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忽必烈为何不受外蒙古人待见?因为他做了霍去病做的事!
迪丽瓦拉
2025-08-23 05:03:29
0

外蒙古人极度崇拜成吉思汗,却为何不怎么待见忽必烈呢?甚至还有人非常讨厌忽必烈?

忽必烈和元朝

你先听听以下几个词,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燕然勒石、直捣王廷。这几个词你们串联在脑海里,有可能想到卫青霍去病,也有可能想到蓝玉朱棣,又或者说是某位汉人将军,率领大汉儿郎们横扫漠北。

汉家儿郎封狼居胥

总之一听就很热血,就很合理!但如果淮下书生告诉你,不是汉人将军率领的,而是忽必烈率领着汉蒙军队横扫漠北直捣王廷,你还觉得合理吗?是不是很抽象?那简直就是离离原上谱啊!

这就和汉人看张弘范带着汉蒙军队灭了宋朝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张弘范好歹和宋朝交集不大,但你忽必烈可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啊,你咋能这样呢?

事实上,人家阿里不哥才是蒙古帝国的正统传承。因为阿里不哥是拖雷的嫡幼子,既符合蒙古“幼子守灶”的传统,又是忽里勒台大会选出来的。

阿里不哥

而忽必烈虽然率先在开平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但属于华强北出品,不过是凭强势而为,剥夺了蒙古贵族选拔大汗的权力,性质上其实就是叛乱。

你像蒙哥汗的次子阿速带,他把蒙哥汗的玉玺交给了小叔叔阿里不哥,支持阿里不哥即位。蒙哥汗三子玉龙答失、四子昔里吉,窝阔台之孙海都,察合台之孙阿鲁忽,金帐汗国的别儿哥汗,曲里坚之子阿而喀台,旭烈兀之子出木哈儿,以及拔都母亲等蒙古王公贵族,皆支持阿里不哥。

忽里勒台大会

而忽必烈这边,只有窝阔台的儿子合丹、察合台的曾孙阿只吉,以及东道诸王如铁木哥斡赤斤的孙子塔察儿、合撒儿的儿子也松格等人支持。伊尔汗国的旭烈兀后来也支持了忽必烈,但鞭长莫及。

因此,支持忽必烈的蒙古王公贵族并不多,主要就是东道诸王。而忽必烈长期经营漠南及中原汉地,他真正的势力是进入汉地的蒙古军队和归附的汉军、以及这背后的汉人官僚和汉人世侯们。

所以,从蒙古内部的正统性来讲,阿里不哥是正统,忽必烈是人造的正统。换届选举时,自己选自己当了话事人,社团当然不待见你。

其次,忽必烈即位用的是汉制,自称为“朕”,称蒙哥为“先皇”,并且明确提出了“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也就是更改蒙古旧制,采行汉法,建立与中原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政权。

封建农耕经济

蒙古帝国的第一个年号是“中统”,强调新政权为中朝正统,也体现了他使用汉制、行汉法的决心。后来1271年正式建立元朝时,国号“大元”也是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以及国都的选定,其实都是行汉制的一种表现。

忽必烈“行汉法”的主张,明显违背了蒙古传统,侵害了蒙古贵族的利益,使他们心生不满而拒绝归附忽必烈,结果导致四大汗国纷纷敌对交战,并先后脱离蒙古而独立。

四大汗国位置

忽必烈也因为“行汉法”,摇身一变,成为了汉地利益集团的代言人。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之争,其实是他们背后,主张游牧经济的蒙古旧贵族和主张农耕经济的汉地官僚世侯之争。

在那些蒙古王公们看来,忽必烈并不是代表他们利益的,而是偏向南方汉地汉人。包括支持忽必烈的那些东道诸王,其实也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只是他们跟西部的王公们有仇,所以才暂且搁置争议而站在忽必烈这边。

这也导致了,后来东道诸王以铁木哥斡赤斤的玄孙乃颜为首,领着6万军队,就掀起了一场反抗忽必烈的叛乱。

政治路线的不同,代表利益的不同,导致了蒙古人不待见忽必烈。

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

最后也是最直接的,就是忽必烈两次带领蒙汉军队横扫漠北,攻入蒙古人的国都、圣地哈拉和林,并战胜代表蒙古正统的阿里不哥。

合着汉军不认识去哈拉和林的路,你忽必烈直接当了导航。忽必烈寻思,你们汉人找不到蒙古部落,我还不知道我二舅在哪?对不起了安答们,哥们社保是在大都交的。

汉人能打,大汗识路,简直是双向奔赴,当后世朱棣最后一次扫北因找不到敌人而抱憾而终时,会不会羡慕当年大汗亲自导航呢?

