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部下获评中将,陈赓却对毛主席说:评低了,我愿让一颗将星给他
迪丽瓦拉
2025-07-09 09:03:22
0

部下获评中将,陈赓却对毛主席说:评低了,我愿让一颗将星给他!

1955年,刚成立仅6年的新中国举行了解放军史上首次将官授衔仪式。此次授衔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其规模时至今日仍是空前绝后的一次。除了十大元帅、十大将从此彪炳史册之外,另有1038位立下赫赫战功的解放军将领登上令人景仰的荣誉殿堂,其中包括55员上将、175员中将、802员少将。

这本是一件举国共庆、名标青史的盛事。然而,当授衔名单公之于众后,却发现了一件颇为令人惊讶又耐人寻味的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在此次授衔的大将中,战功卓著的陈赓被评定为大将军衔,但名榜单一公布出来,他却在一次会议结束后,抓住时机走到毛主席面前聊了几句。突然,他话锋一转:“主席,关于这次评定军衔,我有点不理解。”

“哦?有什么地方不理解呢?莫非你对自己获评为大将,心里有不太满意?”毛主席稍一愣神,微笑着说道。

“不不不……我不是对自己评的衔的不满意,反倒是觉得把我评我大将,有点高了,这让我觉得很惭愧。”陈赓赶紧解释道。

“那你莫非是对别人评的衔不满意?”毛主席缓缓吐出一缕烟圈,仍然面带微笑。

“确实是这样,我有一个老部下,他的衔评得太低了。”陈赓答道。

“你的哪个老部下?评的什么衔?”

“跟我的名字只差那么一点点——陈康!”陈赓”不假思想地答道。“赓”字与“康”确实只有几笔之差。

“哪个陈康?担任第13军军长的那个陈康?”

“对!就是他!他只评了个中将军衔,我感觉忒低了!”陈赓历来以性格开朗、不拘小节著称,经常跟毛主席等领导开玩笑,这次提意见他同样并无顾忌。

“哦,是他啊!这个陈康我晓得,他在你手下打了不少有名的胜仗,确实是个常胜将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38年的神头岭伏击战,的确打得很漂亮!”

“除了神头岭这一仗,他1935年打剑门关、1937年在七亘村、1947年拖垮国民党第5兵团……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以他的资历、能力和功绩,只评了个中将,实在是低了点!”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呢?”毛主席看着陈赓,笑眯眯地说。

“主席,我自己被评为大将,高了;陈赓只评个中将,低了。您看这样如何——不如我俩互相调整一下,现在我肩章上的四颗将星,我宁愿摘一颗星给陈康!”

“哈哈……那陈康的两颗星(中将一穗二星)不就变成三颗星(上将一穗三星)了?”

“当然,这只是个建议。主席,您看这样行不行?”陈赓也意识自己在主席面前说这些有些唐突,也不好意思的笑了。

“陈赓啊陈赓,你愿意让出一颗将星,风格是蛮高的。但评军衔这个事根本不是归我说了算,而是由评审组共同研究、统一评定。我个人根本无权置喙,这一点你应该明白啊!”

毛主席吸了两口烟,继续说道:“有句俗话说得好:羊羔虽美,众口难调。评军衔涉及到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根本无法让个个都满意。有的说高了,有的说低了,如果每个人都要求重新评一评、调一调,这件事只怕就没完没了咯!”

“那也确实是的……”陈赓听到这里,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

“更何况嘛,即使有个别人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实际贡献,跟他所得到的荣誉并不对等或者说不匹配,但是他的功勋到任何时候都无法抹杀,会永远铭记得在人民心中!”

话说到这个份上,陈赓也不便再说什么了,但他后来经常说,总是为陈康只评个中将感觉有点遗憾。陈康呢,听到陈赓大将为自己在毛主席面前提意见的事之后,一方面心怀感激,另一方面则表示,对于军衔的评定,自己心满意足、倍感荣耀,没有任何意见。

但无论如何,从陈赓大将向毛主席反映陈康军衔评低了这件事上,可以充分说明,陈康这个老部下在陈赓心目中有着很重的份量。

事实上,翻开解放军史就可以看出,陈康的确是一位战功卓著、名震中华的常胜将军。

陈赓是湖北武穴人,7岁当放牛娃,17岁参加赤卫队,20岁参加红军,先后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6年还参与了中缅勘界警卫作战)。

