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剿总”司令起义我们常常想起的都会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傅作义,其实在东北长春也有一位“剿总”副司令为长春解放做出了贡献那就是郑洞国。
郑洞国 (1903—1991)字桂庭,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师长、军长、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第三方面军副司令长官、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代司令长官及兵团司令等职。1948 年 10 月在辽沈战役的重要时刻归向人民。
长春起义在辽沈战役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影响深远,为此周恩来总理曾经设宴款待,予以鼓励。
1950年10月郑洞国到周恩来总理家中做客,当时聂荣臻元帅作陪,看到郑洞国走进会客室,周总理连门起身,迎了过去,握着他的手说:
“欢迎你,我们很久未见面了,难得有这个机会呀……”
看到热情的周恩来总理,郑洞国百感交集,半天才说出几句话:
“周总理,几十年来,我忘了老师的教诲,长春解放前夕,您还亲自写信给我,我感谢您和共产党的宽大政策。”
周恩来摆了摆手,打断了郑洞国的话说:
“过去的事不提了,你不是过来了吗?今后咱们都要为人民做点事嘛!”
大家落座之后,周恩来亲切地问郑洞国:
“在北京是否还有熟人?”
郑洞国想了一下,说:
“有位黄埔军校一期的同学叫李奇中,与自己交谊甚笃,据说他现在北京。”
周恩来马上说:
“这个人我知道,他现在是政务院参事。”
总理立马找人请李奇中,在吃饭的时候,周恩来总理问郑洞国以后有什么打算,郑洞国不知道党对于他这种起义将领如何安排,就试探的说道:
“自己别无所长,人也老了,打算回家乡种地去。”
李奇中则说他竟然在老师面前说老,而总理则看出来郑洞国这个学生心中的顾虑于是说道:
“你是起义将领,怎么能让你回去种地呢!再说,你还不到 50 岁嘛,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多为人民做贡献,现在国家建设刚刚开始,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呀。”
老师诚恳的话让郑洞国非常的感动,马上表示自己打算先回上海治病,处理一下家中的事务再接受老师的安排。
周恩来总理立马表示:
“你先回家休息一下也好,身体养好后随时可以来。”
席间,总理则向郑洞国详细的询问了美军的作战特点,郑洞国则向总理介绍了美军的作战特点。
1951年,郑洞国写信给李奇中,打算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李奇中则将此事报告给了总理,总理听后立马邀请他北上。
春节期间,周恩来总理再次的宴请郑洞国,一见面,周恩来还是那么亲切地关怀备至,问长问短。郑洞国非常激动,向总理表示自己愿意参加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听了郑洞国的汇报,周恩来总理格外高兴地说:
听了郑洞国的汇报,周恩来格外高兴他说:“你的思想又有了新的进步,这是值得庆贺的,我代表大家欢迎你。你的年纪还轻,完全可以多为人民服务嘛。”
1952年6月,郑洞国处理完家中的事情,举家迁往北京,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郑洞国被任命为水利部参事。开始为祖国的水利事业奉献自己的全力,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发生的才叫历史,未发生的叫未知,我们只探索历史!追寻伟人的脚步,发现历史背后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