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腹诽心谤,另一场莫须有,讲讲曹操与崔琰的爱恨情仇
迪丽瓦拉
2025-11-08 04:01:28
0

崔琰,字季珪,出生于东汉末年,是一位杰出的士人。他来自清河崔氏家族,家族有着深厚的背景。他的身材魁梧,相貌俊朗,留有美须,青年时就师从大儒郑玄,博学多才。最初,他跟随冀州牧袁绍,担任骑都尉一职。曹操平定河北后,崔琰加入了曹操的阵营,逐渐得到升迁。他曾担任冀州别驾、丞相东曹掾等职务,并且成为曹操的重要谋士之一,甚至还教导过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操当魏公后,崔琰又被任命为魏国尚书令,后来晋升为中尉。然而,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由于一些争议,崔琰因腹诽心谤罪被判死刑,年仅五十岁,结束了他的一生。 崔琰与曹操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从史书记载来看,崔琰曾凭借出色的智慧和才能,帮助曹操打下江山,赢得了曹操的信任和尊重。然而,最终为何崔琰会被诬陷为反贼,并最终死于曹操之手呢?这个问题至今仍引人深思。

崔琰的故事其实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借鉴,尤其是对于如何在复杂的职场和社会中保护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事情也许会变得模糊不清,但我们依然要坚持原则,勇于发声。 汉建安二十一年,崔琰因腹诽心谤罪名获罪,被赐死。朝野上下听闻此事,都为崔琰的不公命运感到惋惜和困惑。这一罪名也像岳飞被冤枉的莫须有罪一样,令人生疑。

年轻时,崔琰喜欢舞刀弄枪,但在二十九岁时,他突然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决定开始游学提升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声誉渐渐传开,成为中原地区的知名人物。乱世出英雄,正是这乱世为崔琰提供了展现才华的机会。他的智慧让许多英雄豪杰纷纷争相邀请他加入。 那时,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乱不断,百姓疾苦。曾经繁荣的中原大地,如今已满目疮痍。崔琰看到这片土地的悲惨现状,深感痛心,并立志要为国家建功立业,挽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正当时,袁绍与曹操争雄,纷纷招揽人才。崔琰的声誉使得袁绍向他发出了邀请,拜他为骑都尉。崔琰为了尽快结束战乱,提议袁绍加大恩德,广泛收买民心,并提出许多军事建议。然而,袁绍认为这些不过是书生之见,未曾采纳。随后,袁绍在官渡之战败北,病重去世。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权力,不约而同向崔琰伸出了橄榄枝,但崔琰看清了他们的狭隘与短视,于是辞去了官职。可惜的是,这一决策也让他遭遇了曾经历史中的常见的情形: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得到你。在没有任何罪名的情况下,崔琰被关入监牢,幸得一批真心朋友的帮助,才最终脱险。 不久后,曹操攻占冀州,袁谭被杀,袁尚则逃亡。

曹操以求贤若渴、爱才惜才闻名。攻下冀州后,他四处搜寻贤才,并亲自请崔琰投身自己的阵营。崔琰经过几年的思考,认为曹操的雄图大业值得辅佐,于是接受了邀请,成为曹操的重要谋士。某天,曹操满脸笑容地对崔琰说:我们查过冀州户籍,能征募三十万兵力,这里真是个大州。然而,崔琰并未如曹操所期待的那样高兴,反而对他说道:现在天下战火不断,百姓苦不堪言。主公您写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难道冀州百姓的心声不该得到您的关注吗?您应先施恩厚德,让百姓安居乐业,而非立刻招募兵力。曹操听后深感震撼,急忙向崔琰道谢,并表示自己领悟了这番教诲。从此,曹操对崔琰另眼相看,给予了更多的赏识。 曹操当上魏公后,因继承问题犹豫不决,便暗中派人观察曹丕与曹植的表现。崔琰得知后,劝告曹操:自古立长子为继承人,曹丕不仅聪明仁爱,而且懂得孝道,为什么要破坏祖制?若废除长子立次子,容易引起争斗,甚至内乱。崔琰的直言不讳赢得了朝中众人的尊敬,也让曹操深受触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逐渐变得专横残暴,经常进行无意义的屠杀,百姓的苦难与日俱增。崔琰目睹此情,心生愤怒,多次向曹操提出劝谏,希望他能善待百姓,但曹操并未采纳,反而开始对崔琰产生怀疑,认为他背离了忠诚。 汉建安十二年,曹操被封为魏王,一些人对曹操的功德表示质疑,其中有人嘲笑杨训所作的表奏不实,而杨训恰是崔琰所举荐的人。崔琰见到这份表奏后,觉得其中并无过分的夸奖,便给杨训回信表示支持。然而,这封信被敌对政敌歪曲并上报给曹操,误导曹操认为崔琰在暗示变天。曹操大怒,认定崔琰的言辞不敬,于是将他逮捕入狱,并施以髡刑。