哈拉和林位置

当然了,这些不过是玩梗罢了,所谓忽必烈带着汉军血洗哈拉和林其实并不存准确。

那些汉人世侯也并没有多强硬,忽必烈在阿里不哥投降后不久,便开始实施“迁转法”,废除汉军将领世袭军职的权力。并在各路设达鲁花赤让蒙古人来担任,等于卸磨杀驴,还是重用自家人。

汉人的军事地位降低的同时,忽必烈又不愿意开科举,并没有给汉地儒生一个稳定上升的途径,培养人才的方法又重新蒙古化了。

元朝不彻底的汉化及四等人制

而最后,蒙古人认为,忽必烈是偏离了成吉思汗的蒙古主义路线的修正主义。

汉化官僚认为,忽必烈背离了创立元朝汉化改革的初心。

底层百姓认为,忽必烈的税收政策导致我们土地被兼并,他是非我族类的鞑子皇帝。

蒙古其他汗国则认为,忽必烈和元朝是大蒙古阵营的叛徒。

忽必烈通过不彻底且中途停止的汉化,努力把元朝搞成了矛盾重重的四不像。元朝的灭亡,实则始于忽必烈啊。

所以,总结一下为什么外蒙古人不待见忽必烈,其实就是三点。忽必烈抢了阿里不哥的正统,忽必烈汉化侵害了蒙古王公的利益,忽必烈直捣王廷伤害了民族感情。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文|历史追不停 她一生只嫁过两个皇帝,却当过六次皇后,只因长相太美。 蔡东藩曾这样说道:“靳康有女,...
原创 为... 在封神演义的小说里,残暴不仁的纣王,建炮烙、造鹿台、建酒池肉林、敲骨验髓、剖腹验孕、挖比干心。 纣王...
原创 高... 一直以来,我国南海、台海麻烦不断,如今台海局势的不稳定更是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众多纷扰的源头却是 蒋介...
原创 6... 要说中国历史上轶事典故最多的皇帝大概非朱元璋莫属了,从政治到美食,从文化到建筑,各个领域都有朱元璋的...
原创 河... 县衙是古时候的一个说法,如今还保存完好的县衙见证了古代地方官办公的地方。 位于河南的新密县衙,距今...
百多年前,外国建筑师镜头里的中... 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保留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从庄严雄伟的宫殿坛庙到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从多姿多彩的...
原创 中... 1996年,有报道称安徽涡阳县发现了千年圣人老子故乡的遗址,这个消息立刻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反应最...
原创 唐... 我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学题材,也有很多的文学著作流传千古,唐朝时期,诗词盛行...
原创 唐... 中原王朝的北疆防卫问题由来已久。由于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差别,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古代开始就不时南下侵扰...
透过文物看“雨水” 中国农耕文... 央视网消息: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博物馆里,也有着展现雨水节气自然...
宋朝皇帝为啥不穿龙袍?也不称皇... 在中国古代,帝王服饰从秦朝黑衣到唐代黄袍,再到宋代红袍,每一次色彩选择的背后,都暗藏着一套以“五德终...
原创 清... 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里,对犯罪行为的惩罚通常是相对简单而直接的,而回顾清朝时期的刑罚方式,不禁令人觉...
原创 一... 家庭的命运,常受着积善和积不善的影响。正如俗话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一...
从“魔童”到“顶流”,哪吒千年... 2月18日 中国电影迎来里程碑时刻 《哪吒之魔童闹海》 以超过123亿的成绩 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哪吒—...
到这座博物馆,赏“千峰翠色”(... 本报记者 李中文 窦 皓 图①:三件“镇馆之宝”。金凯华摄图②:歌舞剧《陌上花开》海报。杭州歌剧舞...
原创 广... 广西自古民风彪悍,有尚武之风,因此有“天下狼兵出广西”的说法。广西出“狼兵”,也出将军,最为让人熟知...
原创 唐... 要说唐朝最凶残的将领,估计大家第一时间会懵圈,因为唐朝厉害的将领实在是太多了,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就...
原创 唐... 滨哥侃历史原创:探寻国宝系列(1),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从今天开始,小编给大家讲解中华国宝系列,借此...
明代龙泉窑瓷器鉴定方法和价格指... 明代龙泉窑瓷器鉴定方法和价格指南 明代龙泉窑瓷器:历史瑰宝的价值重估 在陶瓷艺术的历史长河中,明代...
原创 李... 在汉献帝离开后,“长安双煞”李傕和郭汜最终得到了怎样的结局? 郭汜最后没能逃脱部将伍习的冷刃,被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