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徽州古村落里的善治密码
迪丽瓦拉
2025-08-21 10:33:55
0

央广网宣城2月11日消息(记者赵家慧)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置县于唐宝应二年(公元763年),至今已有1261年的历史,全县拥有17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

旌德得名于“旌表其礼,以彰其德”,是徽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有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近日,央广网记者循着古村落中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探寻徽州乡村里的善治密码。

“让一步”各守其分

朱旺村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始建于隋末唐初,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是南宋理学宗师朱熹后裔居住地。步入朱旺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穿村而过的朱溪河以及河上的石桥。

朱旺村水街上的让路石(马飞摄)

沿着朱溪河逆流而上,横七竖八的青石板上,都是斑驳的岁月痕迹。仔细看,街道临水的一边参差不齐,每隔一段路总有青石板向河道中悬空凸出。朱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陶雅萍告诉记者,这就是有名的“让路石”。“以前的路很窄,当行人与推车的相遇,行人就会站到凸出的石板上,让一步。”陶雅萍说,“让路石”的巧妙设计,既有便利交通的实用功能,也体现出了朱旺村互谅互让、谦和睦邻的乡土文化。

朱旺村的“井水不犯河水”(旌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朱溪河上,在灰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掩映下,河畔第次交落着十三座石桥和九口水井,这便是著名的景点“九井十三桥”。“九井十三桥”中的井都是建在河中,井口垒落的青石板将河井隔开,九口井虽然均处于河中,但井口位置都高于河面。河流有干枯之时,而井水永远清冽满盈,两者既相安无事,又相得益彰,“井水不犯河水”的典故由此而来。

据村民介绍,当年在河中挖井的朱氏兄弟,还有以物言志的味道,表明自己乐于解甲归田,不屑于官僚做派,井水不犯河水。进入新时代,朱旺村“两委”从“让路石”、“井水不犯河水”典故之中汲取其中的“和让文化”,推出了“两水调解法”。

“‘两水调解法’的法治内涵包括法治基础‘各守其分’、法治准则‘分清是非’、法治方法‘互谅互让’、法治目标‘和谐友善’和法治成就“共治共享”五个方面。”陶雅萍介绍,如今朱旺水街正中心设有“九井十三桥百姓说事点”和“两水调解室”,一有大事小事,村民们都习惯来到“九井十三桥百姓说事点”,谈心交流,释疑解惑。最近三年来,村里累计近百起的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率100%,“和睦相处是我们村一贯来的生活理念,‘两水’调解法运作以来,基本做到矛盾隐患不出村。”陶雅萍说。

“退一角”十全十美

旌德县孙村镇玉屏村于2022年被列入中国第六批传统村落名录。一条燕水河由南向北穿村而过,村中建于康熙年间的隆兴桥、乾隆年间的贞节牌坊、“九子环绕”千年银杏树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存。

在隆兴桥的桥头,一间少了一角的房屋让人印象深刻。玉屏村党支部书记方晨告诉记者,房屋主人刘传水在这里经营着一家便利店,2021年8月,村里实施公交入村便民工程,规划的入村路线需经过刘传水的店门前,但因公交车体较宽,需要将其房屋一角拆除才能保证公交车行驶安全。经上门解释后,刘传水非常爽快地表示,愿意在保证房屋安全的前提下无偿拆除房屋一角,支持公交入村。

刘传水让出的房屋一角(马飞摄)

这件事很快在村中传为美谈,村民们纷纷对刘传水的无私之举大加称赞,村民们更是用实际行动为他点赞,刘传水的便利店人来人往,生意较之前好了很多。

淳朴的民风加上创新基层治理的加持,维系着古村落的和谐稳定。

“隆兴桥上走一走,什么烦恼都没有”“隆兴桥上拢人心,化解纠纷一身轻”……在玉屏村的村民中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茶余饭后,村民们都喜欢聚在隆兴桥上拉拉家常,说说村里的大事小情。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2020年玉屏村委会也顺势将“十全十美”百姓说事点设在了这里,商议村务、调解矛盾、普法宣传……每月二十号准时开说。

隆兴桥上的百姓说事点(旌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在隆兴桥上的廊桥内,桌椅等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玉屏村总共330户1140人,我们通过隆兴桥这个百姓说事点,既解决了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也化解了一些邻里的小矛盾。”方晨自信满满地表示,“村里的氛围非常和谐,接下来我们两委干部就是要带领老百姓致富,壮大集体经济。”