髡刑在古代是对犯人极其严厉的惩罚,意味着剃发羞辱。崔琰虽然被降职为官奴,但他的声望依然不减,门下宾客盈门。由于敌人的陷害,曹操听信了谗言,认为崔琰心中有不满,遂再次定罪,指控他腹诽心谤,即心中诽谤。 三天后,曹操得知崔琰仍未死,怒不可遏,命令加速执行死刑。最终,崔琰明白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便从容自尽。 崔琰与曹操的故事,成了忠诚与背叛、良知与权力之间的典型对比。它告诉我们,领导者应具备高尚的品德,不应因私欲而伤害百姓;同时,面对暴政与不公,我们每个人都应敢于发声,维护正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衰败的过程,西方列强凭借船舰和炮火不断侵入中国,逼迫中国割地赔款,民族屈辱不断。...
原创 清... 道光二十七年,27岁的曾国藩考中进士当上翰林院检讨,在外人眼里这是光宗耀祖的美差,可谁能想到,这位未...
原创 1...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自从文明诞生的那一刻起,姓氏便一直伴随着每个人。最初的人名,是口口相传的,...
原创 雍... 雍正帝的后代,启功是位高知分子,但他的妻子却是一位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的妇女。这段跨越了73年的爱...
原创 赵... 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帝王之一,在许多君主中,他的武功堪称一流。毕竟,年轻时他是大军的将领,征...
原创 孙... 孙中山在1902年跟章太炎聊天的时候,摊开地图指了三个点,说中国要是想在亚洲称霸,就得把首都设在武昌...
原创 清... 在入关之前,后金政权的日常交流和政务大多使用满语。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虽然会一些汉语,但说得...
品《兰亭》韵味|相约龙博解锁南... 近日,黑龙江省博物馆推出“南宋风雅——《兰亭序》图卷”研学课程,以馆藏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俞紫芝《兰亭...
原创 文... 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她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不仅因她是第一个与皇帝离婚的女性,还因为她...
原创 故... 故宫的大清门匾额隐藏着一个秘密,民国时期的人们对此赞叹古人的聪明和智慧。故宫作为封建社会的紫禁城,曾...
清代收复台湾后,军民是怎么安置...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十三日,台湾岛南部的东宁(台南)迎来一支声势浩大的军阵,为首的是清福建水...
原创 朱... 朱元璋子女众多,其中较为熟知的有朱标、朱棣。不过,他还有一位非常宠爱的嫡幼女——安庆公主。 历代皇帝...
原创 玄... 提到大唐盛世,我们常常会想到雄伟壮丽的建筑、曾经辉煌一时的长安城,还有那时街头巷尾的文人雅士和组织严...
原创 张... 张无忌并不是一个称职的教主。他既没有雄才大略,也缺乏做大事的雄心壮志,更没有那种宏大的抱负。尽管他原...
原创 和... 在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念完经打和尚,意思是当一个人达到自己的目标后,就不再顾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甚至会...
原创 元...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存在时间从1271年到1368年。这个朝代不仅是中国历史上...
原创 玄...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虽然拥有举世瞩目的地位,但他的历史印象却不及他的儿子李世民(唐太宗)深刻。在...
原创 假... 明太祖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具正当性的一位皇帝。他的成功,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从零开始,真正做到了开...
原创 皇...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三月(公元1154年),殿试正在举行,这场考试被誉为南宋科举第一榜。参加这次殿试的考...
原创 朱... 一切都会结束,才会有新的开始;一切都会死亡,才会有新生。——法布尔 随着《鬼吹灯》和《盗墓笔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