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范进中举后乐疯了,你只当他是笑话,却不知他开挂的后半生
迪丽瓦拉
2025-07-13 04:02:44
0

清代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讲述了一则“范进中举”的故事。

说一位叫范进的秀才考中举人后,高兴的发疯了。本来是一个金榜题名全家“普天同庆”的故事,结果成了后人极尽讽刺的对象,说他一副“小人得志”“穷人乍富狗穿皮裤”的形象。

殊不知,当你嘲笑范进失心疯的时候,范进的华丽人生已经把你甩出八条街。表面上是一出荒唐的闹剧,实则是一则“小镇做题家”的励志故事。

现在的图书行业有一个叫人无法理解的地方,只说其一不说其二,那些所谓的编辑不只是出于何种居心,在向读者呈现故事时,总是“断章取义”。

“范进中举”也是如此,他们只告诉你范进中举后短暂的失态表现,却不告诉读者范进的出身有多贫寒、考中举人意味着什么以及范进后半生所取得的成就。

来自广东的“小镇做题家”

范进,是一位明朝广东的读书人,家境贫寒到家徒四壁。自幼读书,从不下地干活,是一位典型“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传统知识分子。

从二十岁开始科举考试,考到四五十岁依旧没有考中。因为读书,将原本不怎么富裕的家庭财产耗尽,四十多岁都没讨到老婆,最后委曲求全娶了胡屠户三十岁的闺女。

在今天,三十岁尚未结婚的女生并不新鲜,放在五六百年前的明朝,姑娘到三十岁没有嫁出去,基本上意味着废了。

在十五六岁出嫁的明朝,三十岁嫁不出去,只能说明两点:要么胡氏长得实在太丑,要么是名声不太好。范进与胡氏结婚相当于瘸驴配破磨,顶多算是凑合在一起过日子。

作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读书人,范进能够接受胡氏的婚约,甚至觉得娶了胡氏是自己高攀了胡家,可想而知范进已经落魄到什么程度。

在婚姻大事上,范进已经彻底“迷路”了,但是范进心里很清楚,他的人生不是没有逆袭的机会,只要他好好读书,通过科举放手一搏,或许能够拼出一条通天大道。

但现实狠狠地打了范进的脸,屡试不中,考了一年又一年,年年不见自己榜上有名。考到最后,亲戚由鼓励变成嘲讽,连杀猪的老丈人家都不待见自己,甚至动手打自己。

这种情况也是人之常情,一位四十来岁的壮汉,整天赚不来一分钱,天天之乎者也冒充知识分子,别说古人觉得好笑,我们看了都忍俊不禁。

看原文的描述就知道了。“老婆嫁给他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老娘更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

一切的生活苦难并没有击倒这位“小镇做题家”的坚强。人家范进真的坚挺住了,四十多岁那年,在全家已经没米下粥的极度贫寒中,范进靠借钱考中了秀才。

不要小看秀才,秀才在封建社会不亚于现在的“双一流”大学。取得秀才身份后,范进又连续考了十多年。终于在五十四岁那年,考中了举人。

可笑的是范进考举人是瞒着全家人去考的。

从头到尾,家人都不知道他去考过举人。考试结束后,他一刻不敢耽误“一路小跑”回到家中,这才知道老婆和老娘已经好多天没有吃饭了,家里一点吃的都没有。

为了吃饭,老娘让他把家中仅剩的一只鸡带到集市上卖掉换米。在范进卖鸡换米的过程中,捷报飞来。

范进高中广东乡试举人第七名亚元。

喜极而疯

听到自己高中举人的消息,范进有点不相信,一遍遍确认,然后狂笑不止,一阵晕厥倒在地上。

老娘见状慌了,给范进喂了几口水,范进立刻清醒过来,然后手舞足蹈、口中振振有词地叨念自己考中了!考中了。结果一不小心掉进水塘里,从水里爬出来披头散发像个乞丐。

后面是老丈人与众人商议如何帮助范进恢复心智,不再过多赘述。

关于范进中举的故事,现在的无良编辑基本上就写到着,给人留下一个没出息的“范进”形象,让大家去嘲笑、去讽刺、去挖苦。

但这些编辑从来不会告诉你范进考中的举人意味着什么。

范进考中的广东第七名亚元,相当于在当年广东全省举人考试中,范进获得第七名的优异成绩。

考中举人下一步是考进士,进士是天子的门生,考中进士后便可以直接面对皇帝,这是一份天大的荣耀。

我们把范进那年的举人考试放在现代来看,会更加直观一些,把范进的举人考试看成现在的广东高考。如果在今天的高考中,能够在广东省获得全省第七名的成绩厉不厉害,起码报考清华北大十拿九稳,这点没有任何异议。

换而言之,以范进的举人考试成绩,将来考中进士属于躺进。

一个家徒四壁家庭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作为爹妈会不会喜极而泣,大家自己斟酌斟酌。

