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北朝版图变迁:宋文帝元嘉北伐一场空,隋文帝开皇南征成一统
迪丽瓦拉
2025-08-20 09:05:05
0

420年,东晋名将刘裕接受恭帝“禅位”称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开启了南朝的历史,刘裕就是宋武帝。

刘裕为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21世孙,家道早已中落,跟刘备一样,以贩鞋子为生。后来,刘裕依靠战功步步高升,被封为“相国”“宋王”。由于出身贫寒,刘裕登基之后特别体察百姓疾苦,重用寒门子弟。同时,刘裕也很有抱负,想通过北伐中原、收复失地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可是天不遂人愿,即位不到两年,就于422年病逝,“出师未捷身先死”。

刘裕去世后,其长子刘义符继位,即宋少帝。然而,老子英雄儿混蛋,刘义符精于骑射,却一天天不干正事,荒淫无耻。于是,刘义符在位仅2年就被辅政大臣徐羡之废杀,刘裕三子刘义隆被拥立为帝,即宋文帝。

宋文帝刘义隆跟他爹一样有抱负,也很想北伐中原、统一中国,立不世之功。于是430年,刘义隆派到彦之北伐北魏。结果,一开始进展顺利,之后遭到痛击,不到两月就被北魏打了回来,复地尽失。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刘义隆只好按捺住自己的雄心,好好发展生产,与民生息。在经历了20年元嘉之治后,北魏主动挑衅,刘义隆觉得应该动一动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450年,刘义隆派出三路大军再次北伐。结果这次比上次还惨,一开始也是很顺利,接着北魏五路大军再次反击,宋军不但大败而回,还被北魏反攻到了长江北岸的瓜步,建康危在旦夕。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饮马长江,得意洋洋,宋文帝刘义隆那叫一个气。不过,北魏劳师袭远,深入宋境,也已人困马乏,粮草不继。于是,宋魏双方议和,互赠礼物,北魏撤兵北归。

452年,得知拓跋焘已死,刘义隆又按捺不住了,发动了第三次北伐,结果又以失败收场。刘义隆空有一腔抱负,却没有他爹的才能,志大才疏,功亏一篑。

三次元嘉北伐大大消耗了刘宋的国力,刘义隆随后也被儿子杀害。北魏觉得:你不打我,我可就要打你了。466年,趁刘宋内讧不断之机,薛安都降魏,北魏出兵占领了刘宋的淮北和淮西之地。之后北魏步步蚕食,到469年,刘宋的山东之地也尽失。从此,刘宋再也没有进取中原之力,只能处于被动防守之势。

479年,权臣“齐王”萧道成逼迫宋顺帝刘准“禅让”,建立南齐,他就是齐高帝。萧道成本身比较沉稳老练,博学多才,还是个著名的书法家。登基称帝后,萧道成废除了刘宋后期的暴政,崇尚节俭,与民生息。

南齐整体上偏于柔弱,不像刘宋那样好北伐,爱折腾。齐武帝萧赜在位时,热衷于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和教育,国力渐强。他虽然谥为武帝,但是并不喜欢对外征伐,与北魏没有发生大的战事,边境比较安定。其实,这个时候北魏也在进行孝文帝改革,无心南征。

493年,齐武帝去世后,南齐就不行了,继位者不是昏君就是暴君,7年换了5个皇帝。南齐也由此成为南方四朝中存在时间最短的,只延续了23年。

493年,为了进一步推行改革,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实行了最彻底的汉化政策,不但通婚、易服、易语,把鲜卑姓也改为了汉姓,拓跋宏改为“元宏”。

孝文帝改革之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北方又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连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后都感叹道:“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知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495年,正当齐明帝骄奢淫逸之时,强大起来的北魏再次南下,但被萧衍击退。不过497年,北魏卷土重来,攻占了南齐的南阳地区,使南齐国力受到重创。

