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只需要几千兵马,诸葛亮为什么不敢一试?
迪丽瓦拉
2025-08-24 13:07:06
0

刘备逝世后,诸葛亮经休整,筹备北伐。首次北伐前夕,蜀将魏延献策“子午谷奇谋”,欲仿韩信暗度陈仓,奇袭关中,却被诸葛亮拒绝。

魏延的计划仅需五千兵马,理论上数千人有试错余地。为何诸葛亮不让魏延尝试冒险?这其中的原因究竟为何?

【一、诸葛亮北伐,魏延献策】

公元228年,诸葛亮筹备首次北伐。北伐前夕,魏延向诸葛亮献策,建议自川地出兵攻关中,除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外,他提出采用别样行军路线以提升胜算。

刘邦昔入川,自封栈道,后凭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突袭关中,奠定胜局。故魏延提议子午谷奇袭,大体无误。

蜀汉夷陵战后元气大伤,颓势尽显。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后逝世,诸葛亮受托未急于北伐。蜀汉亟需恢复,直至两年后,诸葛亮方着手筹备北伐。

226年,诸葛亮领蜀汉军入汉中,筹备北伐曹魏。老臣魏延勇猛却性高傲,屡与人争。其与杨仪多次争执,多亏诸葛亮与费祎从中调和。

北伐前夕,魏延献策由子午谷进军,拟率五千精兵携五千粮草,循秦岭东进,另辟蹊径入子午谷,以期十日内速达长安。

可趁曹魏不备,突袭长安。长安守将夏侯楙闻魏延至,必慌乱乘船逃遁。其余人等不足虑,待诸葛亮大军会合,咸阳以西可定。

从魏延视角看,他自信满满于自己的计谋,此计亦确实上佳。然而,诸葛亮略作思考,觉其太过冒险,不如稳走大道,确保无虞地夺取陇右。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虽遭否定,但历朝历代皆对此津津乐道。人们好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计,北伐局势是否会有变?更探究诸葛亮为何拒绝此谋。

魏延仅要五千人马,其猜想并非毫无根据。然而,诸葛亮却拒绝了魏延的提议,也未选择冒险尝试,这其中的原因令人费解。

【二、诸葛亮为何不答应魏延?】

分析行军策略,可从地理、人物、局势着手。首要反对理由在于地理环境,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之所以称“奇”,乃因子午谷地形极为险峻。

这是一条约三百公里长的河谷,自陕西长安县秦岭中延伸至石泉县。它南北走向,以子午谷为名,谷中悬崖峭壁林立,栈道遍布,山势险峻,路况艰难。

且子午谷为河谷,内中桥梁多遭水毁。它位于秦岭之中,秦岭乃天然屏障,故有“蜀道难”之叹。因此,子午谷行走艰难,魏延初提此策,风险颇大。

尽管魏延已考量过此事可行性,但在艰难河谷中十日内抵长安仍为未知。加之若遇大雨或自然灾害,恐将命丧此地,更无从谈起胜利。

蜀汉亟需胜利,诸葛亮否决魏延之计是常理,他们渴望稳操胜券。且河谷地形险要,更需防敌军埋伏,一旦敌人设伏,将如“瓮中捉鳖”,难以逃脱。

若曹魏预知此事,可伏击河谷悄灭五千精兵,或于出口设伏。一旦消息泄露,此五千人对奇袭无效,魏延未虑及此,或轻视曹魏长安守备。

诸葛亮拒绝的另一点是魏延性格自傲,轻视敌军。魏延认为长安守将夏侯楙怯懦无谋,若他前往,夏侯楙定会乘船逃跑,然轻敌乃兵家大忌。

魏延如何知晓夏侯楙无能?仅凭“闻”字,即听说而已。他闻夏侯楙行事胆小怯懦,然对夏侯楙并不熟悉,其真实作战风格,魏延一无所知。

他之所以相信此判断,源于对自己的自信。但过度自信即自负,魏延平日行事自傲。若夏侯楙突袭成功,仅凭五千精兵,恐难以与曹魏抗衡。

长安城池极为坚固,魏延料想夏侯楙会逃跑,则攻取长安易如反掌。但若夏侯楙坚守,五千蜀汉军难以攻克。曹魏援军若速至,魏延将无法等到诸葛亮大军。

魏延计划更为乐观,他认为五千人的粮草“横门邸阁与民间存粮足矣”,即长安粮食足够。但虑及夏侯楙若逃前焚粮,无补给之蜀军将如何应对?

