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徐达四子,长子忠于建文帝,四子支持姐夫朱棣造反,结局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6-20 19:32:45
0

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徐达为创建大明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与重任。在朱元璋钦定的开国六大公爵中,徐达光荣入榜且地位仅次于丞相李善长。作为世代袭爵的开国勋贵,不无夸张地说,徐达一家都是朱元璋极为倚重的朝廷栋梁。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徐达一家将会矢志不渝地世代为朱家子孙保驾护航。遗憾的是,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旋即与各地的藩王围绕着削藩展开斗争,徐达的女儿嫁给了燕王朱棣,由此原本是至亲骨肉的一家人分成了两大阵营。徐达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忠于建文帝,四子则支持姐夫朱棣造反。在这场靖难之役中,徐家人的命运迎来了怎样的结局呢?

一、长子辉祖,忠于建文

徐达去世后,其生前的爵位按照宗法制度,自然由长子徐辉祖继承,徐辉祖继承了父亲魏国公的爵位,是为第二任魏国公。虽说徐达的女儿嫁给了燕王朱棣,但以忠君爱国为己任的徐辉祖还是选择忠于由朱元璋选定的继承人建文帝,与燕王的关系十分疏远。

建文帝继位后,深感自己的诸位藩王叔叔手握兵权,对朝廷产生了严重威胁,因此决定削藩。对于皇帝的想法,徐辉祖自然是毫无保留地选择支持。对于各路藩王都了如指掌的徐辉祖知道,自己的妹夫朱棣手握北平一带的兵权而且雄才大略,必然会是朝廷的威胁。

恰逢当时是朱元璋的忌日,朱棣派遣自己的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进京吊丧,徐辉祖意识到这是一个制衡燕王的大好时机,力劝建文帝扣留三人作为人质,逼迫朱棣就范。谁知心慈手软的建文帝拒绝了徐辉祖的提议,就此错失良机。

而当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起兵造反时,徐辉祖又继续坚定地忠于建文帝,多次向建文帝出谋划策,甚至主动请缨领兵与朱棣作战,表现出忠君爱国、大义灭亲的气概。可惜徐辉祖虽然忠心耿耿,却也无力回天,朱棣最终彻底击败了建文帝,入主京师。

面对来势汹汹的燕王军队,明知大势已去的徐辉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出去迎接投诚,而是选择留在家中的祠堂,继续抵触朱棣。勃然大怒的朱棣下诏幽禁徐辉祖,几年后徐辉祖郁郁而终。

朱棣之所以没有对忠于建文帝的徐辉祖痛下杀手,一方面自然是考虑到自己的发妻徐氏就是徐家人,总要顾全夫妻情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虽然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忠于建文帝与自己作对,但是徐达的四子徐增寿则用身家性命支持了自己。

二、徐达四子,支持朱棣

相比于大哥徐辉祖近乎无条件地忠于建文帝,身为徐达四子的徐增寿则更为注重与燕王的血脉亲情,选择了支持燕王。早在建文帝起意削藩的时候,徐增寿就站出来为朱棣说话,声称朱棣贵为燕王享尽荣华富贵,是不会选择与皇上作对的。

而在朱棣起兵造反之后,徐增寿又多次暗中传递情报,使得朱棣对于京师的虚实了解得一清二楚。而随着战事的接连失利,建文帝逐渐对徐增寿起了疑心。就当朱棣兵临城下直抵南京城时,建文帝传召徐增寿问话。

面对建文帝的质问,做贼心虚的徐增寿无法自圆其说,深感受到欺骗的建文帝怒不可遏,亲手斩杀了徐增寿,以此泄愤。而当朱棣杀入城中时,建文帝已经下落不明,倒是发现了已经倒在血泊中的徐增寿。

三、一门两公,分居两京

朱棣夺得皇位后,开始大封靖难功臣,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为自己献出了生命的小舅子徐增寿。朱棣先是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追谥“忠愍”。或许是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表达自己对徐增寿的感念,朱棣最终决定赐予徐增寿这一支徐家人一个国公的爵位,名为“定国公”。

那么话说回来,朱棣为何没有剥夺徐辉祖这一支继承魏国公的权利,把魏国公这一爵位给徐增寿呢?这是因为虽然徐辉祖忠于建文帝与自己作对,但作为徐达的长子,徐辉祖这一支毫无疑问是最有资格继承魏国公爵位的,如果贸然改动,只会让人对此产生非议。

