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淝水之战,苻坚真是书中的反派吗?看看苻坚的一生再做评价
迪丽瓦拉
2025-08-27 21:33:16
0

小时候学习历史,历史书上介绍淝水之战,都说前秦是反派,苻坚是蛮王,东晋是好人,东晋战胜了前秦是正义。没有人反驳,因为事实的确如此,东晋是正统,前秦是野蛮,苻坚是窃国之徒。

等到读过很多的史书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

因此感兴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再去读一些历史学家对苻坚的评价和淝水之战的相关书籍,你就会发现,苻坚的眼界、心胸、为人绝非偏安一隅的东晋司马家所能相比。

漫画苻坚

先来看看苻坚简短又精彩的一生吧。

苻坚,字永固,小字文玉,生于公元338年,略阳郡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八岁开始习儒,熟读四书五经,潜心研究经史典籍,极度推崇汉文化。13岁开始和父亲一起领兵出征,且从无败绩,结交许多当世豪杰。15岁开始,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汉人谋士,尤其是王猛也跟在了苻坚身边。19岁诛杀暴君苻生登位,自降帝号为天王,称大秦天王,任用王猛为丞相,全国推行儒学汉化。32岁灭前燕慕容氏,38岁灭前凉张天锡、代国拓跋氏,至此,统一北方。40岁平定内部苻重、苻洛之乱,南逼东晋,夺取襄阳,发动淮南之战,大军进至三阿,距建康几百里。45岁发动灭晋的淝水之战,一生从无败绩,最终兵败淝水。385年,苻坚被姚苌所杀,终年48岁。

苻坚有伟大的理想,终其一生,苻坚的信仰就是“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

但最后,他失败了。所以,现代许多人喜欢评价一个枭雄,“如果成功了就是秦始皇,失败了就是苻坚。”

的确,这是多么严肃又可悲的评价。

苻坚的信仰和始皇帝的理想毫无差别,但是灭东晋谈何容易,就像始皇帝灭六国一样,秦军南下伐楚,失败而归,第二年始皇帝发兵六十万,最终灭楚,不可能一蹴而就。苻坚想要灭东晋,更是难上加难。东晋是正统,彼时的北方大地上,五胡进入中原,南方的东晋是唯一的正统朝廷。苻坚灭前燕、灭仇池、灭前凉、灭代国,是消灭一个一个的少数民族政权,统一北方。东晋绝对不是这样的小国,东晋是司马睿南渡建康建立的正统,苻坚想要南下灭晋,至少要取得天下人的支持,但当时苻坚在前秦国内都难以取得支持,更别说是天下人了。所以,淝水之战注定了苻坚的失败。

但我们不能因此定性苻坚是一个反派。

苻坚的功绩

汉化

苻坚的汉化政策,首先是任用王猛为丞相,全国上下习儒,太学的数量大大增加。《晋书·苻坚载记》记载了苻坚劝学的故事,苻坚本人虽然出身胡族,但他却是以融入汉族为目标,让胡人舍弃野蛮的风俗习惯,这在那个时代的帝王中非常少见。

王猛

其次,苻坚废除了胡汉分治,前赵、后赵实行胡汉分治政策,加大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苻坚一改往昔胡人君主杀伐暴虐的风格,将天下各族融为一家,确立了“黎元应抚,夷狄应和”的国策,实行各民族平等的国策,这就是苻坚一生的理想和信仰——“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

任用贤能

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苻坚对待人才的政策。

首先,任用汉人为丞相,提升汉人在朝堂的地位,除了王猛,还任用了一大批汉人。

其次,对待各国皇族和降服的人,苻坚都能任用。魏晋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但苻坚选用人才为官,不会苛求出身地位。

但是,苻坚对待灭国的皇族,太过仁慈,且来者不拒,这是日后悲剧的祸根。

统一北方

苻坚19岁诛杀暴君登位,到公元376年,用了19年的时间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公元370年灭前燕慕容氏;公元371年灭仇池国;公元376年灭前凉张天锡,同年灭代国,自此北方统一于前秦,版图东起朝鲜,西抵葱岭,南并川蜀,北逾阴山。

前秦统一北方前

前秦极盛时版图

公元378年攻取了襄阳。公元379年发动淮南之战,秦军距离东晋首都建康咫尺之遥。但是淮南之战的结局是东晋北府兵首领谢玄打败了前秦的进攻,导致彭超、俱难率领前秦军队全军覆没。淮南之战也给前秦军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北府兵的名号在前秦令人闻风丧胆。

除此之外,苻坚还命吕光远征西域。吕光不负众望,以七万兵力打败了西域诸国七十余万联军,自汉代丢失的西域再一次纳入中原版图,西域三十六国归附前秦。

天下归一的理想

苻坚的理想和信仰是各民族平等,共属华夏。苻坚征伐东晋时说的一段话,“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哺,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这就是苻坚的信仰,混一六合,以济苍生。

淝水之战后,前秦国内分崩离析,四分五裂,苻坚和王猛等人数十年建立的统一局面被打破,北方再次陷入战乱,鲜卑、羌等归附者尽数反叛,苻坚的理想付诸一空,令人叹息、悲哀。