因此,诸葛亮反对魏延之策,因其可行性仅基于魏延的主观臆断。这种模拟能确保计划无虞吗?显然不能,魏延的推测过于理想化。

对于诸葛亮这等深谋远虑之士,称其计谋为“纸上谈兵”实属误解,实则其策略深远且实用,远非徒有其表。

【三、兵马珍贵,魏延过于理想化】

第三个原因易理解,魏延请求带五千人。虽看似战中五千人可予其冒险,但诸葛亮拒绝,我猜想人数不足亦是原因之一。

据《三国演义》,诸葛亮传称拥兵三十万,但推算实则仅数万。魏延率五千精兵,对诸葛亮而言至关重要,他需全力确保北伐胜利,不容有失。

为求稳定,需确保人数众多,故拒绝魏延冒险之策,选择大道逐步收复陇右。诸葛亮首次北伐重稳,因此,他不同意魏延以五千精兵突袭的方案,此乃关键所在。

第四个原因关乎曹魏援军。魏延在“子午谷奇谋”中分析,夏侯楙若逃,他占长安,曹魏援军需二十日方至,届时诸葛亮大军已到,足以稳操胜券。

这“二十天”计划真的可行吗?战争关乎后勤、资源、人才与战术。若曹魏迅速反击,长安五千蜀汉军能否撑到援军赶到,实在难料。

司马懿平定孟达,众人料其月余方至,然仅八日便达。敌速难测,己速亦或未知,诸葛亮若途中受阻或遇意外,皆可能导致失败。

综上,诸葛亮的拒绝有理有据,从更宏观角度分析了局势。若换作你,面对高风险、不确定的“子午谷奇谋”,想必也不会轻易采纳。

明朝末年,闯王高迎祥欲效魏延之计,自子午谷突袭,却因地形复杂且遭敌伏击而惨败。国共合作时,国民党将领亦尝试此法,未及三日便铩羽而归。

显然,子午谷突袭之路行不通。诸葛亮依据对魏延的了解,深知其行事鲁莽、自视甚高,故而对他提出的此计,不加以否定才怪。

刘莫亮探讨:诸葛亮是否真不敢采纳子午谷奇谋?[J].《人生与伴侣:极品》2017年第1期刊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地... 大家好,欢迎大家再次来到我们的大龙猫聊生活。今天我们将共同探讨一些历史知识,或许你会在其中发现意想不...
原创 孙... 在吕蒙派遣军队将关羽杀害之后,孙权的愤怒可想而知。他收到了关羽的头颅时,心中涌起一阵慌乱和不安。在他...
原创 努...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若用一两句话概括,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仅14岁,显然还不足以与皇太极等其他有实力...
原创 武... 在杨贵妃如日中天、备受宠爱的时候,杨家可谓是光耀辉煌。那时,民间孕育出了一首流行的歌谣,传唱甚广,内...
原创 日... 1945年8月6日早上8点16分,美军的B-29轰炸机在广岛上空投下了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
原创 关...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流传千年,深入人心。许多精彩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如刘关张...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晚清货币... 在浩渺的中国古钱币历史长河中,晚清时期的货币以其独特的时代印记和复杂的铸造背景,成为钱币收藏领域备受...
原创 常... 咱都知道,赵云那可是三国里响当当的人物,被称作 “常胜将军”。长坂坡那一战,那场面,简直了!他单枪匹...
原创 克... 苏联解体后,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纷纷研究其中的原因,特别是最后几年苏联所犯下的一些致命错误。特别是在...
原创 重... 世界真的要进入混乱时代了? 确实如此!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或许正在悄无声息地逼近我们。即将在2日到来...
原创 “...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使得李世民一跃登上了权力的巅峰,然而这一事件也成了后人对他不断指摘和批评...
三国迷圆梦时刻!《率土之滨》新... 三国历史深受后世人喜爱,无数英雄的传奇故事令人心潮澎湃!尤其是诸葛亮,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原创 原... 根据历史资料,清朝时期,八旗失势家庭的女孩往往在十五或十六岁时便进入宫廷。若在十年内未能获得皇帝的宠...
原创 明... 历史上,各位皇帝的在位表现往往会引发后人激烈的评价。然而,皇帝的施政得失很难以明确的标准来划分。不同...
原创 他... 在东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后来崭露头角的英才,那便是周瑜去世后崛起的陆逊,他是吕蒙的继任大都督。东吴...
“江南解放第一城档案文献展”开... 传承渡江精神,赓续红色血脉。6月5日,“江南解放第一城档案文献展”在铜陵市档案馆开展。 铜陵是“江南...
原创 满... 自曾国藩征战江湖并最终获得胜利后,湘军的声势便如洪流般横扫四方,威不可挡;而在僧格林沁肃清燕鲁之地,...
原创 原... 她被称为埃及的武则天,是历史上最具权力的女法老之一。她的真实面容与传奇故事一样充满神秘色彩。而在她自...
原创 朱... 1、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对人才的运用之道如同一把锋利的剑,深刻揭示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真...
原创 太... 我国古代法律制度非常严苛,尤其是对君主权威的保护方面,要求尤为苛刻。任何触犯皇帝尊严的行为,都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