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又在一起筹划,参加了吴日生的队伍,转战在江浙太湖一带。因力量悬殊,起义军不久便失败了。
夏完淳没有因此而罢休,继续组织斗争,在太湖地区联络抗清义士,但由于南明政权无心抗清,种种努力都化为泡影。
顺治四年(1647年)秋天,夏完淳写给鲁王的一封奏折不慎被清军查获,清军闯入他家,将他和他的岳父一起抓住押送到南京。
主持南京军务的明朝降将洪承畴,听说江南“神童”夏完淳被抓到了,立即下令将夏完淳带到堂上来,劝他投降。
洪承畴对夏完淳假惺惺地说:“你小小的年纪,懂什么叫造反啊!一定是上了坏人的当,只要你肯归顺清朝,好好读书,保你今后有高官厚禄,享尽荣华富贵。”
夏完淳明明知道这人就是洪承畴,却故意说:“我听说有位洪承畴先生是大忠臣,在松山杏山的战斗中,他带兵奋勇杀敌,壮烈牺牲。我虽年纪小,但早就仰慕他的英名。现在我要像他那样杀敌报国,誓不投降。”
有个卫士悄悄地告诉他:“坐在堂上审问你的就是军务总督洪承畴,他没有死,归顺了清朝,当了大官。”
夏完淳听了,显出很气愤的样子,冷笑一声说:“洪先生壮烈殉国,无人不晓。当时崇祯帝亲自设祭,泪流满面;众大臣东向遥拜,痛哭失声,谁敢冒充忠臣大名,实在是太卑鄙了!”
洪承畴听了后,像吃了一只苍蝇,胃口直往上反。他又羞又恼,在这么多文武官员面前自己竟被小孩子耍弄了,简直是丢尽了脸。他哆哆嗦嗦、结结巴巴地喝令卫兵:“快……快……给我带下去朝死里打!”
在狱中,夏完淳根本不把生死放在心上。他坦然自若,谈笑风生,并写下了有名的《狱中上母书》《遗夫人书》和诗集《南冠草》,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爱国之心。