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京保卫战,唐生智犯了一个错误,不然还可以多救3万人
迪丽瓦拉
2025-08-22 13:33:14
0

南京保卫战时,唐生智犯了一个错误,若这个错误能及时得到弥补,至少还可以多救3万人。这个错误是什么呢?事情得从头说起:

血战南京,光华门毙敌7000人

1937年12月3日,各路日军逼近南京外围。5日拂晓,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天一放亮,黑压压一大片涂着太阳旗的日军飞机出现在南京上空,一时间城内弹片横飞,火光冲天。

12月9日拂晓,日军精锐部队之一的胁坂部队(第九师团胁坂联队)占领了光华门外的大校场和通光营房,继而与守卫光华门的教导总队谢承瑞团和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等部展开激战。日军第九师团仅在光华门外就伤亡800余人。

战至午后,日军冲入光华门内,占据了一些沿街房屋。第八十七师259旅旅长易安华率部猛烈反击,经过8个多小时的血战肉搏,成功全歼入城日军。而易安华旅长却不幸在激战中壮烈殉国。

激战前三天,日军在光华门外就留下了7000具尸体,日军被迫调整作战计划。日军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决定集中兵力攻打紫金山。紫金山是教导总队负责据守,日军在在85辆坦克的掩护下,集中两个师团的兵力,分两路向紫金山发起猛攻。

紫金山之战持续4天4夜,中国守军虽然大部阵亡,但主阵地没有丢失。第88师第524团蒋堂华回忆:“南京保卫战啊,要讲真是一部血泪史,被刺刀戳死的人不计其数,有的还没死呢,就被抬着到马路上去挡敌人的坦克车。”

鏖战雨花台,德械师阵亡6000人

雨花台是中华门外的一个制高点,第72军第88师第264旅高致嵩部,第262旅朱赤部坚守雨花台左右两翼阵地。日军集中第6师团和第114师团精锐猛攻雨花台和中华门,朱赤率领262旅与日军展开激战,多次打退日军进攻。

12月9日上午,日军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出动20多架飞机在雨花台上空狂轰滥炸。两个联队的日军在大炮和坦克的掩护下轮番冲锋,朱赤率领全旅官兵奋勇抵抗。战斗中,一枚炮弹落在他的脚边,他倒在血泊之中,再也没有起来。

在雨花台的左翼,第264旅的战事也异常惨烈。没子弹了,就拼刺刀,刺刀弯了,干脆把枪扔掉,和日军赤手空拳厮打。很多士兵抱着日军滚落山底,与敌人同归于尽。在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中,鲜血四处飞溅。

旅长高致嵩的耳朵被敌人咬掉一只,他顾不得包扎,忍着剧痛,激励官兵们与日寇抗争到底。在日军轮番冲击下,1万多人的二六四旅只剩下四五百人。当日军再次如潮水般涌来时,高致嵩眼见无法抵挡日军的攻势,命令所有人将手榴弹后盖打开,然后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

雨花台的三天战斗中,日军战死数千人,第88师自第262旅旅长朱赤、264旅旅长高致嵩以下6000余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雨花台左右两翼阵地失守,88师余部不得不撤退。在雨花台之战中,第88师损失惨重,3个旅长牺牲了2个,6个团长牺牲了3个,士兵伤亡更是多达6000余。牺牲虽然惨重,但没有一人放弃阵地。

撤退混乱,一个错误害死3万人

12月11日晚,老蒋发来命令:“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12日上午,参谋总部仓促地制定了撤退计划。此时日军从城墙缺口处大量涌入城内,南京城已经无法固守。唐生智在下达撤退命令后,将撤退重任委托给助手,自己率先撤出了战场。

由于撤退计划仓促不周全,出现了大面积的混乱现象,哪支部队打掩护、哪支部队渡江、哪支部队正面突围都没交代清楚。唐生智走后,南京军民陷入空前的无组织状态,大量军民涌入下关,人们相互推挤、践踏,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到处乱窜。江边却看不到一只船的影子。

在开战之前,为了表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唐生智让交通部长俞鹏飞将下关原有的两艘大型渡轮撤走并严令守卫浦口的第1军和守卫挹江门的第36师,制止从南京向长江北岸或由城内经挹江门去城外的部队和军人,如不听从可开枪射击。撤退命令下达后,挹江门守军未能及时接到命令,仍在全力阻止前线部队的撤退,造成挹江门堵塞。

从激战中撤退下来的部队混乱不堪,各自争先抢渡,就连教导总队第一旅上校团长谢承瑞,也在拥挤中被踩踏身亡。除此之外,在撤退的过程中,唐生智还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被记录在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宋希濂的回忆录里,宋希濂回忆道:

