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近乎一流的农民,如果没有限制会不会被削弱?
迪丽瓦拉
2025-08-28 03:33:46
0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在三国杀的对局中,友石韬可以说是强度非常不错,与友诸葛的超级过牌、友徐庶的另类歌王不同的是,友石韬的收益因为加以限制,所以并不算非常顶级的那种,但不妨碍他是一个非常强力的农民,在对局中基本上算是一哥的表现,自成体系的核心,与神太史慈坐一桌的那种。

而且如果友石韬开局不削这一刀的话,收益就可以说是想起曾经通渠前的挽澜神将了;当然,加上限制收益也是非常高的。友石韬的主要技能是钦英,只要发动这个技能,就可以重铸任意张牌,并且当做决斗使用,如果这样做的话,决斗结算过程中限X次,也就是不一定能打出伤害的决斗。

但重铸+决斗的技能机制,使得友石韬直接成为了任意孙权的上位替代,可以说在重铸手牌并且获得收益的将里面,友石韬排第一,虽然这个技能等于让目标武将可以弃置区域内的一张牌,从而打出普通杀,所以在友石韬使用技能的时候,往往就需要先打决斗后贴乐,不然容易出现被对手弃掉乐的情况。

而且友石韬本身还有过牌的技能,论雄当限定技放收益都是够的,更何况多数对局中只要有Q,就相当于能发动两次,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了。弃置点数最大的牌,并且摸3张牌,这样的技能机制,使得友石韬只要进入进攻的轮次之后,就直接获得了足够的过牌收益,钦英就算主动砸脚也有非常强的收益。

所以友石韬属于是集爆发、过牌、防御、进攻于一身的武将,自然可以面对基本上所有斗地主的对局情况,往往就能创造非常不错的收益,算是一流农民的典型特征,那就是无论在什么对局里,收益是足够的,上下限是都可以保证的。

当然,友石韬还有一个共砺技,也就是可以让钦英减少X个可以弃置类别的牌,主要是地主靠决斗打收益的时候,要注意弃置的种类,而农民一般决斗的时候,地主基本上就没有能够响应的牌了。

友石韬就属于适用范围很广,技能收益很不错,而且重铸加决斗的机制也很有互动性,可以说爱玩孙权和不爱玩孙权的玩家,都可以适应这样的技能机制,只要不是为了论雄从而将目光只放在点数上,就有足够的收益了。

苦思竭虑只为博君一笑,喜欢的话还请点个关注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觉得好玩的话还请在评论区留言和小编一起讨论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相信大家关于明朝的历史,最多从影视作品中见过最多的就是明朝的东厂和锦衣卫两者对峙争斗。大多数影视作品...
原创 原... 清朝历史上获得皇帝恩宠的宫女有不少,但是最终能够生下皇子当皇帝的宫女却只有两位,一位就是康熙后宫当中...
原创 最...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约为39岁。在医疗条件极度落后的古代,这个平均寿命已经算不错了。...
原创 假... 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莫过于太平天国起义了。说到太平天国不得不说洪秀全。洪秀全是南方人,出...
原创 八... 在我军军史上,曾有很多朝鲜籍同志加入过我军,比如四野就曾有3个师就全是朝鲜籍同志,东北抗联也有很多朝...
白水县:文化“寻保传”,检察力...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3月11日,陕西省白水县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韩欣,县文化和...
原创 原... 在中国历史上,少有比唐太宗李世民更复杂的帝王。历代宫闱之内,众皇子对皇位的争夺多是波折诡诈,但像李世...
原创 古...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古至今,中国人向来注重血脉的延续,讲究一个香火传承。而结婚,也正是人...
日本的“灭顶”之灾,富士山已满...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之一。 1707年,日本富士山东南侧的宝永山大喷发,导致江户地区的经济陷入瘫痪,也...
原创 吕... 尽管战场中种种因素的存在无法借此印证一抔人战斗力的高低,但我认为公平局,重点是像马超单挑许褚应该说是...
原创 薄... 1867年深秋的南京城,两封加急奏折在军机处案头相遇。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门生沈葆桢,竟绕过湘军统帅...
原创 历...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诗句作为千古名句能一直流传到今天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纵观历...
原创 满... 公元1644年,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清政权趁中原内乱之际,在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带领下从山海关杀...
原创 北... 北宋时期是一个文化精神发展最巅峰的时代,纵观整个宋朝时期兴起了酒文化,也诞生了很多精美的酒盏,所以在...
诸葛亮年仅27岁,又没有什么经... 201年,也就是建安六年,曹操带兵去打刘备,刘备没办法,只好去找刘表。刘表很给面子,亲自跑到城外去迎...
原创 都... 年羹尧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名将,左宗棠是清朝咸丰、同治、道光年间的名将。他们都是平定边疆的功臣。 ...
原创 十... 在抗日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座小县城中, 只有少量的日军把守,就可以控制整个地区。 (日...
东西问丨张春旺:孙中山为何称“...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电 题:孙中山为何称“华侨为革命之母”? ——专访温州大学研究员、中国华侨华人研...
原创 徐... 1376年,朱元璋召徐达入宫,笑着对他说:“听闻你的大女儿兰质蕙心?”徐达脸色微变:“莫非皇上看上我...
原创 她... 红卫兵这三个字,对当代的青少年来说也许是十分陌生的,实际上,即使一部分曾经经历过红卫兵运动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