前秦灭亡后的北方局势

直到两百多年后,公元589年,杨坚灭陈,分裂了四百多年的华夏大地上终于实现了大一统。

仁慈宽厚待人,自身的优良美德

如果说以上这些都是苻坚的为政功绩,是历史上伟大帝王都会有的功绩,那苻坚自身的许多优良品德却是许多帝王不具备的。

苻坚性格仁慈,宽厚待人,不论是对待政敌,还是下属。苻坚本身是靠着政变登基,登位之后,苻坚没有对苻生的亲人和下属进行屠杀,仅仅诛杀了苻生,对苻生的儿子还让他承袭了爵位。这在古代帝王中太过少见,凡是发动政变者,都会对前朝进行血洗,只有苻坚例外,整个政变过程,没有扩大杀戮,没有制造血腥屠杀。

对待灭国的皇族,苻坚更是优待。370年灭前燕慕容氏之后,苻坚还封前燕国主慕容暐为新兴侯、拜尚书,对慕容垂也是大胆启用。灭羌族姚襄之后,姚苌投降前秦,苻坚也是任用为扬武将军,后来更是将龙骧将军的称号给了姚苌。杨定、乞伏国人归降,苻坚更是委以重任。灭代国之后,将年幼的拓跋珪寄养在降服的匈奴部刘库仁部落。这些人以后许多都是开国之君。

但是,苻坚宽仁对待被灭国的皇族,却为日后前秦的覆灭埋下了祸根,苻坚缓和了民族矛盾,这是苻坚的成功之处。但苻坚远未解决民族矛盾,这是苻坚日后失败的根源。

对待犯错的下属,苻坚也是仁慈宽厚,采取了怀柔之策。

以上种种,相比起未有寸功却夺取曹魏江山的司马氏,苻坚更像是一位英主。司马氏得国不正,门阀政治之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是东晋的官场大环境。

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淝水之战,谢玄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但是司马道子掌权,在皇族的内斗中,谢玄壮志难酬,最后还是没有收复旧土。谢家没落之后,此后的东晋王朝更是日渐腐朽,公元420年被刘裕取代。

如果说,课本上的苻坚是反派,那真实历史中的苻坚,却是一位怀有伟大理想的英明君主,品德高尚的圣人,那个风云乱世中最温柔的人。

“文昭皇帝”、“宣昭皇帝”的谥号足以说明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

“容颜瑰伟,雅量瑰姿”也足矣说明苻坚的品貌心性。

无论成败,皆是英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三国时期,北魏、西蜀、东吴3国鼎足并立,但大家的目光似乎主要集中到了蜀国方面,而往往忽略了魏、吴的存...
原创 古... 古代的青楼,远远不只是风月场所,而是一个小社会,映照着时代的光影。 有人在这里挥金如土,只为博红颜一...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堪称是一位大神般的人物,未出茅庐三分天下,先辅佐三国中最弱的刘备,成就帝王基业,...
原创 龙... 作为华夏子孙,国民们知道龙有着至高的地位,更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但对于龙的真实存在性则是...
美加“木材关税战”打了几十年 编者的话:上一期的史海回眸版,我们回顾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对日本的汽车、摩托车以及众多电子产品打压...
原创 一... 文/清歌向暖 赵武灵王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赵雍只两拨操作,直接炸翻朝野。 1、废太子赵章(大...
原创 康... 说起清史,康乾盛世有着不少的故事,康熙、雍正、乾隆之间种种纠葛留给了后人无数的想象空间,康熙是大家公...
原创 明... 与吴三桂“有情人终成眷属”后,陈圆圆过得还不错,不仅逃过了清廷的追捕,还隐居深山得以善终。 陈圆圆...
汉景帝为什么要活活饿死富可敌国... 一、邓通其人 邓通是汉文帝的一名宠臣,他的父亲名邓贤,生逢高祖刘邦开国初年,他读过几年书,家道殷实...
原创 朱... 朱元璋:这个国家不能打,朱棣登基后,硬是把它打成了一个省! 文|明明 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对于朱元璋...
原创 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那些风云人物中,英国首相丘吉尔是最全能的,他是一个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
要解放台湾,最大的阻力是谁?美... 前言 两岸统一问题上,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阻力是美国,毕竟美国一直打着"台湾牌"遏制中国发展,通过军...
原创 晚... 提到清朝晚期,可谓令人唏嘘不已。清政府内忧外患,中华民族也遭受巨大的国难。在这期间,西方列强入侵,各...
非洲奥克洛:20亿年前的核反应...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历史始终以其无尽的波澜承载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张可久的“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
原创 宋... “卿等一百八人,上应星曜,今止有二十七人见存,只辞去了四个,真乃十去其八矣!”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一...
原创 隋... 隋唐演义中的靠山王杨林的原型就是杨素。现在提及隋朝权臣杨素,给你的第一印象就是破镜重圆,而对于杨素本...
原创 这... 自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开始颁发以来,已经诞生了一百多位获奖者,除了一战二战期间的特殊情况,每一年...
博物馆里怎么还能逛“公园”? 博物馆里怎么还能逛“公园”? 半月谈记者 刘芳洲 “马王堆元素”在裸眼3D大屏里轮动,狸猫、漆器、T...
历史文化源流 | 治本在得人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听其言、更观其行,既察其表、更析其里,看政治忠诚,看政治定力,看政治担当,看政治...
原创 影... 《——【·前言·】——》 你能想象一个人能在一夜之间写出一篇用一千个不同汉字组成的文章吗?这篇文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