“下关浦口间原有两艘渡轮,每次可载七八百人,往返1次约需时45分钟。那时下午5时就天黑了,早晨要到7时才天亮,即夜间有整整14个小时可以航行。如果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的运输机关能确实掌握这两艘渡轮,则至少可以运送3万人过江,然而,他却让这两艘渡轮开往汉口去了。留存在下关江边的,只是几艘小火轮和两三百只民船,要过江的人太多,船只却太少,各部队为抢船甚至发生枪战。”

宋希濂的回忆可谓是令人痛心,如果唐生智不犯这个错误,能够及时将这两艘大轮船开往南京运输军队渡江,至少还能救下3万人到江北。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南京保卫战中国守军投入兵力15万人,如果这两艘轮渡能及时赶到,至少能救下五分之一的人。只可惜,这个错误白白葬送了大量士兵。

由于没有船渡江,官兵们只得拆取门板制造木筏渡江,光附近的大庙就拆掉了7座。很多人抓着杉排、木板或树枝,试图游过近2公里宽的长江。由于正值寒冬,江水冰冷刺骨,许多士兵就这样冻死在了江中。

下关一战,中国军民被日军打死3万多人,淹死者不计其数。南京保卫战历时8天结束,令人扼腕的是,大部分军人不是在战斗中牺牲,而是死在了渡江之中和被日军俘虏屠杀。

唐生智在南京犯下的这个错误,白白葬送了3万余人。若能及时将轮船调回,这3万人将获得生机,南京大屠杀又多了几万幸存者。由此可见,无论历史如何评价唐生智的功过,他在南京保卫战中的责任是主要的,他指挥无方、撤退无序、城破先走的事实是无法推脱掉的。

参考文献:《正面战场·南京保卫战》、《宋希濂回忆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亚... 马里乌波尔,这个闪耀着历史光芒的城市,有着丰富多彩的故事和传说。在这座城市的地底深处,隐藏着一个神秘...
原创 长...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聊一聊一个非常特别的题材——长津湖战役。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原创 张... 张郃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名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读者在上半部分总是见到他被张飞、马超、赵云等人“...
原创 1... 1949年2月,为便于指挥大规模兵团渡江南下作战,华东野战军被改编为了第三野战军,同时在军级作战单位...
原创 他...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校之一,其中涌现了很多高级将领,并且国共双方都有。 众所周知,蒋介...
原创 朱... 前言 有时候往往一个小小的言语,却能预示着一个伟大命运的开始。当朱元璋俘虏了一个年仅八岁的男孩时,谁...
原创 山... 穆桂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巾帼英雄,有人在山西发现了穆桂英的墓地,专家打开以后很是激动,情不自禁的感慨...
原创 人... 少时,看三国演义,主视角皆在刘关张三人身上,看见曹操,只觉得曹操所做实在是天怒人怨,因疑心杀害友人,...
原创 清... 当时间步入21世纪,“试婚”一词几乎逐步成为了当代青年人必备的日常词汇。甚至有人提出,如果人们的婚姻...
原创 孙... 在剧作《走向共和》中,编剧构建了一个虚构的场景,让孙中山和隆裕太后在现实中得以相逢。 孙中山是中华民...
原创 宁... 要说古墓中谁的棺椁是最为重的,那么毫无疑问是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棺椁了,重量达到了惊人的7吨,这个数...
原创 若... 三国猛将众多,那么哪些人有资格排进三国前五呢?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只有真正读懂三国...
原创 诸... 魏太和三年(公元229年)春天,魏国刚从陈仓守卫战的小胜利中缓了一口气,这时边境却又传来了一个令人头...
原创 他... 在三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备受瞩目的将领,他以过人的智谋和勇武征战沙场,创造了无数战功,他就是张郃。然...
原创 古... 怕死是人的本性,但在古代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战场上排在军队前列的士兵一般是首先要承受攻击,死亡率比后...
原创 山... ''勇敢的灵魂把自己估价太高,因此就不必借助锦衣玉食、灯红酒绿来抬高自己了,它给了它所拥有的东西,它...
原创 宋... 宋朝是我国发展史上一个高峰时期,可是这段时期却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时期,宋朝的文化、经济、政治发展得都...
原创 1... 图为一组晚清端康太妃在紫禁城的宫廷生活老照片,彼时正是晚清1921年,距离晚清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
原创 1... 1949年10月24日,解放军第十兵团总司令叶飞命令28军的三个团登陆金门作战,金门战役由此爆发。金...
原创 全... 现在的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中国,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开始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