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倭英雄戚继光写一首五律,格调高旷慷慨激昂,尽显个人崇高品质
迪丽瓦拉
2025-08-24 00:33:22
0

戚继光是明代军事史上著名的“常胜将军”,长久以来,民间对他的认识,多半限于他在军事方面的贡献,间或有一些诸如他“怕老婆”、向张居正“行贿”的野史传闻。

真实的戚继光出身将门,十七岁从军。他一生笃信王阳明心学,是一位横槊赋诗的儒将。他不只在军事上成就非凡,在文学上同样表现杰出。

在他遗作《止止堂集》里,收录了大量抒发爱国热忱与孤臣血泪的诗篇。当中更不乏“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人生苦海波犹沸,天上春风衹自偏”等撼人心魄的佳句。

这些作品以诗为文,向世人全面展示了一代民族英雄真实的思想世界。下面我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就是他《止止堂集》中的一首五言律诗《韬钤深处》。

《韬钤深处》赏析

《韬钤深处》——明·戚继光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诗文翻译:

暂且在小筑里面,枕着高高的枕头休息。海上忧患再起时,不必害怕了,因为他们早已经签订了“盟约”。

且呼朋唤友,欢聚敬酒。效法魏晋诗人,拿着拂尘“清谈”兵法。云朵遮住了星子的光芒,将军放马南山,于是宝剑就只能被收到架子上。

好在房间里面的书籍,存放得满满当当,可以供我消磨时光。谁能明白,封侯并不是我平生的志向。我只想要海上无事,天下太平。

戚继光的这首诗,有人认为是他在登州的时候所作的。但是从诗中的内容来看,更像他三十一岁因“岑港战役”被革职前后,或者晚年担任广东总兵时所作。

诗歌第一句说,他要暂时回到他的小筑中休息一下。这个小筑,不知是否就是后来的“止止堂”。戚继光说他要垫高枕头,休息一下。因为前面一直在替国家打仗,有一点累了。

第二句说,假如在这个时候,海上又有了倭患,却不必害怕了,因为有“旧盟”。“旧盟”是什么呢?嘉靖时期中、日之间,似乎并未签订什么盟约。

那么这个“旧盟”,就有可能是胡宗宪1556年瞒着嘉靖和王直、徐海签订的招安之盟。当时三十岁的戚继光,在对倭患的看法上,显然和上司胡宗宪不同,所以事后他创建了“戚家军”。

在“岑港战役”之前,他只能听命于胡宗宪。既然胡宗宪要“招安”王直、徐海等人,那么他就只好回到自己的小筑里面,呼朋唤友,招待客人喝酒了。

不过“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一句,显示创作时间更晚。“麈”是指“麈尾”,用这个典故,就是在暗示他,要像魏晋时期的文人一样,拿着拂尘和同僚“清谈”兵法,意即“嘴上谈兵”。

魏晋文人是因为政治高压,才流行“清谈”的。难道戚继光当时也遭遇了同样的“高压”,不得已才退回书房,“嘴上谈兵”吗?

那么,检视戚继光的生平,这样的时间段到底有没有呢?其实是有的,那就是张居正去世的第二年,他因为受到牵连,被调到广东担任总兵的时候!

只不过如此一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又要推到1582年张居正逝世以后了。所以,我们只能先放弃对这首诗创作时间的研究,继续看诗词本身了。

因为张居正是戚继光的“后台”,张居正死后遭到朝廷的清算,戚继光自然也受到了牵连。此时朝中反对张居正的人当道,就像是云朵遮住了天上的明月一样。

面对这种局势,戚继光只能退守书斋、三缄其口。在这段时间里,极少上书议事。在诗的第三联里,他故意没有使用埋怨的口吻。

他说正是因为得到这些“云朵”的“庇护”,让我可以借机浏览书斋里面,满满当当的藏书。这里的“牙签”,是书籍的代称。

下一句“星含宝剑横”和上一句“云护牙签满”是互文,意指云层遮挡星光,让他的仕路出现了阻碍。宝剑不能在疆场上发挥作用,只能横着摆放在刀架子上。这个时候,他正好闭门读书。

戚继光对自己的遭遇,并没有太多的抱怨。他曾经在自己的另一首诗歌里面说:“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如果真的能够消弭战争的杀气,就算让他在边关慢慢地老去,又有何妨呢?他打仗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只是为天下换来太平。

