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刘备称帝、蜀汉政权建立开始算起,那么,蜀汉最巅峰的时刻就是他建国的那一刻。
从刘备称帝往前追溯两年,219年,是蜀汉的巅峰时刻。
即使在巅峰时刻,蜀汉与曹魏的牌面差距依然很大。
诸葛亮很早就指出了蜀汉取胜惟一的机会:做好自己(表现出远远胜出对手的牌技)+天下有变(运气好到爆,或者对手遇到倒霉事)!
蜀汉的巅峰时刻
221年,曹丕篡位,刘备闻讯也称帝。蜀汉政权,正式成立。
遗憾的是:刘备集团,刚刚结束了自己的巅峰时刻。
2年前,219年,是刘备集团的巅峰时刻。
当时,刘备赢得了汉中之战,全据益州。不久,关羽围困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可是,“大意失荆州”,关羽军团灰飞烟灭,随后,上庸又被曹丕夺去,刘备集团的军力、疆域大幅衰减。
刘备称帝,并没有“冲喜”。
很快,夷陵之战,刘备再次大败,大量精锐、物资损失,使蜀汉遭受了史无前例的重创。
诸葛亮治蜀有方,蜀汉渡过了夷陵之战后的至暗时刻,实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无论军力还是疆域、人口,蜀汉都再也没有恢复到其巅峰时刻的水平。
234年,诸葛亮去世。诸葛亮让自己埋葬于定军山。
或许,诸葛亮也意识到:以定军山之战为代表的219年,是蜀汉的巅峰时刻吧!
还没有被将死的棋局
可是,即便是在巅峰时刻,蜀汉(含建国前)与曹魏的实力差距仍然大得惊人。
《中国人口史》对黄初二年(221年),三国的国力对比做了分析。
蜀国人口132万,20万户,约为三国总人数的12%;吴国人口315.5万,47.8万户口,约占三国总人口的28%;魏国人口为682.4万,103万户,占三国总人口的60%。
以东汉的州郡划分,魏国占有9州,吴国3州,蜀国1州。
换而言之,在魏、蜀各自称帝的时候,蜀国的人口只有魏国的1/5,州数只有对手的1/9。
如果推算到219年。这个差距可能会稍微小一点,尤其是在军力方面。
夷陵之战后,蜀国大约有军队10万。如果算上荆州之战、上庸之战、夷陵之战的损失,巅峰时期的蜀军有可能接近20万。
魏国的军队数量长期稳定在50万上下。
所以,巅峰时期的蜀军,他的军队数量大约是魏国的2/5。
仅就军力而言,双方有差距,但尚不到无可逆转的地步。官渡之战时,曹操以一敌十,情况更加不利!
所以,虽然双方实力悬殊,但要说三国的棋局这一刻就已经确定胜负,蜀国就已经被将死,那也未必。
蜀汉取天下的两个条件
战争绝不是简单的“比大小”,否则,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战争了。
诸葛亮曾经对蜀汉取天下的机会做了设想。
蜀汉手里的牌比对手差了太多,只有在自己的牌技比对手胜出许多、运气比对手好许多的情况下,才有机会。
诸葛亮的出牌思路是:做好自己(打好牌)+天下有变(对手走霉运)。
所谓做好自己,就是在取益州、荆州之外,再“西和诸戎,南抚蛮越,东联孙权,内修政理”。
当时,吴蜀的力量加起来,人口约占天下的40%。如果蜀汉能真正搞好与孙权的关系,并把西戎、南蛮的力量也整合进来(不算公孙渊),那么,双方的实力将非常接近。
所谓天下有变,就是期待出现对自己有利的机会。
魏国的牌面好,而曹操集团的政治、军事素养也很高。如果人家不倒霉,蜀汉就算做得再好也没机会。
做好自己、天下有变,两个条件同时出现,才有机会!
