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
迪丽瓦拉
2025-07-09 09:02:47
0

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

《周易》卦爻辞唯一提到的可靠的历史人物,只有箕子。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将箕子、比干、微子并称为“三仁”。朝鲜王朝的《三国遗事》、《东国通鉴》、《东史纲目》等重要史书,也都比较详细地记载了箕子的史迹。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这个国家,在中国的汉朝时代,被燕国人卫满所灭。

公元前三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是在中国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的,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公元前1120年,周朝时期,原商的重臣箕子,被周武王封于朝鲜。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余年,直到西汉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建立了卫满朝鲜。

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据说,今天朝鲜喜爱白色的民俗,即商代尚白之遗风。箕子胥余是殷末著名贤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誉为殷之“三仁”之一。

纣王无道,受到政治迫害的箕子,率其族人出走朝鲜。箕子入朝鲜半岛不仅传去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农耕、养蚕、织作技术,还带入了大量地青铜器,另外还制定了“犯禁八条”这样的法律条文,大量中国古代典籍和朝鲜史书的记载,与在朝鲜出土的青铜器、陶器以及朝鲜的地面古迹三方面相互印证,都证实了箕子朝鲜的存在。

自古以来,中朝两国人民都珍视这一有据可查的史实。在朝鲜有自己的历史记载以来,或者说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朝鲜、韩国的史书、教科书都沿袭了这一历史学说。

箕子朝鲜乃殷商遗裔在朝鲜半岛上所建地方政权,臣于周,后又臣于秦,为周、秦海外之属国。箕子朝鲜为卫满朝鲜所取代,卫氏朝鲜为汉之“外臣”、属国。汉武帝伐朝鲜,裂其地为四郡,为汉的边疆辖区。有了箕子朝鲜,方有卫满朝鲜,方有汉之四郡,方有高句丽史、渤海史,从而构成了东北古史、东北民族与疆域史的基本系列,而箕子朝鲜是为中国东北史之开端。

朝鲜野史《三国遗事》说,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著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造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高丽时期成书的《三国遗事》与之相差数千年,中间并无其他史料记载,一般均认为,檀君朝鲜系后世杜撰,不足采信。

箕子带去了懂诗书、礼乐、医药、阴阳、巫术的知识分子,懂得各种技艺的能工巧匠。他们把中原文明带到朝鲜半岛北部,教化臣民,使古朝鲜习行中国礼乐制度,衙门官制、饮食起居逐渐沿习中原习俗。

在政治上,箕子颁布八条成文法,禁止杀人、伤人、盗窃;在经济上,推广殷商的田亩制度和中原先进的耕作、养殊技术。

据朝鲜王朝史学家安鼎福编著的《东史纲目》记载,箕子在朝鲜治理不到三年,当地民风大变,夜不闭户,妇人守贞不淫,男婚女嫁不重聘礼,民众节俭敬睦,社会和谐安定。还有人把平壤郊外的大同江比作黄河,把永明岭比作嵩山,编成歌典来歌颂和赞美箕子。

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所说的箕子“化及民”,就是箕子在朝鲜教化百姓,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对此,《高丽史》也有记载:公元1102年,礼部上奏称,中国教化礼仪,自箕子始,并乞求为其立祠以祭。

不管是中国文献,还是朝鲜史书,箕子对古朝鲜的开发都是功不可没的,日本江户时代前期(十七世纪初)的史学家林鹅峰认为,箕子到朝鲜开创“东方君子国”,“东方君子国”这种称谓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

据史料记载,箕子王朝共历四十一代君王,直至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箕子的第四十一世孙箕准,被门下卫满发动政变所推翻,箕准南逃,箕子王朝灭亡。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直到公元前一世纪才被灭。

出于民族主义原因,目前有朝鲜韩国学者对此段历史的存在,有一定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

《史记.朝鲜列传》明确记载说:西汉建立政权后,与古朝鲜以水为界。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卢绾反叛,投降匈奴;燕人卫满逃跑到朝鲜地区,后来夺取王位,建立了卫氏王朝,建都王俭城(今平壤)。吕后当权时,卫满曾经与汉朝的辽东太守约定,称为汉朝的"外臣"。卫满传国三代,至孙子右渠王。

