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朝享国三十八年,共举办了四次大比武,每一次的武状元都是谁?
迪丽瓦拉
2025-08-21 06:04:19
0

第一次大比武:开皇五年

开皇五年,也就是隋文帝杨坚在位的第五年。

此时的大隋朝刚建国不久,天下未定,急需一些骁勇善战的猛将帮着一统天下。于是乎,隋文帝杨坚传旨,命自己的兄弟靠山王杨林担任主考官,为国选将。

杨林接旨之后,把长安城的小校场设立成武科场,并传令下去:无论何等出身,无论怎样来历,不管是王公贵胄,还是布衣草民,只要敢来武科场比武,只要有过人之处,皆为国之栋梁,都能因材而用。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天下轰动,全国各地的习武之人开始纷纷云集长安城,来参加比武大会。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最后能入杨林之眼的共有十人,其中有三人堪称佼佼者。

三位佼佼者都是谁啊?

第一位姓魏名成,胯下一匹千里赛风驹,掌中一口佝偻古月象鼻子大刀,刀法精湛,艺压群雄,人称“花刀将”。

第二位姓尚名司朗,头戴马鸣盔,身披七翎甲,胯下一匹呼雷豹,掌中一条八宝吸水提炉枪,四宝傍身,如虎添翼,人称“四宝将”。

第三位姓新名永丰,胯下一匹金睛白毛大骆驼,掌中一条四棱铁方槊,力猛槊沉,悍勇绝伦,人称“铁槊将”。

这三人之中,魏成武艺最好,为状元。尚司朗次之,为榜眼。新永丰再次之,为探花。

哪知就在杨林要为他们披红戴花的时候,武科场外有人朗声说道:“王爷且慢,我看这个状元还是留给成都我吧!”

随着话声,一匹火红色的马儿如同天马行空一般飞跃到了武科场。

但见来人头戴双凤鸣日紫金盔,身披大叶连环黄金甲,胯下一匹赤炭火龙驹,掌中一条凤翅鎏金镗,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来人是谁啊?乃是隋朝丞相宇文化及的长子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今年刚满十五岁,五岁那年跟着云霞山紫阳观的紫阳真人学艺,学艺十年,练就了一身惊天动地的本领,今天奉师命下山,就是来扶保大隋的。

杨林一看来了抢状元的,自然是十分高兴,下令让宇文成都和魏成当场比试。

宇文成都这一来,杨林是高兴了,却把魏成给气坏了。眼看着武状元的桂冠就要戴到自己头上了,结果来了一个撬行的,他能不气吗?

魏成心说:“宇文成都啊宇文成都,你一个十几岁的娃娃也敢口吐狂言,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也罢,今天让你知道知道我花刀将魏成的本领!”

哪知两人一交上手,魏成大吃一惊,别看宇文成都年纪虽幼,但勇猛异常,掌中这条大镗上下翻飞,竟隐隐含有风雷之声。

二十个回合过后,魏成就不行了,被宇文成都逼的连连败退,只有招架之功,无有还手之力。魏成心服口服,只好认输。

最终,这第一次比武大会的武状元,落在了宇文成都之手。

后来,宇文成都、魏成、尚司朗、新永丰这四人跟着靠山王杨林东挡西杀,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根据功劳,宇文成都被加封为天宝将军,魏成被加封为天威将军,尚司朗被加封为神威将军,新永丰被加封为虎威将军。

第二次大比武:开皇十六年

开皇十六年,也就是隋文帝杨坚在位的第十六年。

此时的大隋朝早已经一统天下,可以说歌舞升平,海晏河清。但是,一些重要的关城却缺少良将镇守。于是乎,隋文帝杨坚再次传旨,命靠山王杨林再次为国选将。

杨林接旨之后,又一次把长安城的小校场设立成武科场,不过这次不同上次。

上一次大比武,是选征战之将,面向大众,所有人都可以参加。而这一次大比武,是选守城之将,主要是面向那些官二代们。

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杨林选出来了七人。

这七人都是谁啊?

