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中,包含的20个“三”
迪丽瓦拉
2025-07-08 12:32:36
0

伟大领袖毛主席诞生于1893年12月26日,去年刚好是老人家诞辰130周年。与伟人相关的“三”实在太多,撷取一些,以表最真诚的敬意和纪念。

01出生时的“石三伢子”

毛主席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他已经是父母所生的第三个孩子,前两胎都不幸早夭了。

虔诚信佛的母亲,怕他再有闪失,每天都会为他烧香拜佛,祈求他能健康长大。但他的母亲还是不踏实,又抱着他回到了自己的娘家,那里的小庙里有个石观音。母亲抱着他去拜了一块大石头,并认作干娘,小名也与石头有关,叫“石三伢子”。

02求学时“三不谈”的行为准则

1910年秋天,毛主席到湘乡县东山小学堂求学,除正课外,他还努力看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大部分课余时间,他都是在自修室看书度过的。

为了把心思全部用在学习上,他第一次给自己定下了“三不谈”的行为准则:一不谈金钱的事,二不谈零零碎碎的事,三不谈男女感情的事。

上井冈山后,毛主席的“三不谈”改为:不谈待遇高低,不谈生活中的杂事,不谈男女之间的私情。

03读书中的“三先三后”法

1915年6月25日,毛主席给一位友人写了一封信,谈到了“三先三后”的为学之道。

就是先尽量多地看各类书籍,之后再去看较为重要、关键和喜爱的书;先用功去看国内的书,熟悉了解本国历史文化知识,之后再去看外国的书,学习并研究外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并要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先看一般、通俗易懂、大众喜爱和需要的书,之后再去看专业专门学科的书。

这“三先三后”,成为毛主席一生遵循的读书方法。

04“三湾改编”定下建军方向

秋收起义后,因战事不利,部队士气极其低落。1927年9月29日,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宿营。

当晚,毛主席不顾疲劳,把前委及相关的同志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前委扩大会,讨论了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的相关问题。

随后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将现有的一千多人,整编为一个团;二是在起义军中推行民主制度,在连以上各级建立士兵委员会,官兵平等,严禁打骂体罚士兵;三是在部队各级建立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所有重大问题,同时在连以上各级设立党代表。

通过整顿整编,有效扭转了部队中存在的旧军队习气,开启了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伟大尝试。

05严明军纪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27年10月24日,毛主席在遂川荆竹山村边,要求官兵要做好群众工作,否则就无法生存,根据地也根本建立不起来,他强调了行动上要听指挥、不能拿群众一个红薯、缴获要归公等“三项纪律”。

1928年1月,部队打下遂川,毛主席在城里走访时,了解到:有的战士对小贩的货物实施了没收,宣布了“六项注意”: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请来伕子要给钱、不打人不骂人。

后来在赣南和闽西一带转战中,有战士搜敌兵腰包、在野外大便,毛主席便在“六项注意”基础上,增加了两条:不搜敌兵腰包、不得胡乱屙屎”。

1947年10月10日,毛主席重新修订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起草《训令》,要求全军严格执行。

06成为校训的“三八作风”

1939年5月26日,毛主席在《抗大三周年纪念》一文中,提出了抗日军政大学的教育方针,那就是:政治方向要坚定正确、工作作风要艰苦奋斗、战略战术要灵活机动。

还在两年前,即1937年的上半年,抗大主要领导在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主席说抗大的校训应该是八个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以后三句话八个字,形成完整的抗大校训,“三八作风”也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07党的“三大法宝”

1939年9月,中央决定创办《共产党人》刊物。毛主席为该刊题写了刊名,并在《发刊词》中说: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这是毛主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三大法宝”思想 。

08民主建政的“三三制”

1941年11月6日,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二届参议会,毛主席在开幕会上,发表了重要演说,深刻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政策和“三三制”。

“三三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根据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时采取的政策,即政权机关(包括参议会和政府)的人员构成中,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毛主席早在1940年便已提出“三三制”,其提出最重要的历史背景是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需要。

09整党的“三风”

1942年2月1日,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充分肯定了党的工作成绩,但也指出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风”:在学风上的主观主义、在党风上的宗派主义、在文风上的党八股。