诗的最后一联,等于是把第三联的思想内涵外化了。直接告诉读者,他积极创建戚家军,多年戍守海疆,并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封侯拜相,他只想让海上平静。

其实,戚继光的这个心愿,不止一次在他的诗中表露出现。他少年时代镇守蓟州的时候,写了一首《部兵戍蓟》,末尾就说:“天威扬万里,不必侈封侯。”

报答君主的恩德,让天朝的国威名扬万里,这就是他唯一的愿望。公元1567年,他四十岁北上京师,路过武夷宫时也题了一首,诗词中说“他年觅取封侯印,愿向君王换此山”。

意思同样是说,如果我侥幸功成名就,能得到封侯的赏赐时,我宁可不要封号,只想要隐居名山。从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戚继光的确是一位品行高洁的儒将型文人。

结语

相传,戚继光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曾经遇到一个道人,想要传授给他们“长生术”。少年戚继光反驳道人说:将军鼓励士兵出生入死,自己怎么能够追求长生呢?

对一位将领而言,真正的长生,就是为国家捐躯牺牲。在父亲的影响下,戚继光从小就有“兼济天下”的抱负。他一生勤读经书,在那些戎马倥偬的岁月,也不忘阅读经典。

戚继光在创作三部兵书的时候,还有一部诗文集。在他的诗歌中,除了金戈铁马的爱国诗篇以外,也有很多表达孤臣血泪的诗和送别、唱和诗,如《夜静》、《望阙台》,都很耐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长河中,有没有人好奇谁是最早当选中央候补委员的人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表...
原创 诸... 卧龙与凤雏,若得其一,便能安稳天下。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凤雏则是庞统,他们都是水镜先生的得意门生,也是...
原创 明... 引言 顺治五年,刚刚建立不久的清廷迎来重击。 大同总兵姜瓖起兵反清,重归大明。多尔衮得知后急忙派遣...
原创 官... 有些人看到了地方保护主义,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在保护当地的重污染企业,不直接取缔它们,而是让它们继续经营...
西夏区丨“虎门销烟”惠及千秋万... 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虎门销烟”无疑是一座闪耀着不朽光辉的里程碑,其影响惠及千秋万代,历...
原创 东... 在阅读之前,请您先点击页面上方的“关注”按钮,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我的文章能为您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
原创 汉... 引言 汉武帝刘彻一生,曾经历过数次辉煌,打通河西走廊,连结西域各国,又强征匈奴,赢得了汉匈之战。同...
原创 诸... 导言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了蜀汉王朝,诸葛亮被任命为宰相,掌握朝政大权。刘禅即...
原创 一... 清晨五点半,平壤的天空尚未苏醒,浓雾包裹着城市。金哲明在妻子均匀的呼吸声中悄然起身,老旧的门轴发出“...
原创 多... 前言: 手握大权,掌控天下兵力,权势滔天,换作旁人,早已跃跃欲试,雄图大展,然而多尔衮却始终没有贸...
原创 中...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政在征服齐、楚、韩、魏、赵、燕六国后,感到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原创 “... 在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350年,秦国的“商鞅变法”通常被视作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然而,如果深入探讨中...
原创 东... 1943年,东京的“军部大本营”前,每天一大早,总有一个矮小的男人去大本营后面的垃圾堆转悠。他手里拿...
原创 为... 棺椁里的千年密码:中国人如何用木头书写生死哲学 在秦岭北麓的一处汉代古墓群,考古队小心翼翼地揭开覆...
原创 他... 钟伟是四野著名的指挥官之一,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从师长职位直升为纵队司令和军长。与许多军长的经历类似...
原创 石...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封建礼教在社会中占据了极其强大的地位,甚至压迫到了百姓的每一寸空间。然而,清朝的刑...
原创 一... 1960年清明节,沈阳某小学的孩子们整齐地排队,伴随着老师的引领,前往沈阳北陵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进行...
原创 东... 1948年冬,山海关外寒风凛冽,漫天雪花飘舞。百万东北野战军犹如铁流般穿行,锋利的刺刀反射出寒冷的光...
曹操:一个高明的老板,不会整天... 饱览多元资讯信息,以人为镜、聚焦成功、感知未知财富人生! 世人都说曹操是奸雄,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
原创 为... 为何徐晃能够凭借仓促集结的部队,轻松击败正处于巅峰状态的关羽? 公元219年,关羽正处于其军事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