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拒娶宋美龄,不当黄埔军校校长,拱手把美人与江山让给了蒋介石
迪丽瓦拉
2025-07-15 03:32:48
0

做了民国时期最出名的大家闺秀,那必然非宋氏三姐妹莫属,她们个个都容貌出众才华横溢,是新时代的优秀女性,更重要的是,她们的婚姻几乎与整个民国的历程都息息相关。

大姐宋霭龄嫁给了民国首富孔祥熙,二姐宋庆龄嫁给了民国总统孙中山,小妹宋美龄也嫁给了总统蒋介石,毫不夸张的说,能够娶到宋家姐妹,那就等于是买了一张政坛的直行票。

然而在民国时期却有这么一个人,他拒娶宋美龄,不当黄埔军校的校长,拱手将江山让给了蒋介石,这个人是谁呢?他的人生又有怎样的传奇,以至于连江山美人都能拱手相让呢?

一代天骄,纵横政坛

谭延闿出生于湖南的官宦世家,出生的时候,父亲谭钟麟正好梦见亡友何凌汉来访,何凌汉是晚清名臣,谭钟麟因此对这个儿子也寄予厚望,认为他一定能够像何凌汉那样光耀自家的门楣。

谭延闿天资聪颖又刻苦努力,自从五岁入学以来,就是学堂里无人可敌的神童,各科老师都对他大加赞赏,就连教授过光绪皇帝的翁同龢都“见而爱之”,称他是“奇才”,“伟器”,“笔力殆可扛鼎”。

然而,在风光的背后,谭延闿也有自己的心酸,他的生身母亲李氏不过是父亲的一个妾,在家中受尽了搓磨。每当家人聚餐的时候,身为儿子的谭延闿能够安然坐在桌子上吃饭,李氏却只能在一旁低三下四的服侍,这让他对母亲极为怜惜,也发誓要出人头地,好让母亲能够母凭子贵。

谭延闿没有违背自己的誓言,1904年,他参加了清朝的最后一次科举,并取得了会元的好成绩,要知道在此之前,湖南已经两百多年没出过一个会元了。谭延凯这真是光宗耀祖,顺便还为家乡大大的扬了一把名。

这消息一传回家里,谭钟麟欣喜若狂,立刻就把李氏叫了过来,夸赞她生了个好儿子,还让她以后可以和主子们一样上桌吃饭,谭延闿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但是在之后的殿试上,他却狠狠摔了一个跟头。

谭延闿有个同乡谭嗣同,没错,就是那个因为支持光绪皇帝变法而被慈禧太后砍了的革命志士。自从他死后,慈禧太后就对所有姓谭的人产生了心理阴影,谭延闿还是他的老乡,自然就更招眼了。

心眼小如针尖的慈禧太后直接夺了他的状元之位,将他踢到了二榜中,从未经受过如此挫折的谭延闿简直都无语了,但一个小小的进士怎么能和独揽朝政的慈禧太后相对抗呢?最后,他只能自认倒霉,同时,他也发誓一定不会因这区区名次而影响自己的前途。

事实也确实如此,谭延闿先是进入了翰林院,不久之后又升为了编修,在仕途上他一向是一帆风顺,可对于国家的现状,他却极为痛心,自从鸦片战争打开国门以来,中国就一日一日的衰败下去,成为了列强口中的肥肉,这让中华儿女怎能甘心?

谭延闿虽然是儒家弟子,但却接触过西方的先进思想,他坚定地认为只有变法才能够拯救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因此在慈禧太后晚年主持变法时,他是第一批站出来积极响应的。

不过慈禧太后这样的保守派举行的新政注定是以失败告终,谭延闿对此相当失望,转身就回了老家开办书院教书育人,顺便传播自己的变法思想,这让他接触到了不少革命志士,并最终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1911年武昌起义之后,谭延闿被任命为湖南省都督并正式加入了国民党,孙中山对他极为赞赏,称他是人中龙凤,但让他正式成为孙中山心腹的还是之后的讨袁行动。

从袁世凯露头开始,谭延闿便对他极为不屑,1913年他参加了二次革命,宣布湖南独立并对袁世凯的上位表示反对,两年之后袁世凯称帝,他又是奋斗在第一线的起义者。

这一切都让孙中山对他更加满意,1922年之后,谭延闿的仕途就仿佛坐上了冲天火箭,青云直上一路高升,成为了国民党阵营中不可忽略的一名人物,当时的蒋介石跟他比起来,几乎可以说是不值一提,然而,在之后的数件大事中,谭延闿都将机遇拱手相让。

