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温铁军:中国多年前被美扒了两层皮,还有人妄想中国做美国助手?
迪丽瓦拉
2025-11-10 02:31:22
0

温铁军教授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叫“被扒了两层皮”。这听着像是在诉苦,但其实远不止于此。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红旗落下,一个庞大的红色帝国轰然倒塌。温铁军教授当时亲赴东欧,待了四十多天,他看到的景象令人震惊。

那里有成片的工业设备,是几代人积累的财富,却因为缺少货币化的渠道,静静地躺在厂房里生锈,形同废铁。庞大的国土、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这些实体资产成了一个“价值真空”。

就在这时,美元、德国马克这些西方硬通货来了。它们不像建设者,更像一群手持手术刀的秃鹫,精准地切割着这具庞大的“尸体”。

西方资本几乎没花什么成本,就将那些闲置的工厂、廉价的矿产资源打包收购,轻松纳入了自己的经济循环。这种近乎零成本的掠夺,直接催生了美、德、法等国在90年代上半叶那令人炫目的经济繁荣。

当时中国呢?我们只能眼巴巴看着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西方媒体众口一词,指责这是“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金融管理不善的恶果。温铁军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纯属污名化。

真相是,先前涌入亚洲的国际热钱,嗅到了美国那边互联网泡沫的诱人香气,那里有更高的回报率。于是资本掉头就跑,上演了一场史诗级的“资本退潮”。

资本的瞬间抽离,本身就制造了巨大的创口,导致泰国铢一夜崩盘,韩国的大企业纷纷告急。这让亚洲经济瞬间“失血”休克,而资本在制造了这场灾难后,还能回头再来,以更低的价格收割那些陷入困境的优质资产。

如果说趁火打劫是初级玩法,那构建一个让对方主动输血的体系,才是寄生模式的最高境界。2001年之后的中美关系,就是一个教科书级别的案例。

那一年,美国其实很难受。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斯达克指数雪崩,紧接着9·11恐袭震惊全球,纽约金融中心陷入一片混乱。美国可以说是内外交困。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主动伸出了橄榄枝,提出进行反恐战略合作,并在同年12月,正式敲开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大门。

这为美国产业资本大规模向中国转移铺平了道路,也开启了那段被后来一些美国政客津津乐道的“中美国”(G2)时期。但温铁军教授认为,中国在这个阶段扮演的角色,更像是美国的“助理”,被套上了两重无形的绞索。

首先是“商品绞索”。中国成了“世界工厂”,亿万双手在流水线上辛勤劳动,生产出堆积如山的廉价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美国。这些商品帮助美国奇迹般地稳住了物价,压低了通货膨胀。

美国家庭因此能去沃尔玛买到便宜货,每年省下一大笔开支。可以说,中国客观上承担了美国经济的“减震器”,用自己的汗水为美国的高消费、低通胀模式续命。

第二重绞索,则更为隐蔽,是“资本绞索”。中国辛辛苦苦出口商品,赚来大笔美元外汇,然后怎么办呢?我们又把这些钱大部分拿去购买了美国国债。

这笔巨额资本的回流,吊诡地支撑起了美国的财政赤字,甚至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扩张,比如伊拉克战争,提供了资金支持。

从2001年到2006年,美国的对外负债像吹气球一样膨胀。到2005年,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就已超过8000亿美元。中国在全球价值链里,拼死拼活只能拿到大约20%的利润,大头都被外资企业拿走了。

这是一种比直接掠夺更具迷惑性的寄生关系。它用经济增长的“诱饵”,掩盖了中国被锁定在价值链底端和金融依附地位的残酷现实。

第一个结构性的挑战者,是欧元

1999年1月,欧元正式流通。它不是一种普通的货币,它的战略目标是整合欧洲大陆,向东纳入东欧市场,再对接上俄罗斯的能源。一旦成功,它将有潜力在贸易结算份额上挑战美元的霸权。

美元集团的回应是什么?科索沃战争爆发了。这场发生在欧洲腹地的局部热战,被温铁军等人解读为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目标就是打击刚刚诞生、立足未稳的欧元区扩张势头。

几十年后,历史再度上演。2022年乌克兰冲突加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切断了欧洲工业与俄罗斯廉价能源的联系,导致欧洲能源危机,严重削弱了其工业基础,从根本上动摇了欧元的地位。

