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谜。
在太平军与湘军的战争中,太平军曾经依靠兵力众多的优势,重创湘军,比如在九江、湖口战役中,太平军依靠强大的水师力量,击溃了湘军水师,烧毁曾国藩的帅船,差点活捉曾国藩。
而曾国藩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跳水自尽,幸好被随从救了起来。
在太平军中,能击败曾国藩的人,就是翼王石达开。
可是,让人费解的是,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的创始人之一、名将,他把曾国藩围困在江西的时候,为何不乘胜追击,彻底把曾国藩消灭呢?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了解和研究的问题!
一、曾国藩被围困。
从咸丰五年(1855年)十月起,曾国藩自湖口、九江之战失利后,江西的局面,完全是太平军的天下。
我们从一组数据上就可以看出。
清朝时期,江西管辖的范围一共有十三府,而太平军占据了八府一共五十四个州县。在太平军的不断围剿下,湘军的地盘不断缩小,最终只能在南昌、南康两府的狭小地带活动。
在太平军的围困下,曾国藩和外界完全失去联系,他先后派出多名死士到湖南、湖北探听消息,都被太平军查获,即使偶尔把消息传出去,也因为是用暗言写的信,意思表达的并不全面。
给湘军带来威胁的,还有后勤保障,由于缺医少药,缺粮缺衣,减员严重。
此时的曾国藩,在兵力上,已经无法发动有效反攻了。
一是手下已经没有可用的大将了。塔齐布在攻打九江的过程中,因劳累吐血而亡,罗泽南则前往湖北,增援胡林翼。曾国藩的身边,已经没有大将了。
二是兵力严重不足。曾国藩此时的全部兵力,不足一万人。为了防御太平军突袭,曾国藩还兵分五路,驻扎在五个不同的方向。
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已经完全处于弱势。
二、石达开为何不乘胜追击?
曾国藩作为瓮中之物,石达开的兵力在数倍于湘军的情况下,为何不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将曾国藩消灭呢?
这段历史,确实是一个谜。
石达开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能把曾国藩葬送在江西。
是不是石达开不知道曾国藩的处境呢?
石达开作为一名军事家,久历沙场,他不可能不知道曾国藩已经陷入绝境。
那么,石达开为何不利用清朝军队没有反攻的情况下,把曾国藩剿灭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从人性的角度来看,石达开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心理:
一是不想趁人之危。
石达开是英雄,很讲义气,性格也很豪迈,他见曾国藩已经没有反抗能力了,也就放松攻势了。
二是石达开根本就不想把曾国藩剿灭。
太平天国定都金陵后,高层领导人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权夺利。石达开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不愿意曾国藩过早消失。
曾国藩带领的湘军自出兵以来,就成为太平天国最大的对手和威胁,在太平天国的众多将领中,能与曾国藩抗衡的,唯有石达开。没有曾国藩了,石达开又有什么价值呢?
这也许是石达开的顾虑。
被困江西期间,曾国藩陷入深深的无奈中,与外界无法联系,朝廷又不派兵增援,他甚至都猜到石达开的作战意图了:
意图尽披枝叶,困我省会。凶谋诡计,实为痛恨。
让曾国藩意外的是,由于石达开迟迟未对他发动进攻,最终给自己带来了脱困机会,那就是曾国藩的二弟曾国华从湖南到湖北借兵。
湖北巡抚胡林翼没有曾国藩的消息后,也是心急如焚,他抽调四千精兵给曾国华,让他打通了湖北到江西的通道,挽救了曾国藩。
另外,曾国藩的三弟曾国荃也招募一支军队,进入江西吉安。
在多路攻击下,石达开不得不多路迎战,让曾国藩躲过一劫,最终成为太平天国的掘墓人。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年谱》《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等。(图片为配图,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