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是个聪明人,二十四岁就官至大司徒,典型的天之骄子。不管是智商还是情商,刘秀对这位老同学肯定是百分之百认可。但是,西征赤眉军的惨败又让刘秀怎么也满意不起来。从两万精兵到百万之众再到只剩二十四人的狼狈结局,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失利?
一、成功的预测却为后来失败种下了祸根建武元年,赤眉军入关开始进攻驻扎在长安的更始大军。对于刘秀,这是个乱中取胜的机会;对于邓禹,则是证明自己的机会。刘秀自河北起兵四处征战,所任命的将领必先征求邓禹的意见,寇恂、贾复、吴汉这些日后在“云台二十八将”中声名显赫的人都曾被邓禹大力推荐过。看着下属在前线打得风声水起,自己的军功却甚少。然而,踌躇满志的邓禹最终以大败告终,其中缘由值得人深思。
西征失败的源于是否对长安发起总攻,邓禹和众将士产生了分歧。他坚持不发动进攻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己方人数虽然多,可作战人员却很少。况且大军缺粮草,应该先做好后勤补给工作。第二,赤眉军士气正盛,应暂避其锋芒。第三,赤眉军不过一堆强盗,必不能久据,待他们走后便可兵不血刃地占领长安。在这段日子里,邓禹甚至拒绝了刘秀让他立刻出兵的命令,他确实有违抗命令的资本。不久以后赤眉军如他所料地撤离,长安就这样被轻易地拿下,这也更加坚定了其日后按照自己的策略用兵的信念。然而,这种违抗军令的做法却带来了一个恶果:他的下属公然反叛。
二、冯愔的反叛让邓禹失去了领导的权威性一个团队要想有凝聚力,领导的权威性和下属的执行力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邓禹屡屡不执行刘秀的命令为他的下属做了一个不好的榜样。没过多久,邓禹的两个下属冯愔、宗歆因为争权互相厮杀起来,最终冯愔杀了宗歆并且带兵反了。
在冯愔看来:你邓禹能不执行皇帝的命令,我也能不听命于你。当刘秀获知这次反叛的消息后,十分淡然地说道:“冯愔必被他的部下所擒。”事情果如刘秀所料,这场闹剧就是以这种戏剧性的结果收场。
也许《后汉书》对刘秀有过分美化的嫌疑,但能看出一个道理:执行力不严是会传染的。邓禹视刘秀的权威于不顾,邓禹的一级级下属就敢跟着“照猫画虎”。所以,在任何一个时代,战场抗命都是非常大的罪名。无论你为此有多少军功,都必须严惩不贷。否则,极有可能出现邓禹大军这样的情形。更要命的是邓禹在这次事件后丧失了领导的权威性,很多人对他失望之极,纷纷逃离,军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其实,西征大军在这时已经注定了结局。 三、再次抗命,西征将士全军覆没赤眉军撤离后去了扶风,可因为道遇大雪、饥饿困乏,转头又返回长安。两军对垒,邓禹大军被击败,无奈地又丢掉了长安。此时的刘秀对形势已经看得很清楚:
第一,长安城的粮草已在赤眉军走之前就消耗殆尽,邓禹大军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补给。第二,邓禹大军新败,士气全无,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对这支部队的掌控。第三,赤眉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新的围剿方案已经制订好。
基于此,刘秀让邓禹立刻将大军撤回来,并再三叮嘱不可妄自出战。然而,邓禹再次抗命,他选择了主动出击。出击的原因也很简单:这样灰头土脸的回去,如何面对刘秀,如何面对自己提拔起来的一众文臣武将。然而,此时的西征大军饥肠辘辘,毫无战斗力可言,最终的命运就是全军覆没。 四、西征的总结很多人都认为邓禹失败就是不早点儿进攻长安,这话有道理但不全面。我们现在是看着历史的结果倒推进程,站在邓禹的角度,在没有相关情报的条件下,至少有两点是很难判断的:
第一,大军进驻长安竟然一点儿补给都没得到,换谁也难以预料到。第二,冯愔的反叛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所以,单纯地以不进攻长安这件事儿批评邓禹是不客观的。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历史上太多人都用过这样的策略。但是,邓禹第二次违抗刘秀的命令就是不聪明之举了。在自己权威尽失,大军疲惫不堪之时仍然强行与赤眉军决战就完全是自己的私心了。
结语西征之后,邓禹仅在建武四年再次带过兵。直到建武十三年刘秀一统中原,九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再上战场。可以看出,这次惨败对他的影响。虽然这并没有妨碍他后来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可西征时的执行力差、丧失领导权威等事情必是其心中永远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