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
迪丽瓦拉
2024-06-28 14:11:16
0

原标题: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

李建成本该是唐朝的第二任皇帝,但是秦王李世民却在626年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害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然后还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家里的所有男丁,于是李渊只能把位置传给李世民了,在李世民杀了李建成三天后,李世民就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就退位了,将皇帝只为传给了李世民,就这样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而身为一介布衣出生的朱元璋,凭借自己的打拼,成为了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在自立吴王的时候就曾把自己的大儿子朱标立为世子,这就意味着朱标成为了朱元璋的继承人,到后来朱元璋一统天下的建立了明朝的时候,朱标就被朱元璋立为太子,这样大明的江山无疑是会落到朱标的身上的。

只可惜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只能重新选择继承人,而朱元璋当时却没有从自己的儿子中选择继承皇位的人,而是在朱标的儿子中选择了朱允炆作为皇位的继承人,这个行为让朱元璋的其他儿子十分的不满,特别是燕王朱棣,他是朱标死后最有能力,也是最优秀的皇子。

但即使这些皇子在不满,朱元璋在世的一天就没有人敢对朱允炆下手,也不敢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发动兵变,只能表面上先顺从着朱元璋的意思,后来朱元璋死后,朱允炆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帝位,成为了明朝的第二任皇帝,在到后面削藩的时候,朱棣才发动兵变反了朱允炆,就这样朱允炆就被朱棣推翻了政权,朱棣就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任皇帝,也同李世民一样是一代明君。

李世民最强的一点就是敢在自己的父亲在位的期间就悍然发动兵变,然后杀了太子,然后又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而这次兵变又异常的顺利,那为什么李世民为什么敢在李渊在世的时候就发动兵变,而明成祖朱棣却不敢呢?

可能这跟李世民起兵反隋帮助李渊建立唐朝有关吧,李渊身为隋朝的贵族,为什么会起兵反隋?有传闻称是收到李世民的蛊惑,而当时的李世民年纪轻轻才二十出头,就帮助李渊建立了唐朝,李渊称帝之后李世民就被封为尚书令、秦王,所以李世民在当时的权利特别大。

之后的李世民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战争,为稳定唐朝的统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拓展了唐朝的疆域,所以在后来李世民又被封为天策上将。而这时候的李世民有兵权,有人,而秦王府也可以开府治事,俨然是一个小朝廷,所以在朝廷上就形成了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斗争了,后来的李世民权利也是越来越大,李世民的一派已经成为了一个利益集团,如果他不除掉太子李建成,那么自己的权利肯定会被后来的太子所掠夺,之后死的只能是自己,所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铲除了太子李建成,逼迫李渊禅让,这其中的原因可想而知,李世民权力有了,兵权有了,发动兵变不是轻而易举吗。

而朱棣虽然多次参加了抗元的战争,还亲自率军北伐,并且招降了蒙古的一个将领,还生擒了元朝的大将索林帖木儿,而当时天下已定,北元压根没什么能力去威胁到大明王朝了,而朱棣经历的一切战争远远不够朱元璋那时候的惨烈,而他也没有李世民征伐的名气威望大,所以这些战争也仅仅只是对朱棣的一个锻炼罢了。

而当时的朱棣相比李世民,那权利真的是小得多,他在政治上没有权利,而他只能终生生活在自己的封国,在中央没有任何的职务和权力,然后封国的兵权实力也没有多少,只有燕王的护卫队,就几千人,然后朱棣也没有兵权,连边防军也调不动,所以朱棣怎么跟李世民比。

朱棣的权利本来就不大,若不是朱允炆想要削藩,朱棣兴许都不可能会造反,朱棣能力很强,但是他没有那种能够起兵的环境,也没有兵权,所以朱棣并没有造反的实力。在加上朱棣一直生活在北方,而当时明朝的都城在南京,两地相差了不知道有多远,朱棣想要从北方打到南京,那得要有多大的实力和能力,还要有多少人马支持。反而是李世民这种长期生活在长安的人来说,发动兵变那简直是太简单不过了。

李世民之所以能发动兵权,归根结底还是李渊的问题,李渊太纵容李世民了,所以给了李世民机会,在加上李世民的实力和权利,那么他就有机会发动兵变斩杀太子李建成了,而朱棣在明朝建国后,就被分封到北方去了,远离了南京这个政治中心,这就让朱棣少了很多造反的条件,也没有那么多财力物力人力,所以朱棣也就不敢学李世民那样发动兵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看完《三国演义》之后,很多人对诸葛亮临终时为何坚持要除掉魏延感到疑惑。魏延如此出色,为何诸葛亮不愿意...
首次集中出现 西安发现25座战... 张家坡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张家坡村东,东距浐河约1.2千米,西距韩森寨战国秦陵约2....
原创 福... 历史就像一层迷雾,笼罩着许多无法解开的谜团,一直在挑战着我们对过去的认知。我们通常通过史书来获取历史...
原创 2... 时至今日,任何关于苏联的讨论,几乎都能揭示出参与讨论者的年龄。毕竟,苏联的解体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
原创 西... 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向川南地区推进。当部队接近川、云、贵三省交界时,几名衣衫褴褛的农民忽然出现在...
原创 魏... 魏武侯为何亲手拆散三晋联盟? 如果说魏武侯的一生中,夺取楚国的大梁是他攻战事业的巅峰,那么与赵国的交...
原创 清... 1922年,在东京郊外的一座老洋房里,38个身穿洋装的年轻人整齐地排成两排,低着头,听着管家读父亲写...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心密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写下...
原创 郑... 郑和的七次下西洋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明朝开国皇帝朱棣在位时虽然让国家享有了万国来朝的美誉,但实际上,这...
原创 说... 我们知道,在《说唐》中提到“隋唐十八条好汉”,在《兴唐传》里有“隋唐十六杰”,而在评书《隋唐演义》中...
【三国冰河时代】平民 怎么拿核... 核心结论:武将获取需结合自身氪度选对渠道,零氪 / 微氪靠免费 + 精准囤货,中氪重氪聚焦高性价比渠...
原创 封... 《封神演义》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其中九尾狐妲己作为重要人物之一,在商朝灭亡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
原创 此... 中国古代刑法种类繁多,其中有许多酷刑不仅残忍,而且让人无法想象。像凌迟、五马分尸、炮烙等刑罚,因其血...
原创 多... 在大清朝,长期以来一直忌讳提到“辅政大臣”这个词。这是因为在清朝建国初期,有一位名叫多尔衮的人,他以...
原创 古...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朝廷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机制。它为广大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并且贯穿了中国...
原创 古...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变化。这不仅仅适用于历史...
原创 赵... 公元191年的幽州大地,寒风刺骨,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气息。年轻的赵云站在公孙瓒的军营中,目光坚定且澄...
原创 蒋... 在民国初期,刺杀事件相当频繁,许多当时的重要人物在这一过程中丧命。例如,光复会的元老陶成章、国民党的...
原创 晚... 晚清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面临外有列强入侵,内有人民贫困的困境。这一时期对清朝来说非常痛苦,外部...
原创 关... 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陆续进入四川,只有关羽独自留守在荆州,负责守卫大本营。但即便如此,关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