502年,南齐相国“梁王”萧衍逼迫末代皇帝萧宝融“禅让”,建立梁朝,史称南梁,萧衍就是梁武帝。

据说,梁武帝萧衍是汉朝相国萧何的25世孙。但萧衍这个人却不好好治国,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更要命的是,他还极其佞佛,动不动就出家,让大臣们凑钱赎身,耗费大量钱财。这样的人一旦当了皇帝对国家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可他偏偏又太能活,活了86岁,在位48年之久。

正当南朝改朝换代之后,北魏这边也出问题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鲜卑上层人士汉化加深,贪图享乐,日益腐化,损害了北方边境鲜卑军事贵族的利益。523年,北魏爆发了以鲜卑六镇起义为首的全国性动乱,各民族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北方草原的柔然也趁机南下。

梁武帝不仅是个艺术家,也是一个贪图土地的人。他一看有机可乘,于是派陈庆之北伐,收复了被北魏占据的南阳、义阳、淮北等失地。但接着派陈庆之护送元颢回洛阳称帝遭遇失败,被赶了回来。538年,在冼夫人的帮助下,前46年汉朝撤制的海南岛又重新恢复治权,萧衍在此设置珠崖郡。

在经历了长期动乱之后,北魏国力大衰。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讨伐丞相高欢失败,被迫出走长安,投奔“关西大都督”宇文泰。于是,高欢在洛阳另立元善见为帝,建立东魏,并迁都邺城。

与此同时,宇文泰也毒死了北魏孝武帝元修,于535年立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至此,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分庭抗礼。

其实,东魏与西魏的两个皇帝都是傀儡,实权都掌握在两大权臣高欢与宇文泰手里。为了争夺北魏的正统,东魏与西魏之间经常相互攻伐,大打出手,都想把对方给灭了。面对北魏的分裂,南梁则伺机而动,随时准备揩油。

537年,高欢派军20多万两次大举进攻西魏,结果在潼关、沙苑相继败于宇文泰,损失惨重。

538年,西魏以牙还牙,东伐东魏,结果这次反过来了,在河南邙山被打败。

543年,东西魏再战于邙山,结果西魏又惨败,宇文泰狼狈逃回长安。

546年,东魏高欢再次率军攻西魏,在山西玉璧与西魏大战50余天,结果双方都死伤10余万,不得不罢兵而归。

总而言之,东魏与西魏大战几个回合,基本上胜负难分,谁也没有绝对实力吃掉对方,最终维持了一种平衡对峙状态。

547年,东魏大将侯景叛逃南梁,被贪图土地的梁武帝所接纳。但是之后梁武帝又与东魏和好,想拿侯景换回被俘的将领萧渊明,引发了侯景的不满。正好这个时候,梁武帝收养的侄子临贺王萧正德也想叛乱称帝,于是二者不谋而合。548年,侯景之乱爆发,萧正德自立为帝,任侯景为丞相。

但是,侯景自己想当皇帝。549年,侯景废掉萧正德,并攻入建康软禁梁武帝萧衍,逼其禅位。萧衍不肯,最终忧郁至死。之后,侯景又相继立了两了皇帝,最后于551年干脆自立为帝,横行江南。

正当南梁引狼入室,侯景之乱祸乱江南之时,东魏也变天了。550年,高欢之子高洋逼迫元善见“禅位”,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同时,高洋一看南梁大乱,有机可乘,便派兵攻占了南梁的江淮地区,版图大增。

侯景在江南胡作非为,不得人心,引来讨伐。552年,交州刺史陈霸先领兵北上平叛,攻入建康。侯景被部将杀死,祸乱江南3年之久的侯景之乱终于被平息。但是,侯景之乱后,南梁人口和国土锐减,国力大衰。

“屋漏偏逢连夜雨”,侯景之乱后,南梁宗室子弟为了争权夺位又打了起来。萧衍之子萧绎在江陵自立为帝,其弟萧纪也在成都称帝。与此同时,他们的侄子萧詧在西魏支持下也在襄阳称王。兄弟子侄之间为了争权夺位相互残杀。

