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
迪丽瓦拉
2025-07-09 09:02:47
0

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

《周易》卦爻辞唯一提到的可靠的历史人物,只有箕子。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将箕子、比干、微子并称为“三仁”。朝鲜王朝的《三国遗事》、《东国通鉴》、《东史纲目》等重要史书,也都比较详细地记载了箕子的史迹。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这个国家,在中国的汉朝时代,被燕国人卫满所灭。

公元前三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是在中国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的,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公元前1120年,周朝时期,原商的重臣箕子,被周武王封于朝鲜。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余年,直到西汉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建立了卫满朝鲜。

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据说,今天朝鲜喜爱白色的民俗,即商代尚白之遗风。箕子胥余是殷末著名贤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誉为殷之“三仁”之一。

纣王无道,受到政治迫害的箕子,率其族人出走朝鲜。箕子入朝鲜半岛不仅传去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农耕、养蚕、织作技术,还带入了大量地青铜器,另外还制定了“犯禁八条”这样的法律条文,大量中国古代典籍和朝鲜史书的记载,与在朝鲜出土的青铜器、陶器以及朝鲜的地面古迹三方面相互印证,都证实了箕子朝鲜的存在。

自古以来,中朝两国人民都珍视这一有据可查的史实。在朝鲜有自己的历史记载以来,或者说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朝鲜、韩国的史书、教科书都沿袭了这一历史学说。

箕子朝鲜乃殷商遗裔在朝鲜半岛上所建地方政权,臣于周,后又臣于秦,为周、秦海外之属国。箕子朝鲜为卫满朝鲜所取代,卫氏朝鲜为汉之“外臣”、属国。汉武帝伐朝鲜,裂其地为四郡,为汉的边疆辖区。有了箕子朝鲜,方有卫满朝鲜,方有汉之四郡,方有高句丽史、渤海史,从而构成了东北古史、东北民族与疆域史的基本系列,而箕子朝鲜是为中国东北史之开端。

朝鲜野史《三国遗事》说,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著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造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高丽时期成书的《三国遗事》与之相差数千年,中间并无其他史料记载,一般均认为,檀君朝鲜系后世杜撰,不足采信。

箕子带去了懂诗书、礼乐、医药、阴阳、巫术的知识分子,懂得各种技艺的能工巧匠。他们把中原文明带到朝鲜半岛北部,教化臣民,使古朝鲜习行中国礼乐制度,衙门官制、饮食起居逐渐沿习中原习俗。

在政治上,箕子颁布八条成文法,禁止杀人、伤人、盗窃;在经济上,推广殷商的田亩制度和中原先进的耕作、养殊技术。

据朝鲜王朝史学家安鼎福编著的《东史纲目》记载,箕子在朝鲜治理不到三年,当地民风大变,夜不闭户,妇人守贞不淫,男婚女嫁不重聘礼,民众节俭敬睦,社会和谐安定。还有人把平壤郊外的大同江比作黄河,把永明岭比作嵩山,编成歌典来歌颂和赞美箕子。

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所说的箕子“化及民”,就是箕子在朝鲜教化百姓,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对此,《高丽史》也有记载:公元1102年,礼部上奏称,中国教化礼仪,自箕子始,并乞求为其立祠以祭。

不管是中国文献,还是朝鲜史书,箕子对古朝鲜的开发都是功不可没的,日本江户时代前期(十七世纪初)的史学家林鹅峰认为,箕子到朝鲜开创“东方君子国”,“东方君子国”这种称谓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

据史料记载,箕子王朝共历四十一代君王,直至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箕子的第四十一世孙箕准,被门下卫满发动政变所推翻,箕准南逃,箕子王朝灭亡。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直到公元前一世纪才被灭。

出于民族主义原因,目前有朝鲜韩国学者对此段历史的存在,有一定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

《史记.朝鲜列传》明确记载说:西汉建立政权后,与古朝鲜以水为界。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卢绾反叛,投降匈奴;燕人卫满逃跑到朝鲜地区,后来夺取王位,建立了卫氏王朝,建都王俭城(今平壤)。吕后当权时,卫满曾经与汉朝的辽东太守约定,称为汉朝的"外臣"。卫满传国三代,至孙子右渠王。

右渠王与汉朝关系紧张。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使者涉何与右渠王反目,涉何杀死朝鲜的裨王长,右渠王派兵杀死涉何。于是,两国间爆发战争。元封三年,在汉朝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尼相参杀了右渠王投降。

