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原唐山系列补充文(原系列已删除),且看且珍惜唐山前辈们的奋斗史】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原图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
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1949年是中国人民胜利的一年,也是最困难的一年,不少地区连续发生灾荒……唐山专区是灾情较重的地区,淹没土地达78万亩,受灾人民达270万人,波及村庄810余个,其中以玉田灾情最为严重。唐山专区将各地拨来的876571斤救济粮分发给灾民外,并组织灾民从事副业生产。
唐山专区滦南县土改后农民的生活逐渐有了改善,文娱活动也随着展开,农村里设立了人民文化馆,都踊跃参加文化馆的活动。
唐山钢厂采用面吹碱性转炉用普通生铁所冶炼出来的钢铁。
唐山钢厂在9月份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建立了抢课题的公布栏,把各个车间增产节约存在的关键问题分别列成题目公布出来,发动全厂职工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唐山工人医院于1951年春开始建设,1953年开始治疗工作。院内分设9个治疗科、4个辅助科,另外还设有化验室、护士学校、托儿所等,有500个大人及小儿的病床。
唐山铁路机车车辆修理厂第一批新造硬席客车七辆已在1953年9月30日出厂。
荣获“全国电业先进工厂”和“华北电业模范工厂”称号的唐山发电厂,到11月底止已经安全运行了1213天,超保证了北京、天津、唐山等地有关厂矿的正常生产。
唐山机车车辆修理厂青年镟工赵宝林,自1953年以来,由于积极学习苏联科列索夫车刀法等先进经验和庄铭耕的先进操作方法,到1955年11月底,用两年十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四年三个月零二十四天半的工作量。
公私合营唐山华新纺织厂二厂细纱车间女工、劳动模范韩桂花,由于在生产中运用了郝建秀工作法,在去年9月份创造了一个人看锭1400个的全国看锭最高纪录。
开滦煤矿从1954年8月进行全面生产改革以来,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井下用电车、电溜子等机械运输的煤量已达到90%以上。
帮助中国建设开滦煤矿林西矿风井的波兰打井队21人已到达唐山,正在进行风井施工准备工作。波兰打井队将采用中国没有采用过的钻井冻结法打井。
唐山市各中等学校暑期毕业生中有300多人响应祖国的号召,到西北地区去参加建设工作。
为适应农业合作化运动发展的需要,唐山市委农村工作部和青年团唐山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初中、高小毕业生训练班,分成了农业管理、技术、会计三个班,共五百零九人。
唐山启新水泥厂总机械师、先进生产者王润甫(左)和厂劳动模范田鹤(右)研究工作。
陡河水库在1956年7月17日基本建成。这座水库的拦河坝长八华里,是我国当时最长的一条土坝,输水隧洞长120米,水库能蓄洪2.08亿公方。
唐山专区抚宁县在杜庄新建一座示范性的小型炼铁高炉,有14个省派人前来学习这里的建厂和生产经验。这种小高炉,高6.5米,投资四万元,一个月就能建成,每日能产铁5至6吨。
唐山钢厂从8月份以来,日平均运输量由7800多吨提高到目前的23500多吨,满足了生产发展的需要。一年来,全厂共修建了大铁路8.1公里,新建和调整了小铁道10公里,增添了大中小机车9台,车皮65辆,根本改变了运输落后于生产的面貌。
唐山发电厂第二期扩建工程正在加速建设,工程所要的机械设备都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供给的,并派来专家亲自指导施工。
唐山市西窑陶瓷厂裕丰分厂,1959年1-7月份生产的中西餐具、茶具等日用瓷器有67种,共350多万件,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唐山地区全市人民向苏运河展开了决战,六项重点工程在10月份先后开工,13万水利建设大军投入紧张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