第一位:忠孝王伍建章之子伍云召;

第二位:天威将军魏成之子魏文通;

第三位:神威将军尚司朗之子尚师徒;

第四位:虎威将军新永丰之子新文礼;

第五位:芜湖镇守使左都茂之子左天成;

第六位:平川镇守使华成旭的长子华公吉;

第七位:平川镇守使华成旭的次子华公义。

这七人当中,武艺最高的是伍云召,不仅夺取了这次比武大会的武状元,并且还被隋文帝杨坚加封为南阳侯。

后来,伍云召做了南阳关的总兵,魏文通做了潼关的总兵,尚师徒做了虎牢关的总兵,新文礼做了红泥关的总兵,华公吉做了金堤关的总兵,华公义做了金堤关的副总兵。

第三次大比武:仁寿二年

仁寿二年,也就是隋文帝杨坚在位的第二十二年。

这第三次大比武跟前两次还不一样,第一次是面对天下所有人的,第二次是面对那些官二代们的,而这第三次则是面对绿林好汉的。

此时的大隋朝虽然没有大的战事,但小祸乱却时有发生。九省之地响马横行,很令杨坚头疼。

后来杨坚一琢磨:这些绿林响马虽然可恶,但其中也不乏一些英雄好汉,我何不将这些人择优录取呢?

于是杨坚再传一旨,命靠山王杨林再开武科场,请绿林好汉们前来京城比武,优秀者皆可重用。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了,怎么大隋朝每次开设武科场,隋文帝杨坚都命靠山王杨林来主持呢?

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杨林是兵马大元帅,掌控着天下兵马,开设武科场这种事自然得交给他这个元帅来办。

二、杨林是杨坚的弟弟,对大隋朝忠心耿耿,为国选将最容易培养出心腹,交给别人杨坚也不放心啊。

闲言少叙,这个旨意一颁布出去,很快就轰动了大隋朝的九省绿林道。

当时的绿林道虽然草寇遍地、响马横行,但最成气候的有三股势力。

第一股:大隋朝九省绿林道的总瓢把子,坐镇在山西泸州天堂县八里二贤庄的赤发灵官单通单雄信。

单雄信手下不仅人多势众,而且还有四位最得力的干将,号称东西南北四路瓢把子。

东路瓢把子是铁面判官尤通尤俊达,坐镇在山东兖州府斑鸠镇汝南庄。

西路瓢把子是神射手谢科谢映登,坐镇在陕西凤翔府苍龙岭谢家湾。

南路瓢把子是勇三郎王勇王伯当,坐镇在河南洛阳府汝阳县小王庄。

北路瓢把子是大刀将王宣王君可,坐镇在河北沧州府任丘县五柳庄。

第二股:金顶太行山的总辖大寨主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三股:沱罗寨的总辖大寨主金镗无敌伍天锡。

在这三股势力的好汉当中,武艺最好的雄阔海和伍天锡,但这二位对长安城召开的武科场不屑一顾,谁也不去参加。

单雄信心说:“既然雄阔海和伍天锡都不去,我们得派人去啊,要不然好像我们绿林道惧怕朝廷似的。”

单雄信开会一商议,南路瓢把子勇三郎王伯当自告奋勇,他要走一趟长安城。单雄信同意。

结果王伯当到了长安城一看,参加这次比武大会的没有什么真正的绿林好汉,都是一些无能之辈。

最终,王伯当凭着胯下一匹千里银河驹,掌中一条梅花烂银枪,夺取了武状元。

当然了,王伯当虽然夺取了武状元,但也没有投靠朝廷的心思,就是玩玩儿罢了。

第四次大比武:大业十三年

大业十三年,也就是隋炀帝杨广在位的第十三年。

此时的大隋朝刀兵四起,天下大乱。什么十八路反王啊,六十四道烟尘啊,他们攻城的攻城,掠地的掠地,占山的占山,落草的落草,纷纷拥兵自立,割据一方。

眼看大隋朝的江山在风雨中飘摇,身为天下都诏讨兵马大元帅的靠山王杨林心急如焚。

为了将各处反隋势力们一网打尽,他在扬州城暗埋十条绝户计,然后以“夺玉玺”为名,让隋炀帝杨广昭告天下。

大致的意思是说:朕自登基以来,由于徳浅福薄,能力有限,致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既然朕不能为万民造福,自当退之。但是,天下英雄众多,朕该让位于何人呢?后经朕与众文武商议,决定在扬州城开设一座武科场,以武力定输赢。天下间无论何人,只要是能在比武大会上夺取了武状元,朕就退位让贤,并且当场转赠金镶玉玺!

好家伙,杨广这道诏书一颁布出去,顿时就轰动了大隋朝九省之地,天下群雄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

那真是:一道诏书天下动,八方英豪会扬州!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大比拼,最终来自瓦岗寨的神枪少保罗成凭着胯下一匹追风小白龙,掌中一条五钩神飞亮银枪,连胜四十二员战将,一举夺魁!

当然了,罗成虽然夺取了武状元,但也没有获得金镶玉玺,因为这就一切都是假的,乃是靠山王设下的一计。

后来在麒麟山绝杨岭,罗成回马枪枪挑杨林。

杨林一死,大隋朝的江山很快也就灭亡了。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都有个疑惑,当时的罗成不是天下第七条好汉吗,怎么他夺取武状元了?

