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耀武想逃却逃不掉,范汉杰明明能逃为何非要自首?沈醉搞明白了
迪丽瓦拉
2025-08-06 16:06:15
0

其实沈醉在功德林内,最喜欢的人仅有两个,一个是王耀武,另一个是范汉杰,因为沈醉感觉到跟着这两人不累——也就是事少,而且还总能涨知识!

沈醉是在1956年去的功德林,被编入了第二组。当时他两眼一抹黑,只知道本组的学习组长是宋瑞珂,生活组长是覃道善,至于同学则有大名鼎鼎的黄维,韩浚、方靖等人。

奈何沈醉虽听闻过其名,却一个不认识。但当王耀武走进来时,沈醉立马就激动了起来,王耀武也是惊喜和惊愕齐飞的表情……原来两人不但认识,而且还有过一段美好时光。

那是八一三上海抗战之时,王耀武任师长,驻扎在罗店前线。沈醉则是“监军”,正好负责王耀武这一线的战斗,并且每天还要向南京方面,如实汇报战况。

王耀武由于跟戴笠关系很融洽,自然对沈醉也是高看一等,所以经常是王耀武、李天霞和沈醉三人一起,在师部里吃饭、聊天,当然还有作战。因此两人老早就称兄道弟了。如今没想到重聚在功德林,可想而知彼此是啥感受了。

总之吧,沈醉是非常高兴,尤其是得知王耀武,还是在功德林内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学习委员后,就更有一股一来就抱上了“功德林最粗的那条大腿”的感觉。

奈何随后,沈醉才逐渐意识到,功德林内哪有什么大腿可抱,分明都是“暗战”,连王耀武都经常吃瘪,被各种陷害。比如被战犯同学举报,说:晚上王耀生说梦话时骂娘了,这分明是不服改造云云!好在功德林管理员没搭理。

总之吧,搞得王耀武是天天提心吊胆的,好在沈醉也属于老实人,起码不打小报告,所以就总能向沈醉透露一些小秘密。比如,王耀武这一辈子最骄傲的事,竟然不是升官发财,而是买下了“上海泰康公司”!

这一下,可让沈醉发懵了,连忙问为啥?王耀武表示:自己年少时在上海泰康公司当学徒工,当时很受气,于是这才报考了黄埔军校。因此当自己发达后,就立马买下了这家公司,完成了由学徒到老板的转变……

沈醉当时都要笑疯了,明白王耀武这是瞎扯着玩呢,但哪料王耀武却话题一转,悲哀表示:就是因有了钱,有了权,有了太多享受,反而让自己被活捉了——这就是王耀武兵败济南后,著名的卫生纸事件。

按王耀武的说法是,当时他是能逃走的:

地形熟,语言方便,知道若向前逃不容易通过,所以向相反的方向逃跑

……结果王耀武在大便时,落出了拥有卫生纸这种高级货,而被生擒。

所谓,王耀武想逃却逃不掉!这下搞得沈醉只得安慰王耀武。好在王耀武已经看得很开了,表示:自己被俘却是在享福,因为三野的待遇最好,最差的就是四野,算是让范汉杰、廖耀湘他们人给赶上了。

这下沈醉可来了兴趣,好在当时他已经跟范汉杰,混得也非常好了,所以就开始找范汉杰去求证了,为啥不找廖耀湘?

只因廖耀湘太高傲——比如逼着沈醉必须承认,蔡锷将军和廖耀湘,是湖南宝庆最牛的两位大将军,这可搞得沈醉很烦了。因此,哪如跟范汉杰一起轻松自在。

结果这一下子,却让沈醉搞出了大新闻——原来范汉杰跟王耀武是截然相反的,在兵败锦州后,范汉杰是能逃走的,结果却愣是自首了!

都知道范汉杰是带着少将旅长的军衔,考入了黄埔军校,但可知为啥范汉杰不好好带队伍,却非要考黄埔?跟觉悟啥的没一毛钱关系。

据沈醉所著的《战犯改造所见闻》记载,是因范汉杰的队伍被打垮、打散摊子了,他成了孤家寡人一枚。换句话说就是:范汉杰为了逃避上司追责,才考入黄埔军校的!

而且更好玩之处还在于,范汉杰在1918年至1920年期间,还跟蒋介石是一种同事关系。当时蒋介石任代理参谋长,范汉杰任军事委员和兵站站长,两人一起在陈炯明的司令部里愉快玩耍……

结果四年后,范汉杰却成了蒋介石的得意门生!这就是为啥范汉杰,在蒋介石手下一直官运亨通的原因,比如为了栽培范汉杰,直接让他留学德国深造!抗战期间,也是把范汉杰当成心腹兼撒手锏,跟胡宗南一起来了个“武装保卫延安”……

至于范汉杰为何突然跑到了锦州,是因他太多嘴了。当时卫立煌重新出山,蒋介石就曾问过范汉杰:卫立煌能否守住东北?范汉杰却表示:卫司令长官的能力啥的,是没问题的,但一贯有通共之嫌,不可不防!

