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81年邓小平收到陈独秀后人来信,立即下令:保护陈独秀墓
迪丽瓦拉
2025-07-13 05:33:23
0

安徽省安庆市的林业村,有一座占地110亩的陵园,叫做“独秀园”。

在这里长眠的,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先驱、新民主文化的精神领袖,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同志。

陈独秀去世之后,几经波折才得以在家乡入土为安,此后他的坟墓因为长期无人祭扫,还差点彻底消失在草丛中。

后来还是陈家后人写信给邓小平,经过邓小平的亲自拍板,政府才重新整修了陈独秀的坟墓,最后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独秀园”。

作为对中国革命有过突出贡献的革命先驱,他的坟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波折呢?

一、革命先驱者

陈独秀的坟墓之所以会有这么多波折,还得从他的革命生涯说起。

陈独秀字仲甫,生于1879年,是安徽怀宁人,他少年时就有才名,17岁考中秀才,18岁就写了一篇《扬子江形势论略》。

作为长在那个新旧思想交替的年代,陈独秀也很早就接受了新的思想,他自己表现得也很积极。

从1901年到1915年,陈独秀先后五次东渡日本,不仅在日本成立了东京青年汇,还举办了三次爱国演说会。

辛亥革命之后,回国后的陈独秀曾担任过安徽都督府的秘书长,也曾经参加过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一直都是走在革命前沿的先驱者。

然而辛亥革命并没能彻底挽救中国,中国依然处在军阀混战割据的时代,陈独秀也意识到,要从根本上挽救中国,必须要中国人自己能够觉醒起来。

基于这种思想和认识,陈独秀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这就是以后的《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拉开帷幕。

这场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具有空前的意义。

它打破了几千年以来,在中国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唤醒了新一年的年轻人。

当时还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的毛泽东,就是因为受到了《新青年》上陈独秀文章影响,才抛弃了梁启超和康有为的改良思想,走上了坚定的革命道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之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也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曙光,指明了一条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革命道路。

俄国的十月革命,让陈独秀意识到,中国不应再存在“军阀”,而且人民有权力有行动,去为自己争取权益。

在陈独秀对这种思潮的宣传下,“五四运动”应运而生。

“五四运动”对于中国革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中,数十万学生成为运动的先锋,紧接着工人阶级也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在中国革命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经过“五四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进步群体被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吸引,这给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努力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同时诞生的,还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名字。

1921年7月23日,嘉兴南湖的一条画舫,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

在这里,中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在缺席会议的情况下,当选为中央局的第一任书记。

一大之后,陈独秀从广东回到上海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上海进行了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也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黄埔军校就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建立的,这所军校也为我党培养了很多将领,对于后来建立起来的工农武装有极大的帮助。

大革命后期,蒋介石的野心随着势力的发展进一步膨胀,国共合作的关系也岌岌可危。

面对国内复杂多变的斗争,陈独秀判断失误,让我党在措不及防的情况下,遭受了重大损失,陈独秀也在不久之后离开了中共中央的领导岗位。

二、失意困顿却不失志

陈独秀离开中共中央的领导岗位之后,因为革命斗争方向的改变,对于他的定位,在党内一直存在争议。

1927年7月,中共中央进行了改组,陈独秀从此也离开了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岗位。

此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的“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第一次国共合作也宣告破裂。

作为当时执行这个政策的党的最高领导人,陈独秀也被扣上了“右倾主义”的帽子,在党内一直是被批判的对象。

即使退出党的领导岗位,在党内也被很多人反对,陈独秀依然没有放弃与国民党做斗争,他通过发表犀利的文章,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在此期间,他的长子延年、次子乔年,这两位20多岁的年轻党员,相继死在了国民党的屠杀之下。

陈独秀长女陈玉莹得到兄弟两人被害的消息之后,带着弟弟松年想去收尸却被国民党拒绝,她回去之后悲愤交加,身体每况愈下,于1928年去世。

接连失去了三个孩子,陈独秀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可即便这样,他也没有失去斗志。

“九一八事变”之后,针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陈独秀又发表一系列文章抨击蒋介石“奴性”深重,同时呼吁大家坚决和日寇斗争。

因为这些言论,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入狱。

在监狱时,国民党的“国防部长”何应钦特意来到监狱向他求字,意图看到他屈服的话语,他却挥笔写下“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话。

国民党的特务头子徐恩增也曾经来找过他,想趁着这个机会说服他放弃“共产主义”,结果却发现陈独秀仍然坚定地以共产主义者自居,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国共抗日统一战线成立之后,陈独秀被提前释放出狱,出狱之后,他又写下大量抗日文章,发表演说号召大家一起抗日。

为了拉拢陈独秀,蒋介石集团曾许给他国民党政府“劳动部部长”的职位,被他一口拒绝。

国民党政府又承诺拿出10万元的经费,支持他另立一个新的党派,被陈独秀大骂一顿,将来人赶出门去。

1938年,当时作为中共代表,在重庆工作的周恩来同志在陈独秀的挚友、辛亥革命元老朱蕴山先生的陪同下,特意到陈独秀家中探望。

当时周恩来除了拜访看望他,也想劝他回到延安和大家在一起,但是卧病在床的陈独秀却拒绝了周恩来的好意。

他说和自己并肩战斗过的李大钊已经牺牲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也牺牲了,他在党内已经没有几个熟人了。

