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谣言还是历史,刘备真的在夷陵之战中连营七百里了吗?他因何失败
迪丽瓦拉
2025-08-06 15:03:07
0

说刘备连营七百里的是魏文帝曹丕。

《三国志文帝纪》: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

曹丕听说刘备率军东征,围栅栏连接营寨七百多里,对群臣说:

刘备不懂军事,哪里有用七百里的营寨来抵抗敌军的呢?在草木丛生、地势高旷或低洼潮湿的地方安营扎寨,必然被敌方所击败,这是用兵的大忌。孙权的胜利的奏章马上就要到了。

七天后,孙权打败刘备的奏书果然到了。

从这段话来说,似乎曹丕才是用兵如神的军事家,刘备连基本的军事常识都不懂,但从两人的经历来看,刘备打了一辈子仗,再不懂军事也不至于基本常识都不懂,相反曹丕却是一仗没打过。

那么曹丕说的对吗?来看看其他人的传记是怎么说的。

《三国志陆逊传》: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

刘备从巫峡(今重庆巫山境内的长江三峡之一)、建平(今重庆巫山北)一直至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宜都县北)边界,连接扎营几十座

《三国志吴主传》: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

孙权的传记中则明确记载:

蜀军分占据险要之地,前后驻扎了五十多个兵营

《资治通鉴》:汉人自巫峡建平连营至夷陵界,立数十屯。

《资治通鉴》也有同样的记载,也是说蜀汉从巫峡、巫山一直到夷陵边界,扎营几十座,与《陆逊传》的记载基本一致。

因此可以断定,刘备确实是连营几十座,但是从地理距离来看,重庆巫山到湖北宜都的距离是250公里,也就是500里。

汉代的里与现代不一样,大概是现在的0.83倍,现在的距离是500里,除以0.83等于602里,曹丕说连营七百里,也是不准确的,只能说这个大概的数字,曹丕只是估计着说的,或者这个七百里就不是准确数值,而是一个表示很多的相对数值。

陆逊在上书孙权分析夷陵之战军情的时候,也提到了刘备深入吴境五六百里,对峙七八个月,说明这个距离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刘备在长达500里的路上扎了50座营寨,平均每10里路一座营寨,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营寨是起什么作用的?刘备真的在每一座营寨中分兵把守吗?

《三国志文帝纪》:魏书曰: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关于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总兵力,孙权在上给曹丕的书中提到过,说刘备支党有四万人,有两三千匹,再加上五溪蛮夷沙摩轲的一万人,刘备联军总兵力是5万人。

除了黄权驻扎在江北的军队全部投降曹魏之外,其余四万人在夷陵之战几乎全军覆没,刘备在长达500里的路上设置了50座营寨,平均每座营寨只有800人,兵力严重分散。

很明显这不符合常理,史书同时记载了刘备在前线率领8000人埋伏在山谷中,另外派吴班率领数千人在平地立营,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但陆逊没有出战。

从这一记载来看,刘备在前线与陆逊的主力对峙的军队至少有1万人,那连营500里的50座营寨中能有多少人?平均下来还不到600人。

刘备打了一辈子仗,他再不懂军事,也不可能把所有兵力分散到50座营寨之中,一个营寨几百人,如此分兵,根本打不了仗,刘备虽然设置了营寨,但营寨中有多少军队还是个未知数。

刘备后来的逃亡过程中,有驿站的人把兵卒扔下的铠甲、铙钹,在隘口烧化以阻断追兵的道路,才让刘备顺利逃到永安。

这也说明刘备在打到夷陵之时,在沿途也修建的驿站,驿站是用业传递信息,那五百里连营50座是干什么的?

猜测有两个可能:

一是用来存放物资,有少量士兵把守。

二是用来控制当地的权力机构,这里本来属于蜀汉,后被东吴夺走,现在又刚从东吴手中抢过来,需要派人管理。

如果没有这些营寨,刘备的后方就不会稳定,从益州边界到夷陵前线,刘备肯定是用水军运输粮食与物资,营寨依水而建,就是一个个的仓库,曹丕以为这是刘备的兵营。

再来看看陆逊是如何击败刘备的。

陆逊在上给孙权的书中提到:本来最担心刘备水陆并进,现在刘备反而舍弃舟船而以步兵作战,到处安营相连,有办法击败他了。

因此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是:

1、舍弃水军,放弃水陆并进,以步兵作战。

2、在密林中扎营

其实刘备这些行为都是被陆逊逼出来的,刘备从221年7月开战,起初进展顺利,用了半年时间一路平推到夷陵,就攻不动了,然后对方就是对峙。

这大概率是陆逊的战略退却,他就是想利用夷陵这个地方来阻击刘备,夷陵这里地势险要,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自秭归以下,也就是夷陵这一段最为险峻。