蒋介石大呼有理:好,那你范汉杰就去锦州,当这个看管卫立煌的人!搞得范汉杰这个懊悔:吃饱撑得我啊?拖延了好一段时间,直至蒋介石发飙,这才上任锦州!结果却兵败锦州。

于是范汉杰就带着盛家兴等几位军、师长一起逃出锦州,在塔山陈家屯之间的小路上逃窜,刚走过西海口和高桥之间的公路,就被一队解放军给俘虏了。

当时范汉杰身穿普通士兵服装,根本没暴露。所以解放军就把他当成寻常士兵,处于一种散放状态——毕竟俘虏太多了。

结果范汉杰却急眼了,表示: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了,敢这么忽视我,鄙人便是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是也!

沈醉都懵了,王耀武是想逃却逃不掉,你这明明是能逃,可为啥非要自首?

哪料范汉杰却一摆手表示:能逃我也不逃,对蒋先生我可比谁都了解!

我若真逃回去了,十有八九必会被他杀头。

与其被蒋杀,不如死在解放前手里,所以自曝姓名后,范汉杰就提出了两项要求。

其一:要杀快杀。所谓,早日枪决!

其二:若不能早日枪决,那也别这么解来解去的,因为长期不走路,走起来太吃力!

结果范汉杰没有被杀,而是去了佳木斯,跟功德林一比可受罪了,比如晚上起夜都要喊报告!于是范汉杰就开始整活。起夜时举手大呼:报告小便,或报告大便!

搞得看守人员,最后不得不规定:喊报告就成,后面别跟着那些零碎!

沈醉听完后是长出一口气,不得不承认,范汉杰要比王耀武活得通透……这大概也跟范汉杰,更熟悉蒋介石有关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蒙古帝国起初以掠夺为主,... 前言: 对外掠夺,是蒙古帝国得以起家的秘诀。因为这一点,保证了蒙古的军事强盛。但是,随着蒙古帝国的...
原创 司... 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其中,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博弈,更是精彩纷呈。空城计这出经典大戏,...
原创 同... 金庸武侠中,有很多间接出场的高手,比如少林派创始人达摩老祖,《葵花宝典》和《辟邪剑谱》的创制者前朝太...
原创 董... 公元189年,就在董卓刚刚入京三天之后,董卓忽然召开了一场特殊会议。 在这场特殊会议上,董卓提出:...
原创 “... “赤穗浪人复仇事件”是日本古代三大复仇事件之首,在日本知名度极高,改编作品是层出不穷。但鲜为人知的是...
原创 1...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开始大规模入侵我国,先是发动了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等大战役,1938年日寇...
原创 李... 李莲英的胞姐怀揣着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直至大清帝国覆灭的尘埃落定,她才鼓起勇气,将这个震撼人心的真相...
原创 扶... 要想知道谁的死对历史造成的影响最大,只需要假设一下如果他们不死,历史会发生什么?就会明白了。 一、扶...
原创 她... 本文共2197字,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前言 《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所著的一部小说,其中三气周瑜是三...
原创 国... 陈赓和宋希濂,一个是我国的开国元勋,一个是国民党中将,这两个不同阵营的人,按理来说应该道不同不相与谋...
原创 1...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年有55位高级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分别授予王建安和李...
原创 清... 近几年,各类清朝宫廷剧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剧中围绕皇帝、后宫女眷、阿哥、大臣及宫中的太监等角色,产...
原创 川... 杂牌军出川抗日,各大战区避之不及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炮声,震醒了整个中华民族,全国人民...
淄博周村:银子市的生意经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是鲁商文化的发源地,自1904年开埠,商贸业的繁荣催生了众多票号银庄。据记载,这里...
原创 吕... 秦末,群雄并起,战乱不断,一大批名将横空出世。彭越,与韩信、英布被后世誉为“汉初三大名将”,在楚汉战...
原创 清... 所谓“贪官污吏祸之胎”,一个国家,如果贪官越来越多,那么最后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局,而古代一朝接一朝的...
原创 1... 1949年,兰州的庆功会现场热闹非凡。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将士们那是喜气洋洋,大伙儿聚在一块儿,庆祝咱...
原创 三... 1949年春,中国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百万雄师集结长江北岸,蓄势待发。一场关键的渡江战役竟因一阵风...
原创 从...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情况的简要回顾 《三国演义》中第九十五回讲到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说的...
原创 1... 在一代武侠大家金庸的笔下,书写了无数叱咤武林的绝世高手,他们行侠仗义,替天行道,引起我们无限遐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