而且对于现在的情况来说,他已经落后了,年纪也大了,很多观念都改不过来了,还是不去让大家不高兴了。

看到陈独秀这么固执,周恩来也只能在慰问之后返回。

1938年之后,陈独秀独居在江津,他贫病交加,吃粗米喝菜汤,刚开始那会,他的身边只有妻子潘兰珍一人陪伴。

当时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资助他,陈独秀却固守清贫,对于来历不明的钱财绝对不碰。

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曾以“改小学读本”的名义,向给他送上5000元的资助,被陈独秀拒绝了。

曾经的同志、自己的学生张国焘叛逃国民党后,以国民党的名义给他送钱,被他毫不犹豫地拒之门外。

戴笠、胡宗南等人也先后找过陈独秀,除了看他的动静之外,也想找机会利用他的影响力,但最后也都没有得逞。

在这样失意困顿的情况下,陈独秀仍能保守自己心中的信仰和追求,可见他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

1942年5月27日,重病缠身的陈独秀在江津石墙院去世。

去世之前,几次昏倒失去意识的陈独秀已经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他嘱咐陪在身边的妻子潘兰珍,让他今后学会自立,找到合适的人就嫁了。

值得欣慰的是,陈独秀的儿子陈松年此时也在江津,父亲去世之后,由于时局动乱,陈松年只能把陈独秀的棺木和祖母一起,暂时安置江津。

直到抗战胜利之后,陈松年才到处托人,将父亲的灵柩运回安庆安葬。

三、邓小平指示保护墓园

1947年6月,陈松年将陈独秀的棺木运回安徽安庆之后,与自己的生母高晓岚合葬在安庆北郊的叶家冲。

直到去世时,对于陈独秀在中国革命上的功过,当时也没有明确的说法,而且因为陈独秀一直立场明确,所以国民党对他恨得咬牙切实。

所以为了防止国民党的破坏,陈松年在运回父亲的棺木时,上面留的是“陈乾生”这个名字。

这是陈独秀参加晚清科举时使用的名字,送回家乡安葬时,他们也没有举行什么仪式,只是低调地立了块碑,上面刻的,还是“陈乾生”这个名字。

之后,陈松年虽然带着陈家后人年年扫墓,却为了怕多生是非,一直不敢对外多说什么。

1953年毛主席去安庆巡视时,特意向当地领导询问陈家后人的情况,并指示当地政府适当照顾一下陈家后人。

听到毛主席的关心慰问,陈松年才松了一口气,毛主席对陈独秀后人的关心,也间接地告诉大家:陈独秀是对革命有功的人。

后来因为阶级斗争扩大化,陈松年本来就谨慎小心,为了避免麻烦,他很多年都没去给父亲扫墓。

因为长期没有人打理,墓地附近荒草丛生,再加上雨水的冲刷,陈独秀的坟茔只剩下了一个小土包,原有的墓碑也在1958年被挖去铺路了。

1976年一切都过去了,已经年近7旬的陈松年才再次来到叶家冲,为父亲扫墓。

此时连陈松年也不能在荒草中找到父亲的坟茔,还好当时帮着抬棺的一位老农还在世,老农根据当年的记忆,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了陈独秀的墓。

作为陈独秀的儿子,陈松年晚年的生活极为困难,但他却从未向组织提过什么要求,只是尽力将自己的几个儿女供养成人。

对于父亲的坟茔,他也只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每年带着后人为父亲祭扫,直到1990年去世。

政府对陈独秀墓的重修,是从1979年开始的。

那一年也是陈独秀诞辰100周年,政府借着这个机会,拿出200元钱,安排对陈独秀墓做了一次修整。

由于经费有限,这次修整,只是找人给陈独秀的坟墓添了土,另外以陈独秀四个儿子的名字重新刻了石碑。

对于父亲的问题,陈松年不愿意多说,但是他的女儿陈长璞自从知道爷爷是陈独秀之后,就在暗中搜集爷爷的资料。

知道女儿的举动后,陈松年劝阻女儿,说陈独秀的事情是国家大事,自有国家来搞,让她别插手。

陈长璞不仅没听父亲的劝告,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张军。

1981年5月,张军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

张军当时在新疆的司法部门工作,他有感于陈松年一家人的困顿生活,认为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应该得到正确的对待。

在信里,张军不仅向邓小平同志反映了陈松年的住房、子女就业问题,也希望政府能重修一下陈独秀的墓。

1979年政府虽然重修过陈独秀的墓,但是当时只是添土加高,几场大雨过后,墓地已经坍塌得不成样子了。

邓小平收到张军的信后,便批示中央办公厅斟酌处理信中反映的问题,同时做出指示:可以将陈独秀的墓地作为历史文物加以保护。

安徽当地主管部门就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以保护文物的名义,向市文物局申请款项重修陈独秀墓。

