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楚汉争霸,项羽失败是因为缺心眼?其实根源在这里
迪丽瓦拉
2025-08-21 05:33:18
0

【军武次位面】:杨树项羽勇猛无敌,为什么还是输了?秦末乱世,英雄辈出,看上去很多势力都有机会。

但经过一系列“淘汰赛”后,只有刘邦和项羽杀入了最后的“决赛”。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刘邦赢了。通常认为,刘邦的胜利多半拜对手所赐——项羽就是个有勇无谋的武夫,霸气有余,智商不足,被刘邦耍弄,最后在垓下之战中彻底失败,身死国灭。

刘邦虽然得了天下但一直被认为是个流氓,这个事后诸葛亮式的判断并不算错,但真实的历史其实复杂得多,刘邦并没有必然胜利的把握,项羽也未必没有机会。

刘邦困局刘邦最大的弱点,就是他的直接指挥能力很糟糕,而项羽却是战术高手。

二人直接较量,刘邦就是个输。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亲自领军50万,趁项羽外出平定叛乱之机,攻占了楚国的国都彭城,结果被项羽率领3万人马杀了个回马枪,汉军大部被歼,刘邦丢掉了老婆和老爹,仓皇而逃,为了跑得快一点,几次把儿女踢下车……50万没打过3万,这水平真是差到没谁了。

如果不断积攒这种战术胜利,项羽一口口吃掉刘邦,也并非不可能。事实上,彭城大败后,刘邦被困于荥阳、成皋,各路诸侯又纷纷投靠项羽,刘邦不仅没有一丝赢的希望,连保命都成问题。

然而他却选择了一个巧妙的转机,一场战争,改变了楚汉之争的走向,这场战争并没有发生在硬刚项羽的正面战场,也不是刘邦项羽的直接对决,而是双方主将间的对决。虽然这场战役的名气远不如最后终结了项羽的垓下之战,但却是楚汉战争中真正的胜负手,此战之后,项羽彻底丧失了战略优势,败局已定,刘邦则渡过难关,进入了战略反攻的阶段。

这场战争,就是潍水之战。

绝地反击先来看战前形势——刘邦如果只在正面战场硬刚项羽,很有可能坚持不了多久。虽然刘邦自己不行,但他手下有人行,这个人就是韩信……按照避实击虚的原则,韩信主动请战:“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

”这个建议最终被采纳——刘邦大军在荥阳、成皋一线与楚军拉锯,韩信则率三万精锐,沿北线由西向东,直掏楚军后方,给项羽来一记“左钩拳”。

韩信以三万兵马先后击破魏、代、赵、燕,又很快拿下齐地。

齐地直接威胁大后方,一旦韩信在齐地稳固势力,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在荥阳前线还处于僵局的情况下,项羽不得不派出悍将龙且(jǖ)率精锐20万救齐,双方在潍水边上狭路相逢,展开了决定命运的一战。

这个时候,青州军就相当于韩信军团,实力稍逊一筹;而徐州军则与龙且率领的西楚大军一样凶悍。双方剑拔弩张,处于中间地带的青、徐两州便成为双方争夺的关键,两州的门户——莒县、高密、蒙阴关卡,又成为关键中的焦点。

战事一开,青州军团便在高密关口受挫,徐州联合扬州军团,对青州军发起猛攻。

幽、冀两州虽马不停蹄赶往战场驰援,奈何位置偏远,一时无法解青州之急,青州面临着被徐扬联军剿杀的局面。

这个时候,青州盟主没有墨守成规,他号令全军出击,不退反进。青州军在高密关口对徐扬联军发起冲击,在莒县也是以攻代守。

同时,青州盟主也暗藏心计,他知道正面硬刚敌不过徐扬联军,便让青州军团主攻敌军侧翼,限制徐扬联军战线扩张,不给对方全面开花的机会,一步步将徐扬联军引进自己设计的“口袋”之中。

这样的打法不可避免会有所损失,却也成功扩大了战略纵深——徐扬联军深入青州要塞群内,但始终无法扩大战线优势。

随着冀州、幽州援军的到来,形势发生了逆转,援军从后方突袭徐扬联军,青州军的“口袋”终于收紧,徐州溃败而降。

在真实历史中,经潍水一战,楚军精锐被歼灭、溃散,齐地被汉军牢牢占据,各诸侯见势,更加坚定的支持刘邦,从此项羽陷入了刘邦的战略包围之中。

刘邦虽然的战术才能不咋滴,但他至少知道主动的价值,并且能够委派合适的人去执行,这是他比项羽高明的地方,也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所以说潍水之战,才是楚汉战争真正的胜负手。

总结在真实的战争中,有兵法常识,却没有永远有效的不败战法。要想根据当下的形势和条件来具体判断,制定合理的作战策略并不容易。总是纸上谈兵没啥意思,也争不出个所以然来。

【结语】历史的潍水之战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即便形势看似不利,也能通过灵活的战略和巧妙的策略实现逆袭。

刘邦的胜利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对形势的深刻分析和灵活应对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精神,面对困境时保持冷静,善用策略和智慧,或许就能找到改变命运的契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网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金国灭亡之后(1234年以后),南宋独自承担抗蒙的任务长达半个世纪。这种说法 ...
原创 铭... 最近,一名上海大V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篇评论文章,喊话国人不要再纠结于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
原创 项... 项羽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关于他的传说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数不胜数,然而这些传说有的是正面的也...
原创 斯... 苏联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无产阶级共和国,在其最强盛之时,其强大的军力令整个欧洲都瑟瑟发抖, 甚至当时...
原创 日...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着我国历史的一段古老传说: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这些历史文献中...
原创 清...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大清王朝覆灭后,他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又做了12年的伪满洲...
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不是关羽... 三国时期,蜀汉败北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蜀地缺乏优秀的将领。当刘备从荆州带来的勇将都已经年迈时,蜀汉竟无...
原创 董... 中国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发展,离不开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和艰苦奋斗。在以往一场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
原创 战...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在春秋...
原创 将...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想告老还乡,秦始皇: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话说历代帝王最是不喜功高盖主之臣,所以在...
原创 司... 在三国中,最后为什么会是由司马炎去统一三国,而不是由曹操或者刘备呢,明明这两个人都是很有历史才能的人...
原创 中... 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勇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雄韬武略,是一个了不起的盖世英雄。他统战中国,侵掠欧洲,南征...
原创 胡... 笔者在前文《黄埔第一军党代表八成多都是共产党员,为啥部队还是姓蒋了?》中提到过胡公冕,他是黄埔第一军...
原创 读... 文/子玉 任何一段历史都可以通过一个人物的经历来解读,比如,读懂了高欢,也就读懂了北魏末年的乱局。 ...
原创 故... 自古以来,人们对老虎总是充满了敬畏与崇拜。光是当年《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就被人们津津乐道了多年。 ...
原创 赵... 世人皆知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出山后急着北伐除去他自身的私心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报...
原创 袁... 看中国历史上,我们总是感叹:中国的地名改动实在太过于频繁,而且接近于乱改、滥改。例如,北京一座城市就...
清初画坛“四王”与“四僧”之比... 摘要: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些人就认为,四王是御用画家,是墨守成规的主流与正统画派,重复僵化,与清代皇...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过程中,如果李渊不退位交出权力,李世民会杀他吗?一目了然啊! 有道明君,绝不会干出轼父篡...
原创 原... 他考中进士,皇帝却因容貌拒绝了他,结果他推翻朝廷自己登基 文/勿忘初心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