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传闻菩萨皇帝梁武帝萧衍不近女色,为何会娶一个嫁了两次的女人?
迪丽瓦拉
2025-08-25 04:02:40
0

郗徽

我是正室嫡妻,萧郎为我一生都未立后,我是她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丁令光

我虽是妾侍出身,可我为萧郎接连生下了三个儿子,我是萧家最大的功臣。

阮令嬴

是嫡妻又如何,奈何没那个享福的命,生三个儿子又如何,依然走不进萧郎的心,唯有我一生三嫁,成了萧郎心口的朱砂痣。

小编

都给我闭嘴,一群芳魂还不快快退散。

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子立刻消失了,小编拿起手中的记录簿瞅了瞅,不禁眉头直皱。

姓名:阮令嬴

生卒年:公元477年——542年,享年六十五岁。

身份:南梁武帝萧衍的修容(

地位等同于小妾

女子嫁给男人为妾一般都会令人所不耻,但阮令嬴的男人可是南梁武帝,平常女子可不见得能够有给皇帝做妾侍的荣幸,更何况南梁武帝可不是阮令嬴的第一个男人,他连第二都排不上,只能够排个第三,你没看错,阮令嬴是三婚,还嫁了一个皇帝。

不得不承认,阮令嬴的身上还是有亮点的。

亮点竟然是阮令嬴不姓阮,她姓石?这是为啥?先卖给关子,咱们往下看。

阮令嬴的父亲叫做石灵宝,会稽余姚人,母亲陈氏,具体名字不详,阮令嬴出生在武康县,传说阮令嬴出生时,胎胞(

胎胞就是胎儿的胞衣胞衣,胞衣就是胎盘,包于胎儿体表的一层膜

)呈现紫色,说实话咱也没有说生过孩子不知道是啥颜色,不过阮令嬴的父亲却大为惊喜,觉得自己的女儿与众不同,日后定然也会不同凡响。

毕竟各朝各代的皇后出生的时候都是有各种奇异的景象,石灵宝为了给自己的女儿铺路,从小开始就请名师授课,学习诗书礼仪,舞蹈歌曲,一心要把女儿往才女那方面靠拢。

阮令嬴也是天赋异禀,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就能够背诵《三都赋》、《五经指归》,文中艰涩难懂的文言文,阮令嬴一看就明白什么意思,还能够旁征博引,说出一番标新立异的新见解,这让教导她的老师都赞不绝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学习舞蹈,阮令嬴的身材柔软,任何高难度的动作在她做来都十分的优美,再加上有良好的基因,长得十分漂亮,在十里八乡都是一等一的美女。

石灵宝身为家中顶梁柱,自然是要出门养家的,更何况他除了阮令嬴这一个女儿之外,还有其他的孩子。

俗话说得好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石灵宝虽然没有当上知府,但是却在朝中担任奉朝请,因为办事得力,说话圆滑,非常得齐武帝的喜欢,以至于常常派他在宫中办事,与家人常常聚少离多。

阮令嬴也明白父亲肩上的重担,主动地承担起了教育弟妹的责任,还帮助母亲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就连与邻里的相处都十分的融洽。

一时之间,石家之女美名传天下,引得求亲者差点儿没有把门槛儿都给踏破了。

公元494年,宠姬荀昭华为了拉拢朝中势力,特意向齐武帝萧赜推荐了石灵宝的长女阮令嬴,大赞她貌美无双、才华横溢,与始安王萧遥光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石灵宝本来就是齐武帝的心腹,对于他的女儿自然是十分喜欢的,又不忍

了宠妃的意,于是将阮令嬴赐给萧遥光为侍妾。

对于美人,尤其是皇帝陛下赏赐的美人,萧遥光自然是不会拒绝的,其实萧遥光明白阮令嬴与其说是赐给自己的美人倒不如说是派来监视自己的人。

毕竟当时的萧遥光可是齐明帝的大将军,兵权在握,而且他本人非常有野心,一直是上位者忌惮的对象。

齐明帝刚刚驾崩,萧遥光就再也藏不住自己想要上位的野心了,与自己的弟弟萧遥欣等心腹在自己的家中密谋造反,谁知道中途消息走漏,被萧宝卷抢先下手给杀了。

萧遥光兵败被杀之后,他的那些家眷们就变成了罪人,嫡系男子被杀,无关紧要的流放,像阮令嬴这样的女眷都被押入掖庭为奴。

阮令嬴本以为这辈子可能要老死在这后宫之中了,谁知道一次无意的邂逅让她遇见了南齐废帝萧宝卷,一身素衣,钗环尽除,倒是无限放大了阮令嬴的美貌。

萧宝卷的后宫妃嫔为了讨他的欢心,整日里都是涂脂抹粉的,如今一见到清水出芙蓉的阮令嬴,让他深深

震撼了,在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女子。

当即,萧宝卷就临幸了阮令嬴,成为了他后宫妃嫔之中的一员。

成为皇帝的妃子总比

被人呼来喝去的奴才好

多,阮令嬴很快就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安安分分的做妃子。

谁知道好景不长,萧宝卷的皇帝还没有坐几天,南齐重臣雍州刺史萧衍就起兵造反了,而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平定了战事,废掉了萧宝卷,自己成功登顶帝位,建立大梁,成为历史上的梁武帝。

