幻成为笔下的方程,当万里山河化作案头的数据,叶笃正先...
哥哥传位给他,他跪地拒绝,2年...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南朝陈的宫墙下,权力在安静地移动。陈顼,一个出身...
原创 为... 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们在中华文明的孕育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古代由于科技和生产力...
原创 他... 在三国时期,东吴的战略家中,鲁肃无疑应当位居首位。鲁肃(172-217年),字子敬,来自临淮东城(今...
大运河如同“古代高铁”,这场讲...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杨芳 谢梦冰 10月19日,《文史研究中的大运河:城市记忆与文化传承》主题讲座...
破除“西方伪史论”的迷障:一场... 近年来,在短视频的鼓噪与算法的推波助澜下,“西方伪史论”如同一场网络瘟疫席卷中文舆论场。从“金字塔是...
原创 不... 这段文字讲述了汉代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的悲壮故事。 一、李陵的早年经历 李陵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孙子,早...
原创 万...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防御工程之一。它的意义远不止一座简单的砖石墙,它还承...
原创 他... 在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多场激烈的战斗,其中最为惊险、困难的一场战役,就是平定陈友谅的鄱阳...
为何“乌孙归去不称王”? 全文共2807字 | 阅读需6分钟 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一封自乌孙发往长安的信函,随着急促...
原创 八... 1900年8月14日的北京城,算是彻底没了往日的样子。 八国联军打进来,慈禧带着光绪帝一路往西逃,留...
原创 他... 在中国古代,科技水平不高,许多方面的发展都相对落后,军备也未能例外。现代战争常以国家间的武器先进程度...
原创 三... 关羽(161-220年),字云长,来自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是东汉末年的蜀国名将。年轻时,他一直跟...
原创 位... “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古话揭示了古代功臣们常常面临的悲惨命运,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