巅峰时刻:狭窄的交集。
219年,这两个条件出现了一个狭窄的交集。
天下有变:倒霉的曹操。
217-219年,正是曹操最倒霉的时刻。
217年,建安22年,中原地区出现了一场史上罕见的瘟疫。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建安七子,5人在这一年盛年去世。
同时,世兵制下的曹家军队,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早年追随曹操南征北战的世兵年事已高,新一代军人尚未成熟。
而曹操屡屡对西北、汉中用兵,也使南阳等地民众不堪重负,纷纷起兵反抗,与关羽遥相呼应。
更倒霉的是:于禁军团,居然在山洪暴发中灰飞烟灭!
接连的事故,使曹操一度产生动摇,试图迁都以避兵锋。
与此同时,东面的孙权、吕蒙也认为:如果向北进攻,可以夺取徐州。
可以说:如果当时“东和孙权”不出问题,刘备把握好这个机遇,那么,如满宠所说:“洪河以南,非国家所有”。孙刘是有可能把战线推进到黄河流域的。
诚如此,后面的事情确实不好说。
可是“东和孙权”出现了问题,关羽“大意失荆州”,形势瞬间逆转!
这是孙、刘唯一一次可能大幅逆转局势的机会。
遗憾的是:刘备集团既没有设法加强与孙权的关系,也没有部署适当的力量防备。
最终:刘备集团迅速从巅峰滑落!
机会不再来
此后,蜀汉再没有219年这样的机会了。
诸葛亮时期,诸葛亮治蜀有方,与孙权的联盟关系也保持得较好。
可是,曹魏的统治稳固,“天下无变”。
姜维时期,“天下有变”。淮南三叛,曹魏内部出现了数十万级别的内战!东吴也出兵数万北上。
可是,蜀汉早已“民有菜色”,国力不振。姜维出兵响应,被司马望、邓艾轻松阻击。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大抵如此。
非惟天时,亦抑人谋
蜀汉要取胜,对“做好自己”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以弱打强,你要比对方更善战才有机会呀!
诸葛亮北伐,每次交战的兵力都不处绝对劣势。
尤其是第一次北伐时,蜀军在斜谷、祁山的兵力“皆多于贼”。
可是,即便如此,诸葛亮、姜维的屡次北伐,依然效果甚微。
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张郃、曹真、司马懿、邓艾,都是一时人杰。他们的用兵之能并不在诸葛亮、姜维之下。
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尚且不能取胜,凭什么来以弱胜强呢?
蜀汉之不能有所作为,“非惟天时,亦抑人谋也”。
总的来说,魏蜀的国力一直非常悬殊。只有在蜀汉棋手棋术远高于对手,运气远远好于对手时,才有机会赢。
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胜曹丕十倍”,正是期望诸葛亮好好下棋,用“人谋”改天换命。
以后人的眼光看:曹操、司马懿都是一时人杰,才略不比刘备、诸葛亮差,蜀汉想靠人谋来改天换命,谈何容易?
但是,对于刘备、诸葛亮这些身处历史中的当事人来说,不轻易认命,努力寻找机会,值得尊敬。
蜀汉政权是三国时期崛起最晚的一个,真正能称得上崛起的时间,是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开始,到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夺取汉中为止,蜀汉达到顶盛时期。
从兵微将寡、寄人篱下到进入全盛时期,刘备只用了11年时间,靠的是正确的谋略和不俗的武力,一步一步打下的地盘。
在公元219年刘备历经2年时间,举益州全州之力,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军团,并且还在阵前斩杀了曹魏西部军区总司令夏侯渊,天下为之震动。即使曹操亲提大军与刘备来争汉中,也因为策略失当,无奈退兵,原本强大的曹操很无奈的将汉中之地让给刘备,这是曹操平生第一次面对刘备经此大败。
蜀汉巅峰时期的实力有多强?