萧宝卷当皇帝的时候没有干别的,整日里就是在后宫吃喝玩乐,搜罗美女,要是萧衍看见后宫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女人,心里就烦躁

很,于是下令将宫中的美人放出宫去,据说这一放就是两千个美少女,想来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一部分男性的婚姻需求。

本来阮令嬴也在被放出去的名单之中,也不知道是不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梁武帝萧衍恰好就见到了阮令嬴,他被眼前女子的美貌所折服了,尤其是她那一身的淡定从容的气质,让他分外的着迷,不知为何,莫名其妙的就给了她一个采女的身份。

阮令嬴有了这几年跌宕起伏的经历,自然明白要想在这乱世之中好好活下去,必然要抱住萧衍的大腿,要知道在萧衍心中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万千后宫女人之中的一个罢了,萧衍看上自己也许只是一时兴起,很快就会忘记有她这号人物。

通过与萧衍的相处,她发现萧衍的心中有一位白月光,那就是早逝的皇后郗徽,眼下正值受宠的则是生下儿子的丁令光,丁令光虽然不是皇后,但是在这后宫之中却与皇后无异,她深刻的明白了,要想在后宫之中保持长久不衰的荣宠,那便是拥有皇嗣。

功夫不负有心人,阮令嬴真的怀孕了,据说阮令嬴快要生的时候,梦见一条天龙在她的床上盘着(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在我看来有造势的嫌疑

),不久之后,阮令嬴就生产了,而且还十分顺利的生下了一个儿子,萧衍为其取名萧绎,也就是后来的梁元帝。

有了儿子就相当于有了后盾,有了在这后宫之中的一席之地,萧衍的子嗣本来就不多,阮令嬴能够给他生下一个儿子,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不仅将她的封为升为了修容,更是为她赐姓——阮,后人称其为阮修容。

公元543年,阮令嬴去世,享年六十七岁,梁武帝萧衍下诏封她谥号为‘宣’。

公元548年,大梁发生内乱,侯景攻破京城建康,活活饿死了梁武帝萧衍。

萧绎举兵平乱,在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

萧绎称帝之后,立刻追封自己的生母阮令嬴为文宣太后,典型的老子靠不住,儿子来封赏。

我是红篮篮,一个默默努力的90后,喜欢历史与写作,最近我在整理中国各个朝代帝王后妃的事迹,参考了一部分历史文献,还有一些道听途说的野史秘闻,当然也掺杂了自己的想法,若是文章有不到之处,还请评论区指正。

如果你也喜欢历史,觉得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记得顺手点个赞哟~你小小的点赞永远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么么哒!!!!

本文乃‘红篮篮’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什么,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郭忏,土木系四大金刚,浙江绍兴诸暨人,保定军校六期炮兵科毕业,抗日战争时英勇杀敌,保家卫国。1929...
为何花剌子模40万精锐难抵10... 1219年,成吉思汗带着蒙古大军首次向西出征,他们的目标就是花剌子模。 这次他带兵出征,手下只有十多...
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并非关羽... 诸葛亮心里真正看重的大将军,其实并不是关羽和张飞,而是另外四个人。就连那个挺厉害的魏延,都比不上他们...
原创 民... 民国时期的保长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 保长这个概念源自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农民的...
白起和韩信谁更厉害? 全文共1825字 | 阅读需4分钟 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白起与韩信犹如两座并峙的高峰,前者以"人屠"...
原创 日... 综述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武器装备普遍领先于我国,别看日本人当时个子不高,但凭借先进专业化的训练以及...
原创 5... 引言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在情感上,古人早已表达了这样一种相见恨晚的...
原创 “... 提及拜占庭帝国,人们一般会想起一个在巴尔干地区历时千年的古老国家,一个继承了罗马帝国一半基业的悠久帝...
原创 日... 19世纪,日本为何要与西方白人杂婚? 日本:将与西方白人杂交,实现人种改良 1853年,四艘黑色近代...
原创 破... 实用历史·楚汉争霸篇·13 引子: 公元前208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成就了西楚霸王的威...
原创 “... 夏侯惇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将。不过,他的阵战之能确实比较一般。 至于《三国演义》中两次击败赵云,只是老罗...
与包乐史驾帆航行|兰伯蒂的南太... “首次经历,独一无二; 初生的太阳,南太平洋的岛屿, 独成记忆,触碰心灵的纯真。” ——罗伯特·路易...
翔子史前推理师观点对中华文化复... 在当今中国全力推进文化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翔子史前推理师所提出的“华夏文明起源于蜀地”观点,从政治与民...
原创 他... 前言: 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中,除了要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某些与才学无关的东西,也会因为皇帝和考官的喜...
专家学者共聚“北京城之源” 热... 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尹星云)享有“北京城之源”美誉的琉璃河遗址,是燕山南麓地区目前已知面积...
原创 溥... 清朝,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是当今很多人进行研究的对象。清朝的灭亡十分迅速,而且不像其他...
原创 回...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胶东半岛三面环海,在古代就有鱼盐之利,海产品是当地一大生计。 当然,不同时期,海...
淮南武王墩遗址博物馆即将开工建... 淮南武王墩遗址博物馆即将开工建设 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武王墩墓发掘保护利用推进会上获悉,淮南...
原创 隆...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
原创 比... 中国古代的历代王朝中,汉朝以“强”而名,唐朝以“盛”而名,宋朝却有点尴尬,很多人在想到宋朝的时候,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