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大树楼桑村)人,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特别是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中,展现了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格。
一、刘备的生平与成就
早年经历:
-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他因自身实力有限,在东汉末年诸侯混战的过程中,创业屡遭失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四方名士的尊敬,陶谦、刘表表态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建立蜀汉:
-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正式建立蜀汉,并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晚年与逝世:
- 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安葬于惠陵。
二、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背景:
- 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至十三年(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决定拜访隐居在隆中(今湖北襄阳城西20里)的诸葛亮,希望能得到他的辅佐。
过程:
- 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未能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以相见。刘备向诸葛亮诚恳地陈述了自己的志向和当前的困境,表达了希望得到诸葛亮帮助的愿望。
结果:
-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为他详细分析了天下形势,并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战略构想。刘备听后大喜过望,随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影响:
- 诸葛亮的出山,为刘备的事业带来了重大转机。他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成功帮助刘备占领了荆州和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并与孙权、曹操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三、刘备的品格与影响
刘备以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的品格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和赞誉。他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称赞为“古今之盛轨”,成为后世众多文艺作品的主角和赞颂的对象。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蜀汉开国皇帝,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求贤若渴的品格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更是成为了千古佳话,传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