毛主席希望党的作风完全正派,党外人士和全国人民跟共产党学,进而影响全民族。

10党的“三大作风”

1945年4月24日,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毛主席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名称为《论联合政府》,总结了二十四年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第一次提出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与群众密切联系、批评别人和批评自我相结合的“三大作风”。

11军队内部的“三大民主”

1948年1月30日,中央军委发出了《军队内部民主运动的指示》,这是由毛主席起草的,要求全军上下:在政治上要讲民主,在经济上要讲民主,在军事上也要讲民主。这“三大民主”,符合我军政治工作方针,能最大限制地发动指战员和工作人员,在集中指导下,搞好军队内部民主,确保政治上团结一致、生活上极大改善、军事技能不断提高。

12“三要两不要”的家训

1945年10月11日,毛主席参加重庆谈判回到延安的第三天,他大弟弟毛泽民的女儿毛远志和丈夫去看望他。毛远志向毛主席表示:我们为了响应党中央发展东北的号召,已报名去东北工作,请伯父走个“后门”,让我们各自的上级放行。

毛主席欣然同意,并告诫他们:“无论到哪里,要与同志讲团结,要为人民服务,要依靠所属组织,不要靠家庭,不要搞特殊。”

这“三要两不要”,成为毛家永远的家训。

13伟人刚强也有“三怕”

毛主席一生有“三怕”:一是怕别人哭,二是怕看到血污,三是怕别人喊饶命。

1948年,在从延安到西柏坡的路上,一个30多岁的妇女,抱着紧闭双眼的女儿,露出了祈求的目光。毛主席看到并问清情况后,便让医生拿出仅有的一支盘尼西林,给小女孩注射。当女儿醒过来,那位妇女落泪了,毛主席也松了口气。

1949年,毛主席住在北京西郊香山的双清别墅,鸟儿的吵闹声,打扰了他休息。一天,警卫人员在驱赶雀鸟后,还将打死的串了起来。当毛主席看到雀鸟翅膀上的血污后,神色突然变了,便让警卫人员赶快拿走,并说以后不准再打鸟雀了。

还在延安时,毛主席身边有一位警卫战士,因受不了苦,就私自离队了。被找回后,大家都说:这样的行为,肯定会受到枪毙的惩罚。那名警卫战士,也吓得不停地祈求“饶命”。毛主席听说后,觉得他不是故意的,便让放了他。

14清正廉洁的“三不原则”

1949年7月,湖南解放,毛主席家乡的亲戚、朋友,有的给他写信,有的甚至到北京,希望他推荐安排工作或介绍到北京。

毛主席知道后,明确说:我的亲友不能来。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决不能像蒋某人一样,搞任人唯亲那一套;决不能是一人当官,亲人朋友也跟着当官升迁。

他给身边工作人员,明确了处理他的亲友来信或进京的“三不原则”: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凡要来京的,一律不准;来了也不接待;要求介绍工作的,一概拒绝。

15“三到故宫”未进成迷

1954年的一天,毛主席突然提出要到故宫看看,只带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和故宫保卫科科长韩炳文。

到故宫后,毛主席没有进入,而是登上城墙,找了小马扎坐下,边吃橘子,边了解故宫的情况。

韩炳文请主席进故宫参观,毛主席还是只问情况,后来直接去参观了刚出土的文物。

过了几天,毛主席又去了故宫,只是去看了一下上次没看完的文物,也没跨进故宫的大门。

一个月后,毛主席第三次来到故宫,在城墙上眺望了一下,便走到故宫西北角的城墙下,提出要与随行人员合影。

16同甘共苦的“三不吃”

困难时期,毛主席为了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明确表示“三不吃”: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

17老年的“三大志愿”

1961年8月,毛主席和身边工作人员张仙朋说:我有三大志愿:一是下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一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财政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二是分别带上地质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骑马在黄河、长江两岸实地考察;三是写一部书,总结我一生的特点、错误,让后人去评价。”

可惜直到他去世,也没能实现上述愿望,成为终身遗憾。

18远见卓识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1974年2月22日,毛主席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他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19维护党的团结的“三要三不要”

1975年5月3日深夜,毛主席召集在北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开会,提出了“三要三不要”: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向全党发出了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号召。

20暮年的“三哭”