拒娶美龄,辞让校长

谭延闿投奔孙中山时,正值宋家为小女儿宋美龄招婿,此时的宋家已经是民国数一数二的门户,宋美龄的两个姐姐婚姻都极为煊赫,宋霭龄嫁给了富可敌国的孔祥熙,宋庆龄更是嫁给了孙中山,成为了民国的第一夫人。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娶了宋美龄,谁就是孙中山和孔祥熙的妹夫,毫不夸张的说。这根本就不是娶了个老婆,而是娶了个金山!再加上宋美龄本人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所以她的追求者简直如过江之鲫连绵不绝,当时的蒋介石在其中根本就不显眼,宋家更是没有考虑过将宋美龄嫁给他。

宋庆龄平时最是疼爱这个小妹妹,所以对宋美龄的婚姻她也是颇为焦虑,可等到谭延闿出现的时候,她就瞬间安下了心,好饭不怕晚,或许小妹的婚姻拖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能和谭延闿相遇。

谭延闿出身名门,家资饶富,本人也是才高八斗一代天骄,更重要的是,他是孙中山的心腹手下,将来的前程无限光明,如果宋美龄嫁给了他,那真是强强联合天作之合。

夫妻之间心有灵犀,孙中山此时也为丧偶的谭延闿相中了宋美龄,谭延闿是他最看重的下属如果能够娶他的小姨子的话,那可真是亲上加亲,两家并一家。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谭延闿居然婉拒了这桩婚事。对于谭延闿而言,宋美龄虽然好,但并不适合成为他的妻子。

一来,在前妻临死之前,谭延闿就答应了她死后不会再娶,以免继母虐待自己的几个孩子,这对其他男人来说或许十分荒唐,但对他而言却是天经地义,他小时候见够了身为妾室的母亲受大房夫人的委屈,他自己因为是庶出,也受了不少排挤。

所以谭延闿自小就立誓不会让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沦落到他曾经的境地,他和妻子恩爱无比,一生未曾纳妾,两人生育了好几个孩子,但是妻子红颜薄命,早早就因病去世。

更尴尬的是,谭延闿的长女和宋美龄还是同学,如果让宋美龄嫁进门来的话,女儿应该如何自处?

二来,当时孙中山的身体已经是江河日下,国民党内部为了争权夺利手段百出,如果在这个时候娶了孙中山的小姨子的话,势必会成为各方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明哲保身了半辈子的谭延闿自然不会踏进这滩浑水。

反复权衡之后,谭延闿便亲自登门致歉:“宋三小姐正值青春年华,我却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头子了,女儿和她还是同学,我怎么能配得上她呢?而且在亡妻过世的时候,我就向她发过誓,不会再娶,所以只能辜负您的美意了。”

谭延闿这话说的合情合理,所以宋家对此也表示了接受,为了缓和两家的关系,他还特地让长女和宋美龄结拜成姐妹,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宋美龄的义父,彻底消除了拒婚的影响。

这波操作实在是高的一批,谭延闿既摆脱了宋家的这趟浑水,也没有影响两家的关系,依旧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这份功力可不是谁都有的。

在不久之后,孙中山创立了黄埔军校,也就是后来国民党高官的摇篮。在学校建立之初,孙中山左思右想,觉得只有才华横溢又处事圆滑的谭延闿才适合担任校长的职务。

这可让国民党内部的不少人眼都红的滴血了,要知道黄埔军校就是为了给国民党输送新鲜血液的,担任了这所学校的校长,那就是之后国民党年轻官员的共同恩师,这简直就是结党隐私的最佳途径。

然而,谭延闿又拒绝了这桩美差,他向孙中山表示,他年华渐老,已经是个不中用的老头子了,那是眼也花了耳也聋了背也驼了,天天腰酸背痛腿抽筋,这里还能教导国民党未来的花朵呢?

孙中山听了之后只得罢休,而谭延闿的这两次拒绝,最终都便宜了蒋介石。

谭延闿不愿意出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职务,孙中山只得退而求其次,将其交给了崭露头角的蒋介石,手下势力并不出众的蒋介石,因为这个职务收尽了黄埔军校学生的民心,这也为他日后接任民国总统的位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因为事业春风得意,蒋介石也终于拥有了和宋家谈婚论嫁的资本,1927年,蒋介石正式向宋家提亲,宋家本来并不同意这桩婚事,因为蒋介石是个有名的风流胚子,还有个名正言顺的妻子陈洁如,以及老家的前妻毛福梅。

但是宋美龄坚持要嫁给蒋介石,宋霭龄也在一旁敲边鼓,无奈之下,宋家只好同意了这桩婚事,但他们也对蒋介石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蒋介石要把自己之前的风流韵事全部解决干净,无论是陈洁如还是毛福梅都不得在打扰他的生活;二,他必须请来谭延闿作为媒人。

这么多年以来,谭延闿一直和宋家保持着极为良好的关系,而且他在国民党内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能让他做媒,那可是个说出去都倍有面子的事儿,所以宋家坚持如此。

第一个条件,蒋介石根本就不放在眼里,只要能娶宋美龄,就算是断了之前的所有女人又如何,但第二件事却让他有些头疼了,谭延闿虽然和他关系不错,但要请他做媒,恐怕还是有点难度。

但为了美人,蒋介石还是硬着头皮上门了,让他没想到的是,谭延闿的态度极为友好,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上门做媒,还为他说了不少的好话,终于哄的宋家父母彻底松口,将小女儿嫁给了蒋介石。

此时的蒋介石简直是感激涕零,纵观他这一生最大的两个机遇,几乎都是谭延闿主动拱手相让的,如今他结婚,谭延闿还出人出力上门做媒,这是什么神仙前辈呀!

