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二战德国闪击苏联,为何没有占领整个苏联的作战计划?分歧太大
迪丽瓦拉
2025-08-22 13:32:22
0

作为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1941年6月22日,阿道夫第三帝国发动了闪击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虽然这次扩张战争以德国的失败告终,但人们一直存在一个疑问,那就是阿道夫凭什么把占领莫斯科的时间定在三个月?巴巴罗萨计划为什么没有把占领整个苏联作为进攻目标?

要想了解巴巴罗萨计划的由来,就必须找到策划这个计划的当事人和阿道夫的原始想法。实际上,当德军在1940年6月占领西欧法国投降以后,阿道夫才真正把向东扩张的企图付诸实践,这次军事行动的起始点为1940年7月21日他与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契的一次谈话。

关于这次谈话内容,时任德国陆军参谋总长的哈尔德在日记中作了详细记载。其谈话核心内容为,德军闪击苏联的目标企图主要是扩大芬兰的疆界,建立附属于德国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联邦新政权。看到这个目标是否与时下俄乌冲突美国所规划的远景目标非常相像?没错,阿道夫当时并没想一口吃一个胖子,仅仅是将肢解苏联作为扩张战争的出发点而已。

由于这次谈话,阿道夫是从政治层面考虑的,所以将军事进攻的核心目标放在击败苏联军事力量,占领苏联大部分西部领土,也就是说占领苏联的欧洲部分面积,从而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保护柏林和西里西亚不受苏军空中打击,一个是便于以此为跳板对苏联的亚洲部分或者说远东地区实施毁灭性的打击。

为了落实这个谈话内容,哈尔德将18集团军参谋长马尔克斯调到了柏林陆军总部,在讨论如何策划这个宏大的作战计划时,哈尔德还与马尔克斯发生了意见分歧,前者认为不应以罗马尼亚为跳板,德国国防军的中心任务就是直扑莫斯科,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布尔什维克政权摧毁,换句话说,哈尔德认为波罗的海和乌克兰这南北两个目标都不重要,从白俄罗斯长驱直入才能发挥德军闪击战的优势。

而马尔克斯也有他自己的一套主张,他从地图上规划出一条德军进攻目标线,也就是北起北德维纳河,中到伏尔加河,南到顿河下游的地理疆界,从城市分界线上划分,就是阿尔汉格尔斯克至高尔基至罗斯托夫一线,他还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大弧线,这便是巴巴罗萨计划的初始进攻线路。

但是,哈尔德和马尔克斯的作战预案都有一个缺陷,就是忽略了苏联的地理环境,比方说横亘在白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普里皮亚特沼泽问题,同时,又与阿道夫决意击溃苏军的作战意志,也就是要将列宁格勒作为进攻重点的企图。

为此,阿道夫命令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另外制订一份作战计划,两相比较,看哪个计划更完美更适合于闪击战。本来,阿道夫与国防军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分歧,作为统帅部的作战部长,约德尔很快与参谋瓦利蒙特策划出第二份作战方案,这份叫做约德尔草案的作战计划,比哈尔德和马尔克斯的计划更全面也更符合阿道夫的胃口,他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三个集团军群同时发动进攻,用两个作战群放在普里皮亚特沼泽以北,用一个作战群放在乌克兰方向,这样既达到了从波罗的海进攻占领列宁格勒的目标,又能集中兵力从白俄罗斯进攻莫斯科,还能从南线占领乌克兰的重要资源,这个计划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同时打击苏联的军事力量政治优势和占领首都莫斯科,还能占领基辅的能源基地达到就地取材。

阿道夫拿到两个作战计划以后,并没急于拍板使用哪一个,命令刚上任不久的作战助理参谋长保卢斯利用图上作业,对两个计划进行修正,经过战役想定,保卢斯又提出了补充意见,认为使用三个集团军群进攻的打法可行,但南线作战目标应以歼灭苏军军事力量为主,打击苏军的政治和后勤为辅,他的想法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哈尔德的预案,在这种情况下,阿道夫才在1941年12月18日以第21号作战指令的形式下发全军,并取名巴巴罗萨计划。