1975年春夏,毛主席的眼睛被确诊患了白内障,并由著名眼科专家唐由之做了手术。一只眼睛刚好可以看东西,主席就看起了古籍。一天,唐由之在陪护时,突然听到了呜咽声,他抬头一看,只见主席捧着书,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哭了很久才平静下来。

唐由之上前一看,主席看的是南宋词人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可能是悲叹南北分离不能统一,触动了毛主席的思绪情怀。

第二次哭是1976年春节,毛主席看电影《难忘的战斗》,当银幕上出现人民群众欢迎解放军进城镜头时,主席再一次禁不住老泪纵横,电影因此而中断。

第三次哭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毛主席在病中仍坚持亲自处理文件,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成为毛主席生前圈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当秘书报告地震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后,毛主席再次号啕大哭。

毛主席晚年的“三哭”,人们能体会到他老人家胸怀四海风云、心系天下苍生的博大情怀。

参考资料:

1、《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

2、毛主席的三个“三”_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3、毛主席赴重庆谈判,三位武林高手三位神枪手保驾护航,立下了大功_推荐 _ 文汇网

4、毛主席视察东北,去了三个省会,发了三次火_省会_毛主席_东北

5、家国情深深几许——毛主席同志与新邵坪上三位故人的书信故事--党史频道-人民网

7、三题报头 无上荣光--党史频道-人民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近年来,随着历史剧的大火,诸多历史人物逐渐走进大众视线,这些历史人物或为众人熟知,或是鲜少听闻,虽然...
在古代大一统封建王朝中,为什么...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这些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朝代里,宋朝的面积是最小的,所以只有宋朝不被认为是“大一统”王...
原创 统... 大业贞观兴亡事,曲折是非任涂鸦。 公元626年7月2日,大唐帝国爆发了惨绝人伦的玄武门事变,秦王李世...
原创 金...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按照道理而言,金国在兴起之初,接连灭掉东亚两大超级帝国辽国和北宋,其实力不可小觑,...
原创 晚... 罗马帝国,西方文明史上最为强盛的古代国家之一。它不仅称霸了那个时代的西方,直至如今也在西方的文明构建...
原创 溥... 溥仪重回故宫,看到画像摆错了,专家却不屑一顾,溥仪:那是我爹 历史发展的轨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原创 红... 宁荣二公都是国公,为何宁国公儿子贾代化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荣国公儿子贾代善却平袭了荣国公? 这个问题稍...
“东方的起点”大展给宁波留下什... 展览现场。 一场持续118天的展览,让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大运河三大线性文化遗产首次“同框”...
原创 他... 诗文与酒于中国文化而言,仿佛是分不开的。郑板桥云:“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是的,酒不醉不...
无影山、无影潭泉城地理名字:颜... 在山东济南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杰出人物,颜廷利教授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以其...
原创 为... 楚汉争霸后期,项羽已经出现了败相,尤其是陈平用了反间计,离间了项羽和亚父范增的关系之后。 范增被项羽...
朱元璋与茶:从布衣天子到茶政改... 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布衣之身逆袭称帝的故事广为人知,但他与茶叶的深厚渊源却鲜少被大众熟知。从...
中国国家文物局今年将启动夏商文...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中国国家文物局25日在北京举行的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
看,彩陶纹里的古老文化(感知文... 图为临洮县博物馆展厅。  临洮县博物馆供图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馆员赵志刚行走在...
原创 她... 孝庄太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为大清的稳定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不可磨灭的,有很多人在提到孝庄的时候...
原创 李... 众所周知,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唐朝,因为唐僧的原型玄奘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人物。历史上的李世民一...
原创 徐... 三国时期要在诸葛亮之前对刘备贡献最大的人,这个人就是徐庶。他原本是江湖侠客,突然间弃武从文,从此发愤...
原创 诸...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发动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对峙,在知道司马懿会固守不...
原创 大... 在追寻城市发展轨迹的同时,体验工业历史的脉动。定于3月22日20:09,由市委宣传部指导,淄博市融媒...
在博物馆看到奥特曼?南充市博物... 近日,四川南充市博物馆的一件文物火了,因为它的形象很像动漫角色奥特曼。网上走红的视频显示,在一间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