西魏一看南梁内讧,有机可乘,也想跟北齐一样分一杯羹。553年,宇文泰派尉迟迥伐梁,攻陷成都,萧纪被杀。554年,又攻陷江陵,萧绎也被杀。之后,西魏又扶持萧詧在江陵建立了一个自己的附属国西梁。至此,西魏尽得巴蜀及西南大片土地,南梁版图缩水一半以上。

556年,宇文泰死,其子宇文觉继太师位。557年1月,宇文觉堂兄宇文护逼迫西魏恭帝元廓“禅位”给宇文觉,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西魏灭亡。

与此同时,南梁政局也发生变化。平定侯景之乱、抵御北齐的功臣陈霸先另立萧衍之孙萧方智为帝,总揽军政大权。之后,陈霸先被封为“陈王”。557年,陈霸先又逼迫萧方智“禅位”称帝,建立南陈。陈霸先能力出众,只可惜在位不到两年就病逝。

至此,中国大地出现了北周、北齐与南陈三方鼎立的局面,时时上演“三国杀”。

南陈方面,陈霸先死后,由于其唯一在世长子被俘在西魏,无法继位,群臣便拥立其侄陈茜为帝。期间,陈朝派兵收复了被北周实际占据的湖南湘州一带。可是,陈茜在位7年又“英年早逝”,其长子陈伯宗继位。其实,死前他想让其弟陈顼继位,因为其子懦弱无能,难成大器,但陈顼不肯。569年,眼见陈伯宗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陈顼便将其废为“临海王”,自立为帝,他就是陈宣帝。

北齐方面,高洋继位前期还算不错,励精图治,肃贪整风,使北齐国力大增。北齐占据当时天下最富庶的地区,人口达2000多万,军力强盛,拥兵20余万,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551-553年,高洋还多次出击柔然、突厥、契丹,斩杀甚多,威震四方。但之后高洋被南梁陈霸先在建康打败,就开始性情大变。

北周方面,宇文觉继位不到1年就被权臣宇文护废杀。559年,宇文护又立了宇文泰长子宇文毓为帝,之后因忌恨其太贤明又把他毒杀了。560年,宇文邕继位后韬光隐晦,最终于572年计杀宇文护。宇文邕是北周一代明君,在位期间灭佛道,治贪腐,使北周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大增。

三国之中,北齐最为强盛,但也最为腐败不堪,上上下

皆是如此。高洋后期残暴嗜杀成性,荒淫无度,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他之后的皇帝不是懦弱短命,就是残暴无情,骄奢淫逸,完美的继承了高洋的“暴戾综合症”。

571-573年,北齐三大名将段韶、斛律光、高长恭先后病逝或被杀,从此北齐再无能战之人。573年,陈宣帝派吴明彻领兵10万北伐北齐,连战连捷,收复淮南淮北不少失地。

576年,北周也乘机东伐北齐,连克数地。577年,北周军兵临邺城,高纬出逃山东,后被俘获,北齐灭亡。至此,北周统一北方。但是,北齐大将高保宁仍然盘踞辽西奉高绍义为齐帝,拒绝降周。

正在北周灭北齐之时,南陈也出兵了,再次派吴明彻北伐,企图一举收复全部淮北之地,扩大战果。然而,这次南陈遭到了北周的痛击。578年2月,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彭城大败南陈军队,吴明彻被俘,并乘势夺取了江北、淮南之地,南陈刚收复的失地又全部丢失。

578年6月,宇文邕去世,继位的两个皇帝都是庸碌之辈,大权逐步落入外戚杨坚手中。

580年,因不满“隨国公”杨坚专权,以尉迟迥为首的鲜卑重臣和地方大员以“清君侧”之名联合起兵讨伐杨坚,史称“三总管之乱”。但是,杨坚只花了不到三个月就平息了叛乱。