因此,朱棣最终还是让徐辉祖的儿子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徐增寿的儿子则继承由朱棣赐予徐增寿的定国公爵位。这样一来,徐达一家就出了两个公爵。只不过这一看似荣耀的背后,则是徐达两子分立不同阵营造成的后果。

对于为自己付出了生命代价的徐增寿,朱棣始终铭感在心,在选择迁都北京后,定国公被朱棣恩准前往北京居住任职,而徐辉祖后人出任的魏国公则留在了南京。就这样,徐达的后人最终迎来了一门两国公,分居两京的结局。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迁往北京的定国公一脉最终在明朝末年被农民起义军所灭,就此销声匿迹。而留在南京的魏国公一脉则随着南明政权一起归降了清朝,成为了清朝的子民。两家先祖在靖难之役中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得到了不同的结局;而两家后人在面对改朝换代的时候,所面临的结局也是截然不同。

小结

作为徐达的儿子,徐辉祖和徐增寿在面临亲情与大义的抉择时,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也因此面临了不同的结局。令人感到唏嘘不已的是,尽管他们的选择为徐家换来了一门两国公的荣耀,但他们的人生却是以悲剧收尾。

话说回来,作为朝廷的勋贵,徐家人的荣耀本就朱家人的命运休戚相关。在面临靖难之役这个严峻的局面时,徐家人被分为了两大阵营或许也是一件歪打正着的好事。毕竟无论是朱棣还是朱允炆取得胜利,徐家人都可以凭借与他们的交情与功劳逃脱被清算的命运,或许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参考资料:《明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红...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方便地接收到更多类似的文章,并且可以随时...
原创 新... 1955年,李贞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同时,她的丈夫甘泗淇也荣升为上将。这个时刻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誉,也标志...
原创 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诸葛孔明的历史地位提出质疑。在尊重“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前提下,我感到十...
原创 保... 1949年2月,解放军第63军187师的参谋长杨尚德带领一支团抵达西柏坡,准备执行一项极为机密的任务...
兴盛了700年的魏晋南北朝隋唐... 公元三国到隋唐这七百年的风风雨雨,虽然朝代更迭频繁,帝王轮番上阵,然而真正长期占据权力顶层的,却不是...
中国考古“黑科技”助力乌兹别克... 联合考古队中方队员在现场工作 中国历史研究院供图 五铢铜钱 中国历史研究院供图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
原创 猛... 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蓝玉,这位曾在战场上叱诧风云的猛将,因一场谋反案件...
原创 民... 在上世纪的三十到五十年代,曾有一位风头一时无两的“大名人”,他的名气丝毫不逊色于今日的明星。他并非演...
原创 蒋... 1933年,宋庆龄公开指责蒋介石是“杀人犯”,引发了蒋的极大愤怒。这件事令他气愤异常,甚至激起了他要...
原创 他... 五台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毗邻河北省,是一座以佛教名山五台山而闻名的小县城。因五台山而得名,五台县承...
原创 仅... 加拿大,这个位于北美的国家,往往令人忍不住多看一眼。它的国土面积接近1000万平方公里,全球第二,仅...
原创 唐...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那些在创建大唐过程中立下赫赫战...
原创 刘... 这三位将领的命运,最终没有脱离乱世波动的潮流。他们的故事也因此成为了三国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
原创 从... 《护宝寻踪》回到考古队的方堃,只能坐在轮椅上,看着队友们忙前忙后,心里别提多憋屈了。堂堂一个考古专家...
沈阳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 6月11日下午,“沈阳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暨沈阳公众考古活动季(第三季)”正式启动。...
破解结算融资难题,赋能中非经贸... 在中非经贸合作的进程中,跨境结算不便、融资渠道狭窄、收汇效率低下、小币种支付困难等金融“梗阻”,曾让...
原创 1...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按段改写,语义保持一致,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在国民党内部...
原创 东... 这场战斗在历史上没有得到充分的记载,尽管其规模较为有限,但它对整个战争的进程和后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
原创 唐...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邀大家点击“关注”按钮,方便后续获取更多相关文章,同时也能便于您与我们互动、讨...
原创 李... 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仅半年多时间,洛阳和长安就相继陷落,唐玄宗逃往蜀地,大唐帝国就此土崩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