当然,巴巴罗萨计划从起草到定稿,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德国国防军的一些高级将领都没有当旁观者,其中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契,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都对德军同时展开两线作战感到忧虑,哈尔德也再次重申重点进攻莫斯科的重要性,但阿道夫固执的认为,三路大军进攻非常重要,不仅可以确保迅速歼灭苏军有生力量,还能确保德国本土不会受到苏军空中打击,而占领乌克兰也是闪击苏联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德国需要苏联的资源,从这里也不难解释,苏德战争打响以后,德军半天之内就摧毁了苏军66个机场和1200架战机,原来是害怕苏军空中打击力量对德国本土的威胁。

通过以上的分析看出,苏德战争打响以后,为什么阿道夫频繁调整作战计划,原来与巴巴罗萨计划的起草和政出多门有关,难怪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在头三个月打得非常顺,但到莫斯科战役中期就打不动了,多少也与这个计划考虑不周有关。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文字内容已转视频发布,欢迎收听和分享!

二战巴巴罗萨计划,为何说东线外军处情报有误?影响德军兵力部署

二战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说3个月就能占领莫斯科的依据是什么?

二战巴巴罗萨行动,东线外军处拼凑错误情报,德军闪击战盲人摸象

俄乌冲突会改写二战后形成的世界经济秩序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亚... 马里乌波尔,这个闪耀着历史光芒的城市,有着丰富多彩的故事和传说。在这座城市的地底深处,隐藏着一个神秘...
原创 长...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聊一聊一个非常特别的题材——长津湖战役。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原创 张... 张郃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名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读者在上半部分总是见到他被张飞、马超、赵云等人“...
原创 1... 1949年2月,为便于指挥大规模兵团渡江南下作战,华东野战军被改编为了第三野战军,同时在军级作战单位...
原创 他...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校之一,其中涌现了很多高级将领,并且国共双方都有。 众所周知,蒋介...
原创 朱... 前言 有时候往往一个小小的言语,却能预示着一个伟大命运的开始。当朱元璋俘虏了一个年仅八岁的男孩时,谁...
原创 山... 穆桂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巾帼英雄,有人在山西发现了穆桂英的墓地,专家打开以后很是激动,情不自禁的感慨...
原创 人... 少时,看三国演义,主视角皆在刘关张三人身上,看见曹操,只觉得曹操所做实在是天怒人怨,因疑心杀害友人,...
原创 清... 当时间步入21世纪,“试婚”一词几乎逐步成为了当代青年人必备的日常词汇。甚至有人提出,如果人们的婚姻...
原创 孙... 在剧作《走向共和》中,编剧构建了一个虚构的场景,让孙中山和隆裕太后在现实中得以相逢。 孙中山是中华民...
原创 宁... 要说古墓中谁的棺椁是最为重的,那么毫无疑问是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棺椁了,重量达到了惊人的7吨,这个数...
原创 若... 三国猛将众多,那么哪些人有资格排进三国前五呢?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只有真正读懂三国...
原创 诸... 魏太和三年(公元229年)春天,魏国刚从陈仓守卫战的小胜利中缓了一口气,这时边境却又传来了一个令人头...
原创 他... 在三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备受瞩目的将领,他以过人的智谋和勇武征战沙场,创造了无数战功,他就是张郃。然...
原创 古... 怕死是人的本性,但在古代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战场上排在军队前列的士兵一般是首先要承受攻击,死亡率比后...
原创 山... ''勇敢的灵魂把自己估价太高,因此就不必借助锦衣玉食、灯红酒绿来抬高自己了,它给了它所拥有的东西,它...
原创 宋... 宋朝是我国发展史上一个高峰时期,可是这段时期却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时期,宋朝的文化、经济、政治发展得都...
原创 1... 图为一组晚清端康太妃在紫禁城的宫廷生活老照片,彼时正是晚清1921年,距离晚清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
原创 1... 1949年10月24日,解放军第十兵团总司令叶飞命令28军的三个团登陆金门作战,金门战役由此爆发。金...
原创 全... 现在的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中国,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开始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