很简单,因为排在他前六位的好汉都没有和他交手。

前六位好汉都是谁啊?

第一位: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位: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第三位:银锤太保裴元庆;

第四位: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五位:南阳侯伍云召;

第六位:金镗无敌伍天锡。

这六人为什么没有和罗成交手呢?咱们一个一个的说。

西府赵王李元霸之所以没有和罗成交手,是因为李元霸根本没有参加这个玉玺会。李元霸本来是想要参加的,结果半路之上被他父亲李渊的一支令箭给调回去了。

天宝大将宇文成都之所以没有和罗成交手,是因为宇文成都有任务在身。宇文成都奉靠山王杨林之命,是专门镇守武科场的,他自然不会下场比武。

银锤太保裴元庆之所以没有和罗成交手,是因为裴元庆此时已经过世了。瓦岗军南下伐五关的时候,裴元庆中了八马将军新文礼的诱敌之计,死在了庆坠山烈火阵。

紫面天王

雄阔海之所以没有和罗成交手,是因为雄阔海来晚了。雄阔海晚到了一步,他赶到之时玉玺会刚刚结束,靠山王杨林下令落下千斤闸,准备全歼与会群雄。雄阔海为了救群雄脱困,力举千斤闸,结果却惨死在千斤闸之下。

南阳侯伍云召之所以没有和罗成交手,是因为伍云召战死了。伍云召在跟高丽国大将

左雄

交战之时,不幸丧命在左雄的战马“没尾驹”尾巴之下,都没来得及跟罗成交手。

金镗无敌伍天锡之所以没有和罗成交手,因为伍天锡也死了。玉玺会召开之前,伍天锡受靠山王杨林所邀镇守天昌关,由于他打死了李元霸的马前开路先锋官梁师泰,结果他也被李元霸给打死了。

故此,排名第七条好汉的罗成才捡了个便宜,夺取了这次比武大会的武状元。

最后声明:以上故事来源于演义小说,希望朋友们不要较真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网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金国灭亡之后(1234年以后),南宋独自承担抗蒙的任务长达半个世纪。这种说法 ...
原创 铭... 最近,一名上海大V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篇评论文章,喊话国人不要再纠结于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
原创 项... 项羽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关于他的传说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数不胜数,然而这些传说有的是正面的也...
原创 斯... 苏联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无产阶级共和国,在其最强盛之时,其强大的军力令整个欧洲都瑟瑟发抖, 甚至当时...
原创 日...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着我国历史的一段古老传说: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这些历史文献中...
原创 清...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大清王朝覆灭后,他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又做了12年的伪满洲...
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不是关羽... 三国时期,蜀汉败北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蜀地缺乏优秀的将领。当刘备从荆州带来的勇将都已经年迈时,蜀汉竟无...
原创 董... 中国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发展,离不开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和艰苦奋斗。在以往一场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
原创 战...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在春秋...
原创 将...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想告老还乡,秦始皇: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话说历代帝王最是不喜功高盖主之臣,所以在...
原创 司... 在三国中,最后为什么会是由司马炎去统一三国,而不是由曹操或者刘备呢,明明这两个人都是很有历史才能的人...
原创 中... 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勇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雄韬武略,是一个了不起的盖世英雄。他统战中国,侵掠欧洲,南征...
原创 胡... 笔者在前文《黄埔第一军党代表八成多都是共产党员,为啥部队还是姓蒋了?》中提到过胡公冕,他是黄埔第一军...
原创 读... 文/子玉 任何一段历史都可以通过一个人物的经历来解读,比如,读懂了高欢,也就读懂了北魏末年的乱局。 ...
原创 故... 自古以来,人们对老虎总是充满了敬畏与崇拜。光是当年《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就被人们津津乐道了多年。 ...
原创 赵... 世人皆知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出山后急着北伐除去他自身的私心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报...
原创 袁... 看中国历史上,我们总是感叹:中国的地名改动实在太过于频繁,而且接近于乱改、滥改。例如,北京一座城市就...
清初画坛“四王”与“四僧”之比... 摘要: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些人就认为,四王是御用画家,是墨守成规的主流与正统画派,重复僵化,与清代皇...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过程中,如果李渊不退位交出权力,李世民会杀他吗?一目了然啊! 有道明君,绝不会干出轼父篡...
原创 原... 他考中进士,皇帝却因容貌拒绝了他,结果他推翻朝廷自己登基 文/勿忘初心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