陆逊要想利用天险来阻击刘备,刘备前进不得,挑战吴军,陆逊又不交战,刘备无奈,双方从冬天一直对峙到夏天,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宜昌的夏天是很热的,长江流域有几个火炉城市。

刘备原本是水陆并进与东吴对峙,炎热的夏天到来后,刘备的水军在长江的太阳之下暴晒受不了,因此放弃舟船到岸上扎营,岸上最凉快的就是森林中的小溪边,于是刘备的军队就在密林中扎营。

为了试探刘备,陆逊还出兵试探了一次,他故意派兵攻打蜀军的一处营寨,没有取得胜利,但陆逊已经想到用火攻的办法来对付刘备,刘备的军队在密林中扎林,一旦着火,就是火烧连营。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把火烧连营和七百里连营联想在一起,认为大火烧了七百里,这是不现实的,大火能烧一座山是可能存在,烧七百里得多长时间?

夷陵之战中,刘备的军队是全军覆没,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是刘备放弃了水军,陆逊可以利用水军绕到刘备军队的身后实行包围,所以刘备才损失惨重。

但是刘备在500里的路上建了50座营寨,如果每个营寨都要派兵包围的话,那东吴军队的工作量就太大了,东吴也必须分兵才能成建制消灭50座营寨的蜀军,从这一点来看,所谓的50座营寨,大概率驻军是很少的,刘备的主力仍然集中在夷陵前线与陆逊对峙。

从刘备失败的原因也能看出,并不是因为七百里连营而失败的,而是因为放弃了水军,同时在密林中扎营。这才是所谓的七百连营的真相,刘备的确有连营,但并没有分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南唐亡国那天,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脱下龙袍,换上了一件短衣,光着膀子,背着荆条,向宋朝的军队递交了传承...
原创 丈... 森谷正规:“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哀、乐具有...
原创 一... 标题:一个小孩的出现,立刻让雍正坐上皇位 在那深宫大殿之中,风云变幻,权位更迭,往往源于一瞬之间。...
“探秘”丝路 港澳青少年陕历博... 中新网西安12月14日电 (记者 阿琳娜)汉武帝与丝绸之路开通有什么关系、唐朝人的服饰是不是都很华丽...
原创 朱... 前言 明朝是汉人最后一个统治的王朝,在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不仅清朝建立后,反清复明活动不断,甚至在...
《明朝那些事》:野心家的朋友一... 难道朋友之间不该是纯粹的情谊与相互扶持?难道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非得与阴谋相伴?“野心家的朋友一般都...
原创 三... 若要说三国时期的“常胜将军”,很多人脑海中肯定会浮现一个人,那便是蜀汉五虎将之一的赵云。其“常胜将军...
原创 更... 一谈起历史,怎么能少得了三国?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是一个战火连天又英雄辈出的年代,各种猛将如云,出了...
原创 回...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想必大家对于这句话都非常熟悉。这便是《三国演义》中开篇第一句话,群雄逐鹿...
原创 吃... 中国古代历史上,勤俭一直是推崇的美德之一。不同朝代的统治者都遵循着以俭治国的原则,力求在执政中保持经...
原创 朝... 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朝鲜人民军对女兵的管理和保障是规范且严肃的。朝鲜女兵在部队中接受正规的军事...
原创 袁...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即便是民国时期也...
原创 贺... 作为新中国开国的十大元帅,贺龙从红军时期就加入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立下了赫赫军功。 在这...
上海成立黄埔历史文化与两岸关系... 中新网上海12月15日电(范宇斌)近日,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黄埔历史文化与两岸关系研究中心成立揭牌暨...
原创 西...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命运走向了两个极端。张学良活到101岁,安然离世,而杨虎城却在1949年...
原创 汉... 西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中央集权王朝,不同于二世而亡的秦帝国,西汉延续了数百年的国祚。至于为什么...
穿越十万年 纵览古蜀史 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观众在四川广都博物馆拍摄拱手文官石俑。本报记者 周洪双摄 舞蹈俑。本报...
原创 周... 周朝崛起:从默默无闻到灭商霸业的传奇之路 导语: 在商朝如日中天的时候,有一个小小的部落,他们既没有...
原创 晚... 晚清老照片,光绪帝唯一存世的照片居然还是偷拍到的......PS:下面所展示的照片有一些经过了后期的...
原创 曾... 突厥,是继匈奴、柔然之后在六世纪中叶活跃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又一强大游牧民族。 它在历史舞台上最为活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