再说举人的含金量。明朝的举人是可以直接做官,从最低级的从九品知县开始做起,知县基本相当于现今的县长,最低也得是副县处级的职位。

说到这,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亲戚朋友当中,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副县处级别。这不是祖坟冒青烟的概念,而是祖坟直接着火了,烧焦了。

换成我,我敢保证自己也会像范进那样乐疯了。

再往细处看。范进神志恢复后,平时瞧不起他的地方权贵全部都来巴结他。有跟他攀亲戚的,有给他送田宅的,有给他送女人的,有给他送金银财宝的。过去五十年的受的罪,一场考试全部找回来了。

连杀猪的老丈人也开始极力讨好他。过去骂他是“癞虾蟆”“现世宝”“穷鬼”,现在一口一个“贤婿老爷”。

别说世态炎凉,这就是惨淡的现实。

开挂的后半生

其实,在范进中举的故事中,最惨的人是范进的老母亲。老人家听说儿子发达了,家里来了这么多不速之客,送来如此多的金银财宝,一辈子没吃过饱饭的老人,顿时心态炸了。

从床上爬起来跑到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前,抱着这些财物念叨说“这些都是我的了”,“都是我的”。没成想,一口痰堵住嗓子憋死了。

老母亲去世后,范进在家守孝三年,便踏上进京赶考之路。临走时,不再像最初考举人偷偷摸摸,而是所有当地的场面人物为他举杯送别。

老范不负众望,五十七岁那年一次考中进士,成为当朝一位“御史”。

在“御史”职位上没干多久,因为工作能力出众,皇帝派他到山东担任“学道”。“山东学道”是正三品的地方高官,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

大家不妨再回想一下,亲戚朋友中有没有这种级别的人物。

所以,我读范进中举的故事,没有感到丝毫的讽刺。这是一位“小镇做题家”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而且范进的人生高度是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所达不到的。

不但不应该嘲笑,甚至应该学习范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讨... 1984年春天,《红二十五军战史》编委会扩大会议,在北京拉开了热烈研讨史稿的序幕。 与会者们,都是原...
原创 中...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国可谓是人才辈出,各领风骚。既然是各领风骚,那么千百年来,有哪些人的智商是最高的呢...
原创 抗... 抗战时期,抗大、党校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不少人才,大多数干部都在抗大或者党校学习过。可要想进去,是有“门...
原创 1... 提到边疆,人们能将各种各样的边塞诗娓娓道来,提到近代的边疆却时常倍感屈辱,因为极贫极弱的清王朝,在列...
原创 唐... 唐玄宗,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和毁灭者,在历史上属于前明后暗都很极端的人。他一生共有29个女儿,这些孩子几...
原创 李... 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虚弱地时期,由于当时清朝的软弱无能,中国在面对列强时几乎是一败再败。面对这种...
原创 鲁... 历史课本告诉我们,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行了二十等爵制,打仗立功就可以升职升官,种田种得好就可以免除徭...
原创 毛... 文| 九月纪实 编辑| 九月纪实 1950年5月,为了迎接国际劳动节的到来,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悬挂出了...
原创 加... ——鄂州市老年人文化体育协会召开历史文化交流联谊会 8月16日,鄂州市老年人文化体育协会历史文化交...
原创 7... 1976年9月9日下午四点,一片静默之后,全国的广播不约而同地播放起了同一则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
原创 孟... 1947年,国民党先后集结了45万大军,准备对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除此之外,还以其精锐整编74师...
原创 他... 天赋这种东西,说起来很玄妙,但是不得不承认,某些人在某些方面,的确学得比其他人快,而且会在某些方面非...
原创 曹... 导语: 其实在《三国志》曹魏篇中的武帝纪里,对曹操的称呼有三种,分别是太祖、公以及王。 为什么同一篇...
原创 斯... 文|文史探索家 编辑|文史探索家 斯大林作为俄罗斯历史当中公认的伟人 ,其以冷酷铁血的姿态带领苏联完...
纪念路、广中路缘何而建?这场读... 百年前,修筑纪念路是为了纪念谁,开辟广中路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昨天,“江湾:历史与风景”读书分享会在上...
原创 英... 从进化出人类,到发展成文明,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而从最早的文明传承到后世如今,一样需要漫长的时光。...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二里头夏都... 央广网洛阳8月17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在中国,文明灿若星河。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作为中国历史上第...
原创 李... 如果说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是谁,那么清末的李鸿章一定榜上有名。作为洋务运动的开创者、领导者,李鸿章是晚...
湖南博物院成立马王堆研究院 新华社长沙8月18日电(记者张格、刘芳洲)记者从18日在长沙举办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
原创 毛...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58年10月,张国焘对中央表示愿意为新中国政府做点事,并要求给他以生活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