汉武帝把朝鲜地区划分为四郡: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并封右渠王的儿子长降,以及尼相参等人为侯。以上史实,是两国学术界都承认的。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所主编的《朝鲜通史》,就是这样记述的:"纪元前3世纪,中国周灭亡,分裂为数国,互相混战。当时古朝鲜的侯也称为王,拥有相当的官僚机构和相当的武装部队。……后来,秦统一中国,筑万里长城时(纪元前214年),古朝鲜的否王曾企图利用这个机会,扩张自己的势力。后来,他的儿子准王收留北中国燕、齐、赵等国避乱和迁徙的居民,使住于古朝鲜西部地区,扩大了古朝鲜的领域。""纪元前206年汉统一中国后,修万里长城外的辽东故塞,以卢绾为燕王,与古朝鲜以浿水为界。纪元前195年卢绾叛汉,亡命匈奴,其部下卫满聚众千余名,渡水入朝鲜。准王赐予博士爵位和百余里土地,令其统率亡命于古朝鲜西部国境之汉人。卫满在古朝鲜的西部境界扩张势力,于纪元前194年袭击王俭城,驱逐准王,自立为古朝鲜'国王'。""汉四郡的设置对朝鲜各部落的政治、经济、文化上有巨大的影响。汉通过乐浪郡,与朝鲜各部落之间的交易广泛开展起来了。考古遗迹发掘工作中(仅辽东地方尚不得知),在大同江流域黄海道,直到韩国庆尚道地方,都发现汉朝时代的文化遗物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本篇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吕不韦是秦国的重要相邦,曾在秦庄襄王即位时扶持他成为君主,后来他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尊称为“仲父”,一...
原创 三... 他胸怀壮志,智慧与勇气兼具,身高八尺,手握方天画戟,武艺高强,战斗力无与伦比。在《三国演义》中,若用...
原创 唯...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道名为“明定国是”的诏书,正式宣告了“戊戌变法”的开端。这场自上...
原创 《... 艺术源于生活,经典剧集《雍正王朝》中蕴含了许多能够启示我们生活的情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当提到剧中隆...
青海玛多扎陵湖发现秦代摩崖石刻... 中新网西宁6月8日电(仝涛)记者8日从青海省果洛州委宣传部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工作者近期在果洛州...
原创 谁... 山海关之战 时间回到1644年4月21日,李自成的王朝军队——大顺军与清军及吴三桂的军队在山海关展...
原创 3... 每次看到郭麒麟、宋轶、蒋依依等偶像演绎的《赘婿》,我不禁想到了清朝历史上的第一位赘婿——和珅。 提到...
原创 苏...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近代以来对中国伤害最深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之相比。清朝末期,利用清政...
原创 独... 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塔山阻击战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场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便是蒋...
原创 一... 1912年,北洋政府对军队编制进行了重要调整,将原有的镇、协、标改为师、旅、团的形式,这一改革标志着...
原创 东... 谈及我军在东北的扩展,许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罗荣桓元帅当年编练二线兵团。确实,四野百万大军的成型与罗...
原创 为... 如今,我们的房屋窗户多采用玻璃材料制作,那为何在古代,窗户却普遍使用纸糊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玻璃这一...
原创 2... 2016年,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邱庄村郭楼组,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座楚国墓葬。对于当地人而...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无疑是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时代之一。这段历史之所以深深刻在后人的记忆中,离不开《三国演义》这...
原创 他... 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中,曾有许多赫赫有名的家族和强大的帝国,纵使他们曾占据巅峰,终究还是未能逃脱衰败的命...
美国只有两百多年历史,还有“文... 每当提到美国的话题,总有人抬杠说:美国只有两百多年历史,哪有什么文明! 事实真的如此吗? 今天,就根...
原创 古... 无论哪个朝代,统治者对于那些被视为“罪大恶极”的犯人,往往会施以“斩首”这一极刑。在这种惨痛的刑罚执...
原创 明... 对于古人来说,四十岁并不算是过了暴毙的年纪。由于古代社会普遍的寿命相对较短,而常年征战的伤痛也为这些...
原创 唐... 在东北地区的渤海国,曾被称为“海东盛国”。这个国家是由粟末靺鞨的部落领袖大祚荣在牡丹江流域建立的地方...
原创 他... 公元1206年,铁木真凭借蒙古铁骑成功统一了各个蒙古部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意味着“天赐之汗”,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