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诸葛亮,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仅是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之中,诸葛亮简直就是被神化的人物。其实就是史实当中,诸葛亮的宏谋大略,也是无人能敌。只可惜其服务的蜀汉,由于太过于弱小,所以成就不了一统天下的大业。
当刘备依赖的重臣一一去世,辅助刘备的只剩下诸葛亮一人,等到刘备去世,诸葛亮更是将光复汉室的重任挂在了自己一个人的肩上,最终不堪重负病逝于五丈原,举国悲痛。可是有一个人却仰天大笑:苍天有眼。
一、这个人就是李邈
这个幸灾乐祸的人就是李邈,对于三国的李邈,他在蜀汉的地位,不能算太高,但是对于蜀汉的前途命运,李邈同样十分关注,希望刘备的蜀国能够日益强大。
李邈最初是刘璋的手下,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刘璋开始和刘备有所接触,李邈才知道刘备。按照当时蜀汉制定的发展大略,拿下西川,这是必然的一种选择,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理解这种做法,表示了反对。
其中比较著名的大将就有黄权、张任等人,李邈也是反对者之一。李邈作为刘璋的谋臣,他觉得刘备进入四川,并不是表面上所说的要帮助四川,肯定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来夺取四川的统治地位,于是希望阻止刘备入川。
可是刘璋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结果造成了刘璋失去了对四川的控制权。李邈并没有在战败之前就选择投降,而是在刘璋表示臣服之后,才追随刘璋顺从了刘备。
由此看来,李邈和刘备之间的关系,并不友好,不过既然选择了服务刘备,也就开始一心一意,希望得到重任,可是在后来,刘备将一切交付给诸葛亮,这就造成了李邈和诸葛亮之间矛盾的大爆发。
二、与诸葛亮的矛盾
李邈和诸葛亮的矛盾,其实就是蜀汉内部势力之间的矛盾,内部分成了两派,一个主战一个主和,似乎这是很多朝代都要经历的。
诸葛亮自然就是主战派的代表,他一直觉得,蜀汉的光复并不是只是偏居一隅,在遥远的远离中原地区的四川安稳地过日子,这就违背了刘备的遗愿,所以,不断地向北方进攻,才是诸葛亮的主张。
但是李邈等人又是不一样的想法,他们表示,连年的战争,已经让蜀汉内部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国力空虚,民不聊生。可是和独揽大权的诸葛亮相比,李邈的主张肯定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实行。于是,李邈和诸葛亮的矛盾就这样一步步地积累起来。
随着蜀汉的北伐,战争越来越激烈,对于蜀国内部来说,其国内矛盾进一步突出,尤其是粮草的运送问题,成为蜀国的致命伤。
一来是长距离打仗,粮草运输很是困难,大家都知道,到了唐朝时期,李白还发出了蜀道难的诗句,何况是在三国时期,那是的交通更加不方便,粮草运输成本巨大。加上蜀国本来国力不强,连年征战,青壮年男子大都在前线打仗,女人就成了运输的主力军。
在这种情况之下,李邈对诸葛亮的战略计划更是不以为然,因为李邈出身贫寒,将百姓的幸福放在首要位置,看到诸葛亮连年打仗,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这种抱负的实现,成本实在太大,其实对于百姓来说,谁是统治者无所谓,只要生活安定就行。
不过,李邈即使一直反对,奈何诸葛亮权力太大,没有把李邈的劝告放在心上,一心想要实现先帝的遗诏,先后六次进行北伐,损失惨重,两人的矛盾自然也就越来越深,甚至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最终,由于国力的悬殊,可以说是蜀国的不自量力,最终北伐屡屡失败,而诸葛亮在和自己的宿敌对垒之时,也占不到半点便宜,最终,在五丈原病逝,蜀国因此也就走上了没落之路。听到这个消息,李邈终于长舒一口气,发出了“苍天有眼”的感慨。
可是对于当时热血澎湃的蜀国朝廷来说,诸葛亮就是他们的希望之光,诸葛亮的死亡,意味着蜀国的灭亡很快就会到来,他们需要的就是取得统治权,但是并没有考虑到李邈对于百姓的关心,因此对李邈的态度很是愤慨,最终刘禅还是找了个借口将李邈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