“一桌菜”邻里和睦

三山村位于旌德县兴隆镇北部,因村西北面有三座大山——桃子山、阴山和濂岭而得名。近年来,三山村依托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田园风貌,大力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村里拥有享誉盛名的皖南云上梯田风光,每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客流也同样带来了商机,2023年,三山村利用闲置古民宅,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徽州田园民宿。

“谁家有毛豆和红薯杆?还有公鸡。”临近中午,“村田里”民宿店长在“村里一桌菜”微信群里“下单”,很快就收到了回复,“我家有公鸡。”“我家有毛豆和红薯杆。”

“村里一桌菜”微信群(马飞摄)

2023年7月,三山村的民宿“村田里”开门迎客,自此“村里一桌菜”的微信群就特别热闹,在群内“村田里”民宿店长通过微信群发布时令蔬菜和农特产品需求,附近的村民看到需求,很快就能将新鲜的食材送货上门。“今天农户刚采摘的蔬菜,几个小时后就能端上餐桌,不仅让到民宿吃饭的游客吃得开心、吃得放心,而且让村民获得一定的收入。”村田里民宿负责人徐飞虎告诉记者,当初建微信群的初衷,就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与左邻右舍联动,和睦邻里关系。一来二去,邻居们也明白了徐飞虎的心意,时不时地给徐飞虎“多送一些”。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民宿在给村民结算时,价格上也会比市场价高一些。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和谐的邻里关系,也让民宿的发展蒸蒸日上,很快第二期就建成投入使用了。“原本连接一期和二期的是一条窄窄的田埂,现在的路有一米多宽。”徐飞虎说,让他非常感动的是,这多出来的宽度就是村民们让出来的。

从“让路石”到“退一角”,再到民宿里的“一桌菜”,徽州古村落里,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代代传承,即彰显着中华民族“礼让谦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也蕴含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和基层治理的密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D... 中国跟日本的纠葛,从封建王朝就产生了,盛唐时期八方来贺,日本正是其中之一。在人们印象中,当时的日本贫...
原创 三... 三国名将赵云,其实育有二子一女,那他老婆是谁? 导语:《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流传甚广...
原创 隋... 青龙,四相之一,镇东方,属木,主生机; 白虎,四相之一,镇西方,属金,主杀伐。 这两尊知名度颇高的神...
原创 刘... 一、刘伯温被逼出山 倘若说,三国时的诸葛亮,是被后世过度神化的人物的话,那么明初的刘伯温,显然也是按...
原创 原... "聊供读史者格物之一助"——《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著 古代中国,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如果是历史是...
原创 关... 相信不少朋友都会认为,关羽的武圣之名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之久。对于关羽的崇拜之情,也是达到了疯狂的地步,...
原创 1... 民国时期各地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前仆后继,为创造一个新中国而奋斗。他们的功绩无人比拟,他们的不...
原创 吉... 点点“关注”不迷路,更多精彩故事,您可以第一时间接收~ 作为中国历史上上最后一位帝王,溥仪的一生充满...
原创 古... 阅读文章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便于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非... 引言 《齐东野语·符离之师》有言:“挥金如土;视官爵如等闲。”这世界上大概只有土豪才能做到挥金如土,...
原创 历... 联合国是世界上会员最多的国际组织,二战期间由中、美、英、苏四国倡导建立。最主要功能是维护世界和平,避...
原创 粟... #暑期创作大赛# 1938年4月,新四军军部为了查明皖南地区的敌情、地形和民情,决定从现有的三个支队...
原创 原... 杨逍和范遥第一次同时出现是从谢逊口中说出的。谢逊得了屠龙刀,品评天下英雄:“说到武功,当世胜过我的着...
原创 为...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马靠鞍”在现代社会,穿衣服变成了一门学问,追求个性时尚的年轻人,常常会因为不...
原创 朱... 众所周知,朱元璋通过“蓝玉案”、“胡惟庸案”等大案,对开国功臣大肆杀戮,致使京城血流成河。有人说,朱...
原创 宋... 正午阳光近日出品的《清平乐》引爆屏幕,也为大家呈现了大宋王朝的精彩故事。 宋仁宗作为《清平乐》的主角...
原创 卫... 前言 说到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帝王,其中不得不提及的就是汉武帝刘彻了,秦皇汉武足以看出后人对于他功绩...
原创 元...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历史老师就这样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有史料记载的中前前后后一共出现了21个朝...
原创 历...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诸侯争霸,天下纷纷的乱世,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秦末,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唐末五代...
原创 原... 大家都知道蝴蝶效应,有的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这件小事却能够影响到几百年之后整个国家的发展,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