在陈赓手下,陈赓曾先后担任过772团团、13旅长等职务,建国后历任第13军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云南省委书记,兰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央军委顾问等多个重要职务。

在陈康6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曾凭借其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足智多谋的军事才能,指挥所在部队屡建奇功。

在1935年3月的嘉陵江战役中,时任红31军92师274团2营营长的陈康,一马当先、冲锋在最前面,率领全营官兵猛攻川陕军事要塞剑门关,居功至伟。

在1937年10月的七亘村伏击战中,陈康率领八路军386旅772团充分利用地理条件,两度巧设伏击圈抗击日寇,只付出了伤亡十余人的较小代价,即立下歼敌四百余名的大功,大大鼓舞了根据地军民抗日的信心。

在1938年3月的神头岭伏击战中,陈康率部全歼潞城来犯之日军,创造了军史上极为精彩的一次战例。

最为人称道的是陈康在1947年10月阻击豫西国民党的战争中,时任13旅长的陈康,故布疑兵、巧设迷魂阵,诱使国民党第五兵团李铁军的三万大军在伏牛山一带晕头转向、疲于奔命,最终被一举歼灭二万多人。

陈康虽然是陈赓的部下,但他在战略战术上具有独特的见解,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军事思想。由他创造的不少经典战例,甚至被不少军事教科书广泛采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王粲:登楼感不遇,驴叫鸣悲声 标题说的其实是两个典故,一个是王粲感自己怀才不遇,登楼作赋;另一个是他...
原创 清... 随着时钟的运行,清朝这段辉煌的历史也已然褪色。 当我们再想起这段过往,脑海里第一出现的,往往是艳色齐...
原创 1... 1960年1月17日,卫立煌在北京病逝,享年六十四岁。同年20日,周总理在中山堂主持了追悼大会,毛主...
原创 岳... 《岳飞全传》中,高宠被誉为南宋的头号猛将,素有南宋第一枪之称,其武力在全书中稳居最高水平。高宠原为宋...
原创 1... “臭女人,我喜欢你是对你的恩赐,你别给脸不要脸!” 1962年年底,在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的舞会上,一...
原创 一... 在177位开国中将中,有一名很耿直的将军,他在授衔时,闹出了风波。 《罗荣桓传》记载了这么一段话:“...
原创 溥... 晚清时期随着进步思想的不断传播,中国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运动,直到1911年的时候辛亥革命击垮了清...
原创 从... 引言 朱元璋在推翻元王朝的统治后,于公元1368年在南京城开国称帝,大明王朝由此开始。通常来说,一个...
原创 1... 两个接壤的国家,最麻烦的就是领土归属问题,它关乎到了主权、利益以及国家尊严等方面,许多纷争也是由此而...
原创 毛... 这是一张毛主席的经典照片,照片拍摄于1939年的延安。照片上的主席与两个八路军小战士亲切交谈,照片中...
原创 青... 青牛精和牛魔王是什么关系?红孩儿一句话说出真相,与老君有关 宰相门前七品官。即使是宰相门前最窝囊的...
原创 四...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那段战争时代里,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有勇有谋的军事将领。正是因为那段年代里优秀的人才实...
原创 晚... 19世纪末,清王朝逐渐衰微。 暗流涌动,日薄西山。 而在这变革的风暴中,无论是满清统治集团中的权势滔...
原创 3... 1983年8月31日,一架编号为KAL-007韩国客机从美国的拉斯维加斯起飞,飞往韩国汉城,在飞行的...
原创 东... “欣悉兄等反对内战,决心为民主事业奋斗到底,义正词严,无任佩慰。全国人民之人心无不为之振奋。和平民主...
原创 蒋... 前几天网络上有句话很有意思,美国人扶持了这么多带头人,最后发现,蒋介石才是最能打的一个。 蒋介石能够...
原创 老... 李云龙曾经是老师长的警卫员,但自从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两个人就没有再见过,他再见到老师长的时候,老师长已...
算盘发明之前,中国古人使用什么... 说起珠算和算盘,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一种古老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器。那么在这之前,中国人是靠什么方法来计...
原创 古...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过连年战争,外族入侵,瘟疫流行等天灾人祸,这对古代人口...
原创 周... 1973年,有着八十岁高龄的毛主席,抵不过时间的催促,开始被病魔缠身。这时的毛主席虽然头脑依然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