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蜀汉巅峰时期实力有多强?真的有望恢复汉室天下吗?
迪丽瓦拉
2025-08-21 05:32:57
0

如果从刘备称帝、蜀汉政权建立开始算起,那么,蜀汉最巅峰的时刻就是他建国的那一刻。

从刘备称帝往前追溯两年,219年,是蜀汉的巅峰时刻。

即使在巅峰时刻,蜀汉与曹魏的牌面差距依然很大。

诸葛亮很早就指出了蜀汉取胜惟一的机会:做好自己(表现出远远胜出对手的牌技)+天下有变(运气好到爆,或者对手遇到倒霉事)!

蜀汉的巅峰时刻

221年,曹丕篡位,刘备闻讯也称帝。蜀汉政权,正式成立。

遗憾的是:刘备集团,刚刚结束了自己的巅峰时刻。

2年前,219年,是刘备集团的巅峰时刻。

当时,刘备赢得了汉中之战,全据益州。不久,关羽围困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可是,“大意失荆州”,关羽军团灰飞烟灭,随后,上庸又被曹丕夺去,刘备集团的军力、疆域大幅衰减。

刘备称帝,并没有“冲喜”。

很快,夷陵之战,刘备再次大败,大量精锐、物资损失,使蜀汉遭受了史无前例的重创。

诸葛亮治蜀有方,蜀汉渡过了夷陵之战后的至暗时刻,实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无论军力还是疆域、人口,蜀汉都再也没有恢复到其巅峰时刻的水平。

234年,诸葛亮去世。诸葛亮让自己埋葬于定军山。

或许,诸葛亮也意识到:以定军山之战为代表的219年,是蜀汉的巅峰时刻吧!

还没有被将死的棋局

可是,即便是在巅峰时刻,蜀汉(含建国前)与曹魏的实力差距仍然大得惊人。

《中国人口史》对黄初二年(221年),三国的国力对比做了分析。

蜀国人口132万,20万户,约为三国总人数的12%;吴国人口315.5万,47.8万户口,约占三国总人口的28%;魏国人口为682.4万,103万户,占三国总人口的60%。

以东汉的州郡划分,魏国占有9州,吴国3州,蜀国1州。

换而言之,在魏、蜀各自称帝的时候,蜀国的人口只有魏国的1/5,州数只有对手的1/9。

如果推算到219年。这个差距可能会稍微小一点,尤其是在军力方面。

夷陵之战后,蜀国大约有军队10万。如果算上荆州之战、上庸之战、夷陵之战的损失,巅峰时期的蜀军有可能接近20万。

魏国的军队数量长期稳定在50万上下。

所以,巅峰时期的蜀军,他的军队数量大约是魏国的2/5。

仅就军力而言,双方有差距,但尚不到无可逆转的地步。官渡之战时,曹操以一敌十,情况更加不利!

所以,虽然双方实力悬殊,但要说三国的棋局这一刻就已经确定胜负,蜀国就已经被将死,那也未必。

蜀汉取天下的两个条件

战争绝不是简单的“比大小”,否则,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战争了。

诸葛亮曾经对蜀汉取天下的机会做了设想。

蜀汉手里的牌比对手差了太多,只有在自己的牌技比对手胜出许多、运气比对手好许多的情况下,才有机会。

诸葛亮的出牌思路是:做好自己(打好牌)+天下有变(对手走霉运)。

所谓做好自己,就是在取益州、荆州之外,再“西和诸戎,南抚蛮越,东联孙权,内修政理”。

当时,吴蜀的力量加起来,人口约占天下的40%。如果蜀汉能真正搞好与孙权的关系,并把西戎、南蛮的力量也整合进来(不算公孙渊),那么,双方的实力将非常接近。

所谓天下有变,就是期待出现对自己有利的机会。

魏国的牌面好,而曹操集团的政治、军事素养也很高。如果人家不倒霉,蜀汉就算做得再好也没机会。

做好自己、天下有变,两个条件同时出现,才有机会!

巅峰时刻:狭窄的交集。

219年,这两个条件出现了一个狭窄的交集。

天下有变:倒霉的曹操。

217-219年,正是曹操最倒霉的时刻。

217年,建安22年,中原地区出现了一场史上罕见的瘟疫。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建安七子,5人在这一年盛年去世。

同时,世兵制下的曹家军队,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早年追随曹操南征北战的世兵年事已高,新一代军人尚未成熟。

而曹操屡屡对西北、汉中用兵,也使南阳等地民众不堪重负,纷纷起兵反抗,与关羽遥相呼应。

更倒霉的是:于禁军团,居然在山洪暴发中灰飞烟灭!

