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考古工作有哪些新进展?一文了解
迪丽瓦拉
2025-08-27 21:33:24
0

红山文化考古工作有哪些新进展?一文了解

穿越五千多年的时光隧道,在我国东北地区西辽河畔,一件件雕琢精美的玉龙正在抖落历史的尘埃;随着考古工作者对这片大地的不断叩问,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不断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见证了中华文明“璀璨星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红山文化考古工作又有哪些新进展?

记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看到,一座大型钢结构保护框架已在现场搭建完成,将去年发掘的积石冢严密地遮盖起来。尽管部分工程尚未完工,但积石冢已得到全面保护。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技工 周瑞伍:因为挖掘到一半嘛,坛冢合一的构造,才把这个冢发掘完,冢已知的面积是直径26米,咱们做的保护框架是35米乘36米。对已挖掘完的坛的一部分、冢的全部和已知的墓葬区,防止风雨对它的侵蚀和毁坏。

元宝山积石冢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八旗村北1.5公里处的缓坡上,面积约8000平方米,以红山文化为主体,还包含少量赵宝沟及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目前考古发掘的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也是第一次发现“坛冢合一”的墓葬兼祭祀为一体的建筑遗存,距今超过5000年。周瑞伍透露,二期发掘工作将于今年4月启动。

在2024年的发掘中,内蒙古新发现3件红山文化玉龙,数量为近年之最,其中出土于元宝山积石冢遗址的长15.8厘米、宽9.5厘米、厚3厘米的一件,更是目前考古发掘出土体量最大的玉龙,为红山文化研究再添新证。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敖汉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张英伟说,如此密集的玉龙出土表明,这里可能是红山文化时期的祭祀中心,人类居住较为集中,制作玉器的工艺也已非常成熟。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西辽河流域,赤峰市境内已发现700多处红山文化遗址。与赤峰毗邻的辽宁朝阳,发现了以圆形祭坛、积石冢、“女神庙”为代表的牛河梁遗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于怀石向记者描绘了一幅5000多年前红山人的生活画卷。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于怀石:红山人主要是生活在燕山南北的西辽河、大凌河、小凌河和滦河流域,他们围绕着上述几条大河及其支流生活。河流既是重要的水源,也是丰富的食物资源地。红山人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屋,他们依靠着渔猎采集获取丰富的肉食、果实等食物资源,也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粟(也就是小米)和黍(也就是大黄米)是红山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稳定的生活,红山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信仰方面的追求也不断走向深入。

根据2023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文明起源进入了加速阶段,划分为古国时代和王朝时代两个时代,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牛河梁遗址填补了中华文明史1000多年的空白,如今遗址中的“坛、庙、冢”正是红山人敬天、礼地、法祖的礼制传统保留下来的重要物质遗存。红山人依靠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完成了仪式建筑的营建,并通过一次次的仪式活动形成了完善的信仰体系和礼制传统,在红山文化晚期逐渐地走向文明。特别是“第一地点——由9座台基构成的大型台基建筑群”给出了这里开启古国时代的确凿证据。

于怀石透露,今年将持续开展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的考古发掘工作,通过发掘进一步揭示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各台基的结构和布局关系。此外,今年还将开展牛河梁遗址第十三地点考古发掘工作。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于怀石:牛河梁遗址第十三地点是一处土丘,当地又称“转山子”。1986年调查的时候在土丘发现有坩埚片,1987年到1989年得知这是一处土石建筑。夯土土丘是牛河梁遗址群中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该地点在牛河梁遗址群各地点中等级较高。2025年将通过发掘与研究,揭示第十三地点的遗址堆积情况,搞清遗址内各类遗迹结构,分析遗址的营建过程,明确遗址的性质,为了解当时的建筑设计、创造能力、社会组织协同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记者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近期考古人员在距离牛河梁遗址约13公里的朝阳凌源无白丁遗址群发现多处红山文化遗迹,结合部分遗迹采集的木炭样品测年数据可知,无白丁遗址群存在与牛河梁遗址同时期的生活遗存,为探索与红山文明核心区协同演进的聚落遗址提供了关键性坐标。

评论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三国时期,北魏、西蜀、东吴3国鼎足并立,但大家的目光似乎主要集中到了蜀国方面,而往往忽略了魏、吴的存...
原创 古... 古代的青楼,远远不只是风月场所,而是一个小社会,映照着时代的光影。 有人在这里挥金如土,只为博红颜一...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堪称是一位大神般的人物,未出茅庐三分天下,先辅佐三国中最弱的刘备,成就帝王基业,...
原创 龙... 作为华夏子孙,国民们知道龙有着至高的地位,更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但对于龙的真实存在性则是...
美加“木材关税战”打了几十年 编者的话:上一期的史海回眸版,我们回顾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对日本的汽车、摩托车以及众多电子产品打压...
原创 一... 文/清歌向暖 赵武灵王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赵雍只两拨操作,直接炸翻朝野。 1、废太子赵章(大...
原创 康... 说起清史,康乾盛世有着不少的故事,康熙、雍正、乾隆之间种种纠葛留给了后人无数的想象空间,康熙是大家公...
原创 明... 与吴三桂“有情人终成眷属”后,陈圆圆过得还不错,不仅逃过了清廷的追捕,还隐居深山得以善终。 陈圆圆...
汉景帝为什么要活活饿死富可敌国... 一、邓通其人 邓通是汉文帝的一名宠臣,他的父亲名邓贤,生逢高祖刘邦开国初年,他读过几年书,家道殷实...
原创 朱... 朱元璋:这个国家不能打,朱棣登基后,硬是把它打成了一个省! 文|明明 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对于朱元璋...
原创 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那些风云人物中,英国首相丘吉尔是最全能的,他是一个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
要解放台湾,最大的阻力是谁?美... 前言 两岸统一问题上,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阻力是美国,毕竟美国一直打着"台湾牌"遏制中国发展,通过军...
原创 晚... 提到清朝晚期,可谓令人唏嘘不已。清政府内忧外患,中华民族也遭受巨大的国难。在这期间,西方列强入侵,各...
非洲奥克洛:20亿年前的核反应...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历史始终以其无尽的波澜承载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张可久的“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
原创 宋... “卿等一百八人,上应星曜,今止有二十七人见存,只辞去了四个,真乃十去其八矣!”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一...
原创 隋... 隋唐演义中的靠山王杨林的原型就是杨素。现在提及隋朝权臣杨素,给你的第一印象就是破镜重圆,而对于杨素本...
原创 这... 自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开始颁发以来,已经诞生了一百多位获奖者,除了一战二战期间的特殊情况,每一年...
博物馆里怎么还能逛“公园”? 博物馆里怎么还能逛“公园”? 半月谈记者 刘芳洲 “马王堆元素”在裸眼3D大屏里轮动,狸猫、漆器、T...
历史文化源流 | 治本在得人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听其言、更观其行,既察其表、更析其里,看政治忠诚,看政治定力,看政治担当,看政治...
原创 影... 《——【·前言·】——》 你能想象一个人能在一夜之间写出一篇用一千个不同汉字组成的文章吗?这篇文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