可以这么说,蜀汉巅峰时期的实力,在与强大的曹魏作战中取得全胜的战绩,虽然在硬实力上,蜀汉完全不及曹魏四分之一,但是蜀汉能保持战略进攻姿势,经历过战争的人都会明白,在战场上能保持进攻姿势,意昧着什么?说明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个优势可能是士气、谋略、武力或实力中的一种。
蜀汉在巅峰时期与曹魏进行的三场战争:汉中之战、上庸之战、襄樊之战,在前期都保持了胜利。
汉中之战,刘备历经2年,赶走了曹魏的势力,夺取了汉中郡,曹魏不仅损兵折将,而且平生与刘备的第一次直接对抗中失败,此战对于刘备来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上庸之战,发生在汉中之战及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刘备派出孟达、刘封二人,攻占了曹魏的上庸三郡,成功占据上庸郡、房陵郡、西城郡三郡。
襄樊之战,关羽从与曹魏交界的汉津(今湖北荆门)一带一直向北推进,推进了数百公里,包围了襄阳,并跨过汉水,围攻樊城,在襄樊之战前期,关羽凭一已之力,消灭并俘虏了于禁的七军三万余人,这是曹魏绝对的精锐部队。
同时擒拿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搅得曹魏中原核心地区不得安宁,全都因为关羽的威名起来反对曹魏的统治,一时之间洛阳、许都危急。
正是因为蜀汉巅峰期的强盛,让这个曾经最弱小的政权变成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强国,迫使曹魏与东吴联合起来对付蜀汉,这难道不是蜀汉强盛的证明吗?
如果不是东吴孙权偷袭荆州,导致关羽在前线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在襄樊前线,关羽能创造多大的辉煌真不好说,曹魏能否击败关羽都是个未知数,这难道不是强盛吗?
冷兵器时代,绝对的实力并不代表绝对的胜利,因为一场战争而失去政权的大有人在,前有官渡之战,后有淝水之战,都是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蜀汉整体实力虽弱,强盛时期也仅有一州半的地盘,150万的人口,15万的带甲武士,与曹魏相比,地盘只有曹魏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曹魏的三分之一,士兵只有曹魏的四分之一,实力相差较大,如果战争是靠实力来说话的话,那么还打什么?直接比实力就得了。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蜀汉虽然弱小,但是战斗力是相当强悍的,如果有一个好的谋略,同时作为最高领导人的刘备能够头脑冷静的话,统一天下、恢复汉室还是有希望的。
之所以蜀汉没有能统一天下,主要原因就是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击败曹操后,头脑开始发热,紧接着派出孟达、刘封攻占上庸三郡,再派出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刘备固然有为益州减轻夺力的想法,但是在益州经历两年的艰苦战争后,实在是没有能力继续对外发动战争。
曹操在219年接连败于刘备之手,是因为曹魏当时面临内忧外患,曹魏家大业大,敌人也多,四处都要防守,东南的孙权,西南的刘备,西北的鲜卑人和匈奴人,东北的公孙氏,北方的乌桓人,都是敌人,一个把握不好,有可能全盘皆输。
曹操有曹操的难处,刘备有刘备的优势,但是最不应该的就是刘备悍然发动的襄樊之战,在益州无力支持的情况下,关羽又扩大了战争,导致变成了蜀汉与曹魏的局部对决提前上演。
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曹魏和东吴在暗地里联合到一起了,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两弱联合对抗一强,现在却因为蜀汉的战力强悍,变成了曹魏和东吴的眼中钉,欲除掉而后快。
刘备如果头脑冷静的话,不要发动襄樊之战,让整个蜀汉休养生息一到二年时间,同时积极防备孙权的东进荆州战略,等到二年后,再发动对曹魏的战争,真的有可能统一天下。
如果刘备不发动襄樊之战,那么关羽不会死,张飞也不会死,荆州不会丢,而曹操会死,因为曹操是病死的,不是因为襄樊之战而去世的,如果休养两年后,刘备再发动襄樊之战,同时让益州积极支持配合荆州的战事,那将是隆中对中出现的绝佳机会。
因为曹操的去世,曹魏会陷入权力交接,这是刘备最大的机会,两路出兵,防备东吴,统一天下,真的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