右渠王与汉朝关系紧张。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使者涉何与右渠王反目,涉何杀死朝鲜的裨王长,右渠王派兵杀死涉何。于是,两国间爆发战争。元封三年,在汉朝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尼相参杀了右渠王投降。

汉武帝把朝鲜地区划分为四郡: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并封右渠王的儿子长降,以及尼相参等人为侯。以上史实,是两国学术界都承认的。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所主编的《朝鲜通史》,就是这样记述的:"纪元前3世纪,中国周灭亡,分裂为数国,互相混战。当时古朝鲜的侯也称为王,拥有相当的官僚机构和相当的武装部队。……后来,秦统一中国,筑万里长城时(纪元前214年),古朝鲜的否王曾企图利用这个机会,扩张自己的势力。后来,他的儿子准王收留北中国燕、齐、赵等国避乱和迁徙的居民,使住于古朝鲜西部地区,扩大了古朝鲜的领域。""纪元前206年汉统一中国后,修万里长城外的辽东故塞,以卢绾为燕王,与古朝鲜以浿水为界。纪元前195年卢绾叛汉,亡命匈奴,其部下卫满聚众千余名,渡水入朝鲜。准王赐予博士爵位和百余里土地,令其统率亡命于古朝鲜西部国境之汉人。卫满在古朝鲜的西部境界扩张势力,于纪元前194年袭击王俭城,驱逐准王,自立为古朝鲜'国王'。""汉四郡的设置对朝鲜各部落的政治、经济、文化上有巨大的影响。汉通过乐浪郡,与朝鲜各部落之间的交易广泛开展起来了。考古遗迹发掘工作中(仅辽东地方尚不得知),在大同江流域黄海道,直到韩国庆尚道地方,都发现汉朝时代的文化遗物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本篇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欣悉兄等反对内战,决心为民主事业奋斗到底,义正词严,无任佩慰。全国人民之人心无不为之振奋。和平民主...
原创 蒋... 前几天网络上有句话很有意思,美国人扶持了这么多带头人,最后发现,蒋介石才是最能打的一个。 蒋介石能够...
原创 老... 李云龙曾经是老师长的警卫员,但自从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两个人就没有再见过,他再见到老师长的时候,老师长已...
算盘发明之前,中国古人使用什么... 说起珠算和算盘,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一种古老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器。那么在这之前,中国人是靠什么方法来计...
原创 古...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过连年战争,外族入侵,瘟疫流行等天灾人祸,这对古代人口...
原创 周... 1973年,有着八十岁高龄的毛主席,抵不过时间的催促,开始被病魔缠身。这时的毛主席虽然头脑依然清醒,...
明代青花瓷器拍卖近期成交价格记... 明代青花瓷器拍卖近期成交价格记录 中国瓷器制造技术经过元代的过渡,发展至明代之时几乎由景德镇各瓷窑一...
清廉家风润万家 | 山西清廉家... ●山西清廉家风故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从红色家风中...
原创 唯... 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默默无闻的湖南,到了近代是大放异彩,有句话叫做“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从某种角...
原创 改... 日本这个国家。 总是让我们又熟悉,又陌生。 说它熟悉,主要是因为自东汉开始我们就打交道了,陈寿所著的...
原创 他... 前言 1955年大授衔前夕,罗荣桓元帅格外繁忙。 眼看授衔仪式就要临近,可仍有一些人员的军衔还没有敲...
三星堆博物馆又“上新”啦!首次...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三星堆博物馆又“上新”了。“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
原创 假... 朝鲜和韩国是同文同种的两个国家,不过追溯历史,他们长期是一个国家,奈何到了近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制...
原创 1... 1947年解放到了关键时刻,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批英勇的革命者站了出来,他们为着国家正确方向而努力着。...
原创 诸...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每次必带马岱,为什么会特别看重姜维? 他俩都是陇右凉州人,特别是马岱,更是马氏之后。...
原创 四...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林... 北京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文物建筑最多的城。元、明、清历代的宫苑,坛庙,塔寺分布在全城,各有它的历史艺...
原创 日... 引言 日军当年为何不攻打延安?这个问题一直引发着人们的疑问和探讨。毛主席三个安排据说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 产学研王教授视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特点详细归纳如下: 一、发展历程 前文明期:...
原创 溥... 提到晚清的末代皇帝溥仪,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悲惨和傀儡,虽然他曾经贵为皇帝, 但是他一生都是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