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欣
近来,湖南个别学者为了与全州争舜帝葬地,不仅改了湘江源头,还将秦始皇修灵渠统一岭南的历史也抹去了。
有网名为“老虎油炸老油条”的学者这样说灵渠:“无论最早记载的《淮南子》还是晚一点的《史记》都只留下‘凿渠’二字,而且不是作为正史记载,而且以‘轶事’形式出现,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是不是今天的‘灵渠’也无从知晓,至始至终根本没有秦始皇的出现。而且自那以后这个‘渠’就从历史文献中消失了,就连著名的《水经注》都没记载,非常蹊跷。后来到了唐朝末年《桂州重修灵渠记》这个‘渠’才突然再次出现,并且才开始有了‘灵渠’的名字,而且是‘旧说’,而且是传说是秦始皇修的,也就是说从开始到唐朝开始有‘灵渠’的名字都是传说。也从来没有提到什么湘漓之类的话,包括《淮南子》《史记》压根就没提到。”
他们为何要抹去秦始皇修灵渠统一岭南的历史呢?
其原因是东汉之前的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舜帝葬地在湘江源地域的全州九疑山一带,而东汉之后的文献却记载舜帝葬于潇水流域的宁远九嶷山,该相信谁呢?这就留下了一个历史悬案!
历史定义的湘江源头在兴安县海洋山。《汉书·地理志》载:“零陵,阳海山,湘水所出。”《湘水注》:“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即阳朔山也。应劭曰:湘出零陵山,......山在始安县北,故零县南部也。”又说:“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为湘川。”
这里所说的“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为湘川。”说的就是秦始皇在湘江源的兴安县境内修灵渠,分湘江之水入漓江,而形成了“湘漓分派”的历史。湘江发源于兴安海洋山,在灵渠分派,向南为漓水流入漓江,向北为湘川流入湘江。
这样地处湘江源的灵渠就为佐证舜帝葬宁远九嶷山形成了无法逾越的历史障碍。
那怎么办呢?只有篡改湘江源头,将湘江源改到潇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唐柏荣先生,他是极力否定湘江发源于兴安县海洋山的,他说:“秦始皇打通灵渠后时说,此水通湘江。2000年后全州人故意改了一个字,变成:此水是湘江。”唐柏荣的意思是说发源于兴安县海洋山的湘江,在广西兴安、全州境内不叫湘江,此水只是通往湘江。“此水是湘江”是到了2000年后被全州人故意改为湘江的。
其实历史早已定义了湘江发源于兴安县的海洋山,唐柏荣此言无疑是谎言。但他为让自己的谎言变成“真言”,那只有抹去秦始皇在湘江源地域修灵渠统一岭南的历史,抹去了这段历史,似乎湘江在兴安和全州就不存在了,就为他们将湘江源改到潇水找到了理由,也就佐证了潇水地域的宁远九嶷山是舜帝葬地了,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党中央批准在全州建“湘江战役纪念馆”,就是对兴安和全州境内的湘江的最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