急流勇退,善始善终

结婚后的蒋介石交行政院院长的职位交给了谭延闿,这在其他人看来简直是莫大的殊荣,但谭延闿却在其中嗅到了不一样的意味。

行政院院长的职位虽高,但大权一直都握在蒋介石手里,所以这也不过是个好看的花架子罢了,蒋介石这是想将他容养起来,让他不用再踏足政界,这若是换了其他人恐怕就要翻脸了,但谭延闿对此此却安然接受,他年纪已经大了,名望却还这么高,如果继续留在政坛之内的话,不是登顶就是要被解决掉。

此时的蒋介石正如日中天,想和他硬碰硬的话,几乎等同于找死,所以谭延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急流勇退,自此渐渐消失在了政坛。

退隐后的谭延闿终日沉迷于家乡美食,还找了不少名厨,将湖南菜发扬光大,医生们劝他要少吃荤腥,保养身体,他却说人生在世就吃喝二字最为重要,为了养生放弃吃喝,还不如去死呢。

谭延闿这么识相,蒋介石自然也大为满意,他经常去探望谭延闿,还给了不少的优待,谭延闿也得以荣华富贵舒舒服服的过完这后半生。

1930年9月21日,谭延闿因为暴饮暴食引发了脑溢血,最终抢救无效死在了医院之中。

谭延闿死后,蒋介石深为痛心,他不仅亲自参加了葬礼,而且还写下了

“救国仗同心,撑住艰危,大难将移公竟去;匡时资伟略,绸缪建设,群伦失望我愈悲”

的挽联。为了让他风风光光的下葬,蒋介石还特地拨了20万两白银的巨款修建他的坟墓。

比起民国时期其他的官僚,谭延闿的一生算是极为不错了,他虽然没有登顶,但也风风光光的活了这一辈子,善始善终,留惠子孙,这或许就是他那圆滑的处世风格带来的善果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跟着唐诗去旅行:体验唐诗里的边... 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长河里,有志向远大之人,他们带着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美的理想,勇敢地踏上通往遥远地域—...
中非“湘”约 美美与共 在中国长沙,非洲的瑰宝正在绽放光彩。肯尼亚的鲜花、埃及的香水、南非的钻石和埃塞俄比亚的咖啡,都在这里...
“文物医生”为千年石刻“疗伤” 刘小雨(右三)正在给中小学生科普文物修复方面的知识。受访者供图 刘能风正在雕刻石雕。受访者供图 一...
原创 正... 正史记载的赵云更像是一个“ 文臣”的形象,他的武将形象表现的不是特别明显,显然因其办事谨慎,赵云在历...
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 东汉末年的“第四国”:被遗忘的燕国故事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你可能听过,但绝对想不到这么有趣...
知识交流与融合创新:文明互鉴视... 2024年8月20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韩国国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
探寻“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前世今... 正文: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无数文明与传承的波涛。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如长江般波澜壮阔,浩渺无...
原创 三... 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策划灭绝宦官。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但蠢不可及的操作后,胜率99%的何进被宦官们...
原创 1... 1390年,77岁的李善长在应天被斩首示众。李善长死后,虞部郎中王国用上书朱元璋,为他喊冤: “李善...
原创 德... 前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写《资本论》这类伟大著作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查阅了大量资料,例如德莫这种早...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东吴四大都督... 一直以来诸葛亮作为军师中的代表人物,已经被吹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希望不要以《三国演义》的眼光去评...
原创 日...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曼... 文| 李斯瑞 编辑| 老涵 曼杜海的联盟 曼都海和达延汗现在控制了戈壁北部的所有蒙古人和瓦伊拉特人,...
原创 浅... 文|古轩说史 编辑|古轩说史 铭记过去有助于改善这社会的未来 ,这是一句格言,它不仅要求这尝试了解...
原创 神... 中原北方政权对契丹的威胁 神册元年,后契丹的南下军事经略方式是什么?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
原创 清... 生活在现在,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就拿结婚这件事情来说,现在的人可以自由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可...
原创 如...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几乎完美无缺,受到万世景仰。 三国以后,评价诸葛亮的书籍文章如汗牛...
原创 中...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对于这次会议,毛泽东评价很高,认为六届六中全...
原创 北... 宋朝是一个崇文抑武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中,文官的地位首次超过了武将的地位。在历史上这都是绝无仅有的。武...
原创 日... 作为拥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无论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在亚洲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放眼整个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