接连的事故,使曹操一度产生动摇,试图迁都以避兵锋。

与此同时,东面的孙权、吕蒙也认为:如果向北进攻,可以夺取徐州。

可以说:如果当时“东和孙权”不出问题,刘备把握好这个机遇,那么,如满宠所说:“洪河以南,非国家所有”。孙刘是有可能把战线推进到黄河流域的。

诚如此,后面的事情确实不好说。

可是“东和孙权”出现了问题,关羽“大意失荆州”,形势瞬间逆转!

这是孙、刘唯一一次可能大幅逆转局势的机会。

遗憾的是:刘备集团既没有设法加强与孙权的关系,也没有部署适当的力量防备。

最终:刘备集团迅速从巅峰滑落!

机会不再来

此后,蜀汉再没有219年这样的机会了。

诸葛亮时期,诸葛亮治蜀有方,与孙权的联盟关系也保持得较好。

可是,曹魏的统治稳固,“天下无变”。

姜维时期,“天下有变”。淮南三叛,曹魏内部出现了数十万级别的内战!东吴也出兵数万北上。

可是,蜀汉早已“民有菜色”,国力不振。姜维出兵响应,被司马望、邓艾轻松阻击。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大抵如此。

非惟天时,亦抑人谋

蜀汉要取胜,对“做好自己”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以弱打强,你要比对方更善战才有机会呀!

诸葛亮北伐,每次交战的兵力都不处绝对劣势。

尤其是第一次北伐时,蜀军在斜谷、祁山的兵力“皆多于贼”。

可是,即便如此,诸葛亮、姜维的屡次北伐,依然效果甚微。

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张郃、曹真、司马懿、邓艾,都是一时人杰。他们的用兵之能并不在诸葛亮、姜维之下。

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尚且不能取胜,凭什么来以弱胜强呢?

蜀汉之不能有所作为,“非惟天时,亦抑人谋也”。

总的来说,魏蜀的国力一直非常悬殊。只有在蜀汉棋手棋术远高于对手,运气远远好于对手时,才有机会赢。

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胜曹丕十倍”,正是期望诸葛亮好好下棋,用“人谋”改天换命。

以后人的眼光看:曹操、司马懿都是一时人杰,才略不比刘备、诸葛亮差,蜀汉想靠人谋来改天换命,谈何容易?

但是,对于刘备、诸葛亮这些身处历史中的当事人来说,不轻易认命,努力寻找机会,值得尊敬。

蜀汉政权是三国时期崛起最晚的一个,真正能称得上崛起的时间,是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开始,到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夺取汉中为止,蜀汉达到顶盛时期。

从兵微将寡、寄人篱下到进入全盛时期,刘备只用了11年时间,靠的是正确的谋略和不俗的武力,一步一步打下的地盘。

在公元219年刘备历经2年时间,举益州全州之力,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军团,并且还在阵前斩杀了曹魏西部军区总司令夏侯渊,天下为之震动。即使曹操亲提大军与刘备来争汉中,也因为策略失当,无奈退兵,原本强大的曹操很无奈的将汉中之地让给刘备,这是曹操平生第一次面对刘备经此大败。

蜀汉巅峰时期的实力有多强?

可以这么说,蜀汉巅峰时期的实力,在与强大的曹魏作战中取得全胜的战绩,虽然在硬实力上,蜀汉完全不及曹魏四分之一,但是蜀汉能保持战略进攻姿势,经历过战争的人都会明白,在战场上能保持进攻姿势,意昧着什么?说明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个优势可能是士气、谋略、武力或实力中的一种。

蜀汉在巅峰时期与曹魏进行的三场战争:汉中之战、上庸之战、襄樊之战,在前期都保持了胜利。

汉中之战,刘备历经2年,赶走了曹魏的势力,夺取了汉中郡,曹魏不仅损兵折将,而且平生与刘备的第一次直接对抗中失败,此战对于刘备来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上庸之战,发生在汉中之战及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刘备派出孟达、刘封二人,攻占了曹魏的上庸三郡,成功占据上庸郡、房陵郡、西城郡三郡。

襄樊之战,关羽从与曹魏交界的汉津(今湖北荆门)一带一直向北推进,推进了数百公里,包围了襄阳,并跨过汉水,围攻樊城,在襄樊之战前期,关羽凭一已之力,消灭并俘虏了于禁的七军三万余人,这是曹魏绝对的精锐部队。

同时擒拿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搅得曹魏中原核心地区不得安宁,全都因为关羽的威名起来反对曹魏的统治,一时之间洛阳、许都危急。

正是因为蜀汉巅峰期的强盛,让这个曾经最弱小的政权变成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强国,迫使曹魏与东吴联合起来对付蜀汉,这难道不是蜀汉强盛的证明吗?

如果不是东吴孙权偷袭荆州,导致关羽在前线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在襄樊前线,关羽能创造多大的辉煌真不好说,曹魏能否击败关羽都是个未知数,这难道不是强盛吗?