581年,北周静帝被迫“禅让”帝位给杨坚,隨朝建立,年号开皇,北周灭亡。因“隨”字有偏旁辶,不吉利,因此去掉辶改为隋。

南陈方面,582年,陈宣帝去世,继位的陈后主陈叔宝不事国政,整日纵情酒色,“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83年,辽西高保宁被部将所下,北齐残余势力覆灭,其地归于隋朝。587年,原盘踞在江陵一带的北周附属小国西梁被隋朝灭掉。

589年,隋朝发兵50万攻陈,陈后主被俘,南陈灭亡。590年,岭南女领袖冼英归顺隋朝后协助平定了岭南叛乱,因功封谯国夫人,并开府置官。至此,隋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近300年的分裂混乱局面。不过,隋朝的版图比起汉和西晋大幅缩水,西域、辽东、西南地区大部丢失。

写篇文章不容易,光做图片就一天,看完收藏一大片,为何就是惜点赞?

#暑期创作大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斯... 列宁时代的苏俄秉承的是集体领导制,苏共所有元老共同决定国家的发展路线和各种方针政策。哪怕列宁有组织缔...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豫州鲁国有一个人名叫刘琰。他具有名士风流,善于清谈,但性格有些偏执。 刘备在豫州期间,因...
原创 既... 谈到周瑜,大家很可能立刻就会想到那个雄姿英发的白面书生,取到了美的的小乔,还有后人作诗“谈笑间,樯橹...
原创 苏... 引言 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近代诗《自由与爱情》之中有这样一段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
原创 河... 河野洋平 (1937年1月15日—),日本政治人物,历任自由民主党总裁、众议院议长、副总理、外务大臣...
原创 虎...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经典桥段之一,凭借独战关张,吕布奠定了演义武艺第一人的地位。不过...
原创 创... 都说李世民是千古一帝,此言不虚,唐太宗不仅文治武功样样行,还很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我们先说下搞这...
原创 幕... 撰文|赵立波 赵烈文是曾国藩最重要、最亲近的幕僚,虽然一直以小角色围绕在曾国藩的周围,但是他特殊的才...
原创 倘...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原为袁绍...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巡礼系列七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巡礼系列之七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位于杭州复兴路闸口乌龟山西麓,地处西湖风景区南缘...
原创 赵... 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武将,或许赵云的人气会比关羽还高吧?比较他是三国第一美男子,又是一生当中没有出现过...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他究竟有多恐... 曹操无疑是三国时期最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他不仅聪明机智,还成功建立了强大的曹魏政权,只是遗憾未能登上...
原创 李... 民国期间,军阀混战,群魔乱舞,城头变幻大王旗,此起彼伏的军阀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这些军阀中,...
潮汕一个村,42000人一个姓... ‌林姓,得姓始祖林泉。 林泉,又名林坚,文财神比干的遗腹子。 比干,子姓,今河南淇县人,因为被分封...
原创 邓... 邓艾终结了蜀汉政权,然而为何他的名声远不及姜维?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邓艾的战绩是否真的如...
原创 历... 历史上最后一位王爷,2004年才去世,现在王府已经旅游景地 清朝的时候已经就流行袭爵了,随着隆裕太...
原创 晚... 纵观整个民国的人物关系谱,你会发现每一股势力之间就像一个圈子,彼此之间都有着关系。 少帅张学良的红颜...
原创 卖... 他是黑龙江省绥化市的市委书记,他是中国最大卖官案受贿贪官,他的名字叫马德。 在马德的仕途之路上,他逐...
原创 蜀... 提起诸葛亮,大多数人都会赞一声神机妙算,毕竟他未出隆中,便作隆中对,定下了天下三分之计,并完成了这一...
原创 生... 《生是日本人 死为中国魂》 记日本八路——小林清 作者:小林陽吉 第十一章 奇袭龙须岛日本海军陆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