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缔造者,他是纳粹的喉舌,竟然让自己的六个孩子殉葬
迪丽瓦拉
2024-06-29 00:33:47
0

原标题:希特勒的缔造者,他是纳粹的喉舌,竟然让自己的六个孩子殉葬

戈培尔,全名保罗·约瑟夫·戈培尔,他是纳粹德国时期的政治家、演说家,可以说他是纳粹德国的喉舌,更是希特勒的喉舌,担任纳粹政府的宣传部部长,非常善于演讲,被称为“宣传的天才”,可以说,希特勒上台后的形象塑造和纳粹政策的宣传,戈培尔贡献了自己的所长,在他的得天独厚的口舌天分的宣传下,希特勒的形象在德国家喻户晓,伟岸提拔,德国民众在他的蛊惑下,对纳粹政权坚信不疑。

说他是创造希特勒的人也仅仅是因为,正是在他的鼓吹之下,希特勒才在德国成为了“伟大的元首”,但是根据历史的记载,戈培尔与希特勒在早期的政治生涯中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也就是说他帮助了希特勒,也借此成就了自己。

戈培尔在未加入纳粹党时,其实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他曾在五所著名大学就读历史和文学专业,并在海德堡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不得不提的是,他的博士学位是在犹太文学史家贡尔夫教授的指导下获得的,而他却在后来加入纳粹党,极力怂恿屠杀犹太人。

在早期,他是从事创作小说、诗歌或歌剧剧本,然而,小说《迈克尔》和剧本《流浪者》、《孤客》创作出来后却没有哪家出版社愿意出版,可以说那时候身为知识分子的路在他看来已经不是那么宽阔了。

而此时,他有幸听到了希特勒的演讲,受到了极大的感染和鼓舞,他开始试图考虑利用政治活动来出人头地,因此,1924年他加入了纳粹党,摒弃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礼义廉耻。

他摇身一变成为纳粹极端狂热分子,当然他也是抱有极大的政治目的性,才参与对希特勒个人的神话包装宣传,而不是对纳粹主义思想的极端信服,在他心中,是希特勒给了他如此的社会地位,作为报偿,他利用自己文人和政客的身份展开了一系列的种族主义宣传活动。

期间,他创办了《进攻报》,这份报纸成为纳粹主义宣传和希特勒个人包装宣传的有力工具,他制造了希特勒“元首一贯正确”的神话,把希特勒描绘成了“主宰者”,他还设计宣传画,出版为希特勒歌功颂德的书籍,他的一系列活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为希特勒上台扫清了很多障碍,1933年1月,希特勒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国家的元首。

上台后的希特勒怎么会忘记不遗余力替自己宣传的戈培尔,立马任命他为宣传部部长和作家协会主席,也就是说,在文化领域中,戈培尔成为当时纳粹政府的喉舌,在政治思想统治下,他发动了焚书运动,把那些与纳粹政权相悖的书籍全部焚毁,其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等人的先进思想与理论,他掌控了大部分的传播媒介,掌控不了的一律消灭,例如《法兰克福日报》、《伏斯日报》等。

戈培尔利用希特勒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内获得了空前的地位,并且他逐渐坚信了纳粹政权,成为狂热的纳粹党徒,具体的痴迷到什么程度呢,在苏联攻入柏林之时,当时希特勒已经大势已去,开枪自杀,而在1945年的5月1日,戈培尔也选择了自杀为纳粹政权殉葬,不仅如此,戈培尔与妻子将自己的六个孩子全部杀死,最小的仅有三岁,意在表明对纳粹政权的忠诚,戈培尔在临死之前还给自己的儿子写过一封信,来看看他对希特勒是怎样的拥戴。