当中国试图摆脱“助理”角色,开始进行产业升级时,这套“排异反应”系统也对准了我们。从2010年的轮胎特保案,到后来的光伏双反调查,中美之间的摩擦不断加剧。

到2018年,特朗普政府更是直接掀桌子,开启了大规模的对华关税战。

这还不够。当美国发现贸易战无法阻止中国向上攀爬时,打击升级到了科技领域。他们对中兴、华为等企业实施了最严酷的芯片与技术封锁,并通过《芯片法案》等产业政策,试图重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把中国彻底排除在外。

从热战到贸易战、科技战,手段在变,但背后的逻辑从未改变。这都是美元资本体系的免疫系统在工作,不惜一切代价清除“异己”,确保自身的寄生地位不受任何威胁。

回望过去三十年,从苏联解体后的“创口寄生”,到中美关系中的“共生绞索”,再到今天面临的“排异反应”,中国几乎完整地经历了这个全球资本博弈的全过程。

温铁军教授尖锐地指出,我们的一些学术界和教育界,对这套后冷战时代的资本逻辑,理解得还远远不够。妄想继续做美国的“助手”显然是死路一条。

那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温铁军反复强调,中国抵御外部风险的最大底气,来自内部。我们有14亿人口构成的庞大市场,有高水平的粮食自给率,还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些才是我们敢于“解毒”、敢于自立门户的基石。

其次是另辟蹊径。你看,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2022年生效,这个庞大的自贸区里恰恰没有美国。

我们也在构建以“陆权”为基础的合作纵深,重点联合俄罗斯、中亚乃至欧洲,通过陆地整合资源与产业链,建立自己的币缘安全区。同时,在科技上加速自主研发,芯片突破,就是对技术绞杀最有力的回击。

中国人聪明,学费交了,账算清,自强路走稳。美元摇晃,欧元纠缠,中国门户开,世界变。中国不做助手,自成格局,这才是出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秦始皇陵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谜团,深埋在厚重封土之下,隐藏着千年的秘密。直到1996年,中国与...
给演“伟人”的5位演员排名:唐... 文|顺 在历史的长卷中,总有那样一些人,以他们的智慧与气魄,为一个时代刻下不朽的印记。而如何让这些伟...
原创 “... 中国近代四大家族指的是民国时期在政治与经济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四个家族,它们分别是蒋介石家族、宋子文...
(粤港澳全运会)十五运会开幕式... 中新社广州11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9日晚,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源自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句...
原创 金... 南宋能够长期存在并抵抗外敌,主要是由于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北宋灭亡的动荡时期,南宋没有表现得过于脆...
明代丨唐寅《事茗图》卷高清欣赏 《事茗图》卷 明 唐寅 纸本设色 31.1cm×105.8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引首有文征明题“事...
原创 清...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汉族一直是主流民族,文化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确实存...
原创 诸...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草船借箭”是一个经典且引人入胜的故事。诸葛亮带领草船,冒着曹军的重重威...
原创 夺... 在三国时期的汉末,荆州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关键地区。公元219年,当时担任荆州守将的关羽发起了北伐襄...
原创 吕... 说到吕布,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人人都知道。他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以勇猛无敌的形象深入人心,常常被...
再现抗战烽火中的教育坚守:中国...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撕裂了沈阳的夜空。此后,东北大学被迫流离,转徙北平、西安,成为...
原创 他... 谢富治,这位曾经的开国上将,在生前是荣誉满身、光辉灿烂,但死后却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他的生前和死...
原创 温... 温铁军教授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叫“被扒了两层皮”。这听着像是在诉苦,但其实远不止于此。 上世纪90年...
原创 萧... 1973年,在一次整风大会上,萧克将军作了深刻的检讨,他坦言自己一生中有三次站错队。 那么,这三...
原创 1... 1895年,李鸿章捧着刚签署的《马关条约》,眼中满是泪水,站在慈禧面前。他为国家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尊严...
原创 诸...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之后他的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正是有了诸...
校史上的第一次|第一位来“央音... 1949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是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原创 盘... 众所周知,学历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但在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创下新低的背景下,学历的作用显得有些无力。...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昭这个字通常出现在那些短命的皇帝的谥号中,尤其是在一些朝代末期的君主身上。例如,汉昭帝...
原创 周...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周公瑾——一位风度翩翩、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