冷兵器时代,绝对的实力并不代表绝对的胜利,因为一场战争而失去政权的大有人在,前有官渡之战,后有淝水之战,都是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蜀汉整体实力虽弱,强盛时期也仅有一州半的地盘,150万的人口,15万的带甲武士,与曹魏相比,地盘只有曹魏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曹魏的三分之一,士兵只有曹魏的四分之一,实力相差较大,如果战争是靠实力来说话的话,那么还打什么?直接比实力就得了。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蜀汉虽然弱小,但是战斗力是相当强悍的,如果有一个好的谋略,同时作为最高领导人的刘备能够头脑冷静的话,统一天下、恢复汉室还是有希望的。

之所以蜀汉没有能统一天下,主要原因就是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击败曹操后,头脑开始发热,紧接着派出孟达、刘封攻占上庸三郡,再派出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刘备固然有为益州减轻夺力的想法,但是在益州经历两年的艰苦战争后,实在是没有能力继续对外发动战争。

曹操在219年接连败于刘备之手,是因为曹魏当时面临内忧外患,曹魏家大业大,敌人也多,四处都要防守,东南的孙权,西南的刘备,西北的鲜卑人和匈奴人,东北的公孙氏,北方的乌桓人,都是敌人,一个把握不好,有可能全盘皆输。

曹操有曹操的难处,刘备有刘备的优势,但是最不应该的就是刘备悍然发动的襄樊之战,在益州无力支持的情况下,关羽又扩大了战争,导致变成了蜀汉与曹魏的局部对决提前上演。

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曹魏和东吴在暗地里联合到一起了,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两弱联合对抗一强,现在却因为蜀汉的战力强悍,变成了曹魏和东吴的眼中钉,欲除掉而后快。

刘备如果头脑冷静的话,不要发动襄樊之战,让整个蜀汉休养生息一到二年时间,同时积极防备孙权的东进荆州战略,等到二年后,再发动对曹魏的战争,真的有可能统一天下。

如果刘备不发动襄樊之战,那么关羽不会死,张飞也不会死,荆州不会丢,而曹操会死,因为曹操是病死的,不是因为襄樊之战而去世的,如果休养两年后,刘备再发动襄樊之战,同时让益州积极支持配合荆州的战事,那将是隆中对中出现的绝佳机会。

因为曹操的去世,曹魏会陷入权力交接,这是刘备最大的机会,两路出兵,防备东吴,统一天下,真的有可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网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金国灭亡之后(1234年以后),南宋独自承担抗蒙的任务长达半个世纪。这种说法 ...
原创 铭... 最近,一名上海大V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篇评论文章,喊话国人不要再纠结于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
原创 项... 项羽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关于他的传说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数不胜数,然而这些传说有的是正面的也...
原创 斯... 苏联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无产阶级共和国,在其最强盛之时,其强大的军力令整个欧洲都瑟瑟发抖, 甚至当时...
原创 日...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着我国历史的一段古老传说: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这些历史文献中...
原创 清...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大清王朝覆灭后,他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又做了12年的伪满洲...
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不是关羽... 三国时期,蜀汉败北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蜀地缺乏优秀的将领。当刘备从荆州带来的勇将都已经年迈时,蜀汉竟无...
原创 董... 中国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发展,离不开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和艰苦奋斗。在以往一场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
原创 战...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在春秋...
原创 将...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想告老还乡,秦始皇: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话说历代帝王最是不喜功高盖主之臣,所以在...
原创 司... 在三国中,最后为什么会是由司马炎去统一三国,而不是由曹操或者刘备呢,明明这两个人都是很有历史才能的人...
原创 中... 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勇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雄韬武略,是一个了不起的盖世英雄。他统战中国,侵掠欧洲,南征...
原创 胡... 笔者在前文《黄埔第一军党代表八成多都是共产党员,为啥部队还是姓蒋了?》中提到过胡公冕,他是黄埔第一军...
原创 读... 文/子玉 任何一段历史都可以通过一个人物的经历来解读,比如,读懂了高欢,也就读懂了北魏末年的乱局。 ...
原创 故... 自古以来,人们对老虎总是充满了敬畏与崇拜。光是当年《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就被人们津津乐道了多年。 ...
原创 赵... 世人皆知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出山后急着北伐除去他自身的私心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报...
原创 袁... 看中国历史上,我们总是感叹:中国的地名改动实在太过于频繁,而且接近于乱改、滥改。例如,北京一座城市就...
清初画坛“四王”与“四僧”之比... 摘要: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些人就认为,四王是御用画家,是墨守成规的主流与正统画派,重复僵化,与清代皇...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过程中,如果李渊不退位交出权力,李世民会杀他吗?一目了然啊! 有道明君,绝不会干出轼父篡...
原创 原... 他考中进士,皇帝却因容貌拒绝了他,结果他推翻朝廷自己登基 文/勿忘初心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