儿子:我们现在被困于总理府旁的元首地下室内,为我们的生存和荣誉而战斗。结局如何只有上帝知道。但我明确地知道,除非能光荣地离开,我们是不会走的,是死是活都不会走。我看我们今生是不会见面了,这封信大概是你能接到的最后一封信。如果你能大难不死,我希望你要永远尊敬你的妈妈和爸爸,不必由我们活下来拯救德国的未来。很可能你是唯一能活下来继承我家传统的人,你必须好自为之,不要辱没我们这一家的名声。德国不会灭亡,它会复兴,但必须有榜样来指导其复兴,我们就是准备在元首地下室树立榜样的。你应当为你的妈妈感到自豪。昨天,元首把自己已佩戴多年的金质党徽给了她。只有她有资格获得这个荣誉。你将来必须认识你自己的职责:无愧于我们决心要作出牺牲,我知道你是好样的。但千万不要因世事艰难而丧失意志。有朝一日,谬误总会自行垮台,真理总会旭日东升,有朝一日,德国一定会重振声名,一如我们的信仰那样地纯洁无瑕。再见了,我的孩子,只有上帝知道我们能否再见。如果这是永别,你可以作为我家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我们的家是永远追随元首的,至死忠于元首和元首的神圣事业。从心底祝你幸福。父字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纳粹政权竟然让戈培尔丧失了本性,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十... 1950年,当毛主席决定发动抗美援朝战争时,谁来挂帅领兵出征,自然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毛主席心中首...
原创 司... 好的,下面是改写后的版本,保持原意不变,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且段落顺序和内容相符: --- 在古...
原创 焦... 寨卜昌: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背后的传奇与沧桑 你听说过寨卜昌吗?估计大部分焦作人都会摇头。如果我告...
原创 玄... 唐朝初期,玄武门之变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震撼的一场政治风波。在这场风云骤变的前夕,李建成曾收到一份女...
原创 周... 在1960年,周总理前往印度访问时,中印之间关于领土争端的矛盾仍未得到妥善解决,边境摩擦持续不断。与...
原创 狼... “我哪有什么功劳?那是全体反‘扫荡’英烈们的功劳啊!” 1951年11月初,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到访宋...
原创 清...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流畅: --- 努...
原创 清... 在山东省淄博市的淄川区,自古便是一个繁荣的商业集市,从夏商时期便有商业活动,而清朝初年,著名文学家蒲...
原创 满... 在动荡的年代,总有一些人脱颖而出,他们自由、独立,不受束缚。清朝,是封建王朝的辉煌巅峰,也是它走向终...
大都遗韵护国寺 护国寺临街砖石山门 在护国寺门口卖冰棍的老太太 上世纪三十年代拍摄的护国寺后院垂花门,从旧照看是...
原创 红... 红四方面军是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这支由工农组成的革命队伍于1931年成立,起源于鄂豫皖根据地。到了...
原创 山... 1974年,在山东菏泽市的革命纪念馆里,一位年轻男子的眼眶微微泛红,忽然被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吸引住...
原创 王...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每段保持原意,稍微扩展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前言 正统九年...
原创 李... 在《隋唐》系列的文学作品中,李世民手下有一位赫赫有名的猛将,那便是他的亲弟弟——李元霸。在许多版本中...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为了有效管理广阔的疆域和庞大的人口,清朝在全...
行进中国丨汉中市博物馆的千年回... 汉中市博物馆古汉台馆区望江楼。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汉中市博物馆内的“汉台”石碑。人民网记者 邹星...
原创 清... 在清末的历史舞台上,慈禧太后以垂帘听政的方式掌控着清朝的政权,权力在她的手中达到了顶峰,宛如历史上著...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河... 天津棉3创意街区,其前身是始建于1921年前后的裕大纱厂和宝成纱厂,承载着天津百年纺织工业的辉煌记忆...
原创 清... 好的,我会在保持文章原意的基础上,对每段内容进行改写,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控制在原文范围内。 ...
原创 溥... 中国历经上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直到清朝末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皇权主义逐渐走向了终结。爱新觉罗·溥仪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