当时的市政府为此批示了2万元的资金,用于重修陈独秀墓,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到1983年,款项才划拨到位,陈独秀墓也才得以重修。

根据陈独秀的挚友朱蕴山先生的建议,重修之后的陈独秀墓的墓碑上,正面只有“陈独秀先生之墓”几个大字。

除了指示把陈独秀墓作为文物保护起来,邓小平同志也肯定了陈独秀的历史功绩。

邓小平同志在关于建国之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中提出,陈独秀同志不是搞阴谋诡计的,对重要问题要加以论证。

这句话,无疑是对陈独秀革命功绩的肯定,从那之后,对陈独秀的专项研究工作也解冻了。

1994年,陈独秀的家乡安徽省安庆市成立了陈独秀学术研究会,一些老同志和学者也为陈独秀父子的故居和陈独秀墓奔走呼吁。

在他们的努力下,1998年,安徽省政府将陈独秀墓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第二年制定出了陈独秀墓园保护规划,对陈独秀墓进行了第四次重修。

这次重修之后,不仅将墓地面积扩展到了1058个平方,墓冢的规模也得到了扩建,一个直径7米、高度为4米的汉白玉墓冢呈现在大家面前。

墓碑也换成了2米高的黑色黄岗岩,上面雕刻着“陈独秀先生之墓”几个大字。

2004年,安庆市政府又重新做出规划,将周围的山地都纳入墓园范围,建成了一个集纪念、教育、文化和旅游为一体的园林式墓园,成了现在的“独秀园”。

结语

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先生一直都是坚定不移的革命者,虽然后来走过弯路,但是他却在晚年失意、生活潦倒的情况下,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向敌人低头,不同流合污,这种品质值得大家赞扬。

所以邓小平同志在谈到陈独秀时,才会肯定他不是一个“搞阴谋诡计”的人,才会指示把陈独秀墓“当作文物保护起来”。

这样既肯定了陈独秀的贡献,也是对历史的客观正视,不但体现了小平同志的胸襟和气度,也印证了那句话:凡是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党和人民都不会忘记他。

参考资料:

1.帅文洁.陈独秀墓四次修建的经过[J].江淮文史,2007(01):158-162.

2.陈独秀晚年孤苦落寞长子惨遭反动派分尸投江,羊城晚报,2013032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你... 犹太人和中国这两个名字一提起,总是让人联想到一些值得深思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困境。犹太人以聪明和智慧著称...
原创 蒋...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之一,他的日记被视为研究其个人思想和当时社会政治的宝贵资料。据...
原创 八... 在1939年的晋西北高原上,一支装备简陋、衣衫褴褛的部队顶着凛冽的寒风,艰难地修筑着防御工事。战士们...
原创 毛... 1930年,毛主席找到一个小红军,笑着问:“你们首长在哪?”没想到眼前这位只有14岁的小红军,神情镇...
原创 列... 在冰冷辽阔的俄罗斯大地上,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在文学领域,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视为双璧,...
原创 水... 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轻风带着一丝隐秘的气息掠过,梁山水寨的旗帜在夜色中猎猎作响,发出悠远的回响。这片...
原创 开... 1947年11月6日,晋察冀野战军四纵十旅准备展开一场关键性的战斗,目标是攻占云盘山。能否迅速攻克云...
原创 他... 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地区对正在北上的新四军军部展开围攻,导致了震惊国内外的皖南事变。这场事件给新...
原创 平... 1938年4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带领一二九师与一一五师的部分部队进驻河北省南部,准备在河...
朱由崧:南明第一朝的傀儡皇帝 朱由崧:生死不由己,傀儡难作为 说他是大人物,那是因为他是皇帝;说他是小人物,那是因为他只当了一年...
原创 2... 2007年3月26日,在辽宁省沈阳市的张家大帅府前,一名陌生男子出现在了门口。他自称名叫张闾实,声称...
原创 5... 1953年,毛主席收到了一份关于废除中医的报告,看到报告后他愤怒异常,立即指示相关部门,决不能执行废...
后世大多批评刘禅,功成名就的刘... 全文共2538字 | 阅读需6分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明代杨慎写的词《临江仙》,...
原创 司... 作为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政治势力之一,曹魏始终不乏精英人才,尤其是曹操作为集团的首脑,能够准确了解每一...
魏存成: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句丽考... 作为历史上的一个称谓,高句丽既是一个民族的名称,又是一个政权的名称,其间还曾被作为中原政权所设置的地...
原创 没... 关于中国在14年抗日战争中的胜利,外界常常有一种说法,即“没有苏联和美国的参战,仅凭中国自己,无法击...
原创 6... 1948年,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在河南叶县的临时指挥部里举行了一场重要的会议,议题是关于部队高级参...
原创 朝... 在阅读本文之前,真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让您感受到更独特的参与感,...
原创 他... 1954年,南京军事学院正式设立战役系,专门招生对象为军以上职务的将领。在这52位学员中,最低职务为...
原创 抓... 在2020年中国的记者会上,一名日本记者提出了一个充